110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公開男女一級球員合照。攝/大專體總
UBA

富邦人壽UBA將於12日熱血開打 衛冕軍政大、世新期待連霸挑戰

儘管疫情持續讓國內體育賽事繃緊神經,也讓各隊備戰考驗重重,大專體總今年汲取如是經驗,以「更好的我們」作為110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的精神引領,希望大家能夠秉持無畏外在環境衝擊的信念,專注過程投入,朝著超越自我的目標前進,並且透過與球迷溝通、互動、連結,共同分享賽事的正向價值。本屆預賽由公開女一級12隊在11月12日於臺灣科大打頭陣,男一級15隊分別於11月22日輔仁大學以及12月3日義守大學兩地登場。其中衛冕軍政大、世新,也都對連霸目標充滿期待。 隊長許玟瑄帶領世新挑戰三連霸 公開女一級共12隊參戰,單循環後取前六強晉級複賽。對於三連霸之壓力,世新大學隊長許玟瑄談到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備戰難度提升,再加上球隊戰力調整,她說:「今年團隊的陣容和前兩年有所不同,提升團隊戰力是今年的重點,我們只要把教練下達的指令做好,每個人拿出最好的實力,來迎戰今年的球季。」   許玟瑄期望在自己UBA生涯最後一年打出代表作,並且幫助學妹提升信心,替教練再拿下一座冠軍。她也提到,今年球隊不像往年有林蝶、潔丹妮兒等能一人撐起得分火力的球員,現在的球隊是打團體戰,大家都是進攻發動機。 政大莊朝勝預約再次進攻小巨蛋 今年公開男一級在中州科大缺陣、不遞補隊伍的狀況下,15隊依舊採預賽單循環後前8晉級複賽。今年三月政治大學拿下隊史首冠,同樣背負連霸壓力,本季加入衛冕軍的新鮮人莊朝勝說:「把壓力當作挑戰,心態擺正,接受教練團的計畫,一步步迎接今年賽季。」 對於挑戰更高層級賽場,莊朝勝提到,高中和大學打球成熟度不同,身體對抗及處理球的細節等也需要精進,期盼在今年球季有所成長。至於選擇政大,他表示,球隊上很多能學習的選手,希望能夠透過對抗累積自己的經驗,和學長一路揮軍、幫助政大再次打進決賽。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趨緩,大專體總持續關注賽事防疫關卡,就是為了讓球員有更好的打球環境,讓球迷有更好的UBA可以觀看,因此也提醒球迷務必遵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防疫規定,配合進場相關措施。除了本週女一級第一階段確認採實聯制開放入場,後續賽事將視各校規範及場地配合調整,請密切關注大專體總賽前公告之訊息。

UBA

富邦人壽UBA 11月12日開打 邀球迷感受 「更好的我們」

110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即將在11月12日起由女一級領銜於臺灣科大開打,男一級11月22日起在輔仁大學點燃戰火,遵循最新防疫規定下,開放球迷進場,唯各場地配合校園調整,需隨時關注大專體總發布為準。今年疫情的急遽變化使備戰難度激增,各隊仍保持信念,為超越自我而投入的這段「過程」,大專體總以「更好的我們」詮釋,成為年度精神,盼為大專生帶來正向影響。 大專體總曾慶裕秘書長表示,一場球賽並非只有輸或贏的二分法,所有合作單位、各校的職員、教練與選手為了突破而努力的這段過程,意義已超越比賽結果,尤其在疫情時代的動盪之下,大專體總相信這些過程,會帶領著大家朝「更好的我們」前進,透過球賽與球迷共享精神。 本屆公開男、女一級賽事共222場,電視與網路直播場次為198場,總轉播率達89%。電視轉播場次較上屆增加6場為131場,由過去深耕UBA(轉播90至102學年度共13季)最久的緯來體育台取得轉播權,同步於LINE TODAY進行網路直播,賽事結束後立即在YouTube SSUtv重播;非緯來體育台(電視)轉播之部分場次,大專體總以自行研發的5G手機直播,新增特寫鏡頭與主播播報,在SSUtv播出67場。 冠名贊助商富邦人壽表示,富邦人壽已連續第六年冠名贊助UBA賽事,今年特別感謝大專體總在兼顧防疫需求下,帶領所有參賽同學朝向「更好的我們」出發,不只展現一年來準備的成果,也透過享受比賽過程,一起為疫後時代創造更多正能量;此外,富邦人壽作為國內籃壇發展的長期支持力量,除了為球員們提供安心揮灑熱情與汗水的比賽舞台,更持續推動「UBA英檢獎學金」,鼓勵球員善加利用賽餘時間精進英文,為未來邁向國際做好準備,期待讓世界看見臺灣籃球好手們的實力。 世新女籃挑戰3連霸 文化爭隊史第20冠 女一級12隊進行一輪單循環取6強進複賽,本屆生力軍清華大學為第4度晉升一級,北護大學則是首闖最高級別。過去女籃寫下過3連霸紀錄以上的隊伍,文化大學為最高,83至92學年度的10連霸、96至99學年度的3連霸與103至106學年度的4連霸,臺師大則在100至102學年度成為第二支達陣的隊伍,世新女籃已在108、109學年度連霸成功,本屆再奪冠,將是史上第三校達成3連霸以上紀錄。 男籃15隊激戰 政大瞄準2連霸 男一級本屆中州科大缺陣,在不遞補隊伍的狀況下,以15隊的規模進行預賽單循環,爭搶前8晉級複賽,最終4強進軍臺北小巨蛋。近年男籃的戰國時代成形,各隊積極補強,近5年有國立體大、健行科大、政治大學等3校奪冠,上屆拚下隊史首冠的政治大學,今年陣容穩健仍有機會爭搶2連霸。 臺大男女籃首度於一級同框 首開校史紀錄 臺灣大學男女籃於83學年度UBA開始採用分級制度後,將首度在公開一級同框!臺大女籃105學年度全勝奪下二級冠軍重返一級,迄今四季依然站穩腳步,108學年度更寫下隊史最佳的第六名。上屆臺大男籃熬過連三屆止步二級八強的遺憾,關鍵之役激戰勝臺北商大,睽違21屆再登最高殿堂,將以全一般生之姿向上衝擊,兩隊頭一次於最高級別的一級賽場共同亮相,也寫校史紀錄。 票選人氣球隊、球員之外 歡迎球迷把UBA當舞台 富邦人壽UBA一直將球迷視為賽事最重要的一員,不斷提升觀賽服務與體驗優化。UBA APP累點功能再進化,幫球迷紀錄觀賽生涯,達成不同里程碑時還有驚喜回饋;而本屆除了在momo購物網進行人氣球隊票選(12/3-20)與複賽期間的人氣球員票選之外,特別於1/6-27新增「人氣球迷票選」(提前於12/3-20報名徵件),前10名提供momo購物金與決賽門票外,更有機會加入決賽宣傳影片拍攝,以更有趣的角度參與UBA,歡迎球迷把UBA也當作舞台表現,相關辦法請關注官方IG (uba.tw)。   110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公開一級賽事時程 女一級 預賽第一階段 11/12-11/14 @臺灣科大 預賽第二階段 12/16-12/19 @世新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 1/18-1/21 @臺灣科大 複賽6強 2/19-2/23 @臺北體育館 男一級 預賽第一階段 11/22-11/29 @輔仁大學 預賽第二階段 12/3-12/10 @義守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 1/6-1/9 @臺灣大學、政治大學 預賽第四階段 1/24-1/27 @臺灣藝大、世新大學 複賽8強 2/25-3/4(地點待公告) 男女一級決賽 3/19-3/20 @臺北小巨蛋 如有異動,以富邦人壽UBA官網(http://uba.tw)公告為準。

UBA

UBA看緯來!11月12日起電視轉播鎖定72台

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今年3月在臺北小巨蛋決賽的熱烈景象猶在,不但現場觀眾兩日累積突破2.7萬人次為史上新高,收視也再創紀錄。即將到來的110學年度預定11月12日由女一級率先開打,緯來體育台取得本季電視轉播權,預計為球迷帶來131場的Live直播。 緯來體育台文大培台長表示,過去曾轉播UBA 長達13季(90學年度至102學年度),經歷實力較懸殊的年代,也見證切割後UBA開始轉變的陣痛期,實為投入UBA轉播時間最久的電視頻道。距離上次轉播已經相隔7屆,能夠再次為學生籃球發揮專業相當期待,緯來體育台仍將全力以赴。 本屆富邦人壽UBA電視轉播總場數較上屆增加6場,由緯來體育台轉播之131場,同步於LINE TODAY(https://lin.ee/DLiWEGJ)進行網路直播,賽事結束後立即在SSUtv重播;非緯來體育台轉播之部分場次,大專體總以自行研發的5G手機直播,新增特寫鏡頭與主播播報,在SSUtv播出67場,詳細轉播時間表請待UBA官方網站、Instagram(uba.tw)以及緯來電視網網站公告。 110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各階段賽事日程如下: 女一級賽事 預賽第一階段:11/12-14@臺灣科大 預賽第二階段:12/16-19@世新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111/1/18-21@臺灣科大 複賽:111/2/19-23@臺北體育館 男一級賽事 預賽第一階段:11/22-29(11/25休兵)@輔仁大學 預賽第二階段:12/3-10(12/6休兵)@義守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111/1/6-9@臺灣大學/政治大學 預賽第四階段:111/1/24-27@臺灣藝大/世新大學 複賽:111/2/25-3/4(2/28休兵)@待公告 男女一級決賽:111/3/19-20@臺北小巨蛋

圖/擷取自賽會官網
綜合

北市大軟網隊精銳盡出 連莊稱霸公開組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軟式網球賽事,從27日起於臺南市立大林網球場連續進行為期5天的賽程。今(31)日進行完所有賽程,總計頒發出33面獎牌,其中臺北市立大學斬獲6金3銀1銅,為本屆最大贏家,且包辦公開組六個項目所有金牌。 北市大軟網隊上屆就曾橫掃全大運公開組金牌,今年整合陣容再續不敗金身,完成稱霸公開組項目的壯舉。男單陳郁勳、女雙鄭婷予/鄭媗尹、混雙黃李諺旻/馮子瑜通通摘金外,轉項選手也成就另類連霸,去年於混雙登頂的郭建群,本屆改攜手林韋傑挑戰男雙完成搶金任務,另高瑀欣繼去年女雙鍍金後,轉攻女單項目也成功封后。 一般組方面,文化大學戰將陳均瑜初試啼聲即繳出亮眼表現,在女單、女雙項目助校添得兩金,女團則由臺灣大學拿下金牌。混雙項目,本屆地主成大江昀軒/林羿萱與大葉大學陳琨彥/山野珠綺激戰8局,終場以5:3爭得金牌,銅牌則由陽明大學黃奕愷/陳昱文獲得。 男子組由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分庭抗禮,南應靠于有傑搭檔謝維宸於男雙摘金、個人再於單打奪銅,臺大則靠男團添金與男雙徐文安/陳穎厚摘銅,另淡江大學男單鄧皓云鍍金完成二連霸、男團則獲銅。

公開男個人球道賽金牌張介皇(左)銀牌許達榮(右)。攝/黃靖玟
綜合

高雄大學爭牌戰 張介皇擊敗學長喜奪金

「三年了!我終於從學長手裡搶下金牌!」國立高雄大學張介皇賽後激動落淚。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今(26)日在長榮大學迎來木球最後一天賽程,公開男子組個人球道賽,由尋求衛冕的許達榮迎戰同校學弟張介皇,這場同校爭牌戰兩人互有領先,最終打完12門才分出勝負,張介皇以些微優勢拿下5:3領先奪得金牌。 對於這場激戰,賽後許達榮坦言,已經畢業的他此役是學生生涯最終戰,雙人桿數賽與個人球道賽的競賽只相隔一天,昨日的搭檔、今日的敵人,其就是放輕鬆打、享受比賽。 反觀學弟張介皇,打敗學長後的激動情緒久久不能平復,賽後兩人擁抱在一起,這面金牌於他而言意義非凡,不管是參賽了三年終於打敗學長奪金,亦或是在學長畢業前最後一役交手,兩人都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而在公開女生組個人球道賽,則由輔仁大學余可萱擊敗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許惠婷拿下金牌。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木球 公開男生組個人球道賽 金牌:高雄大學 張介皇 銀牌:高雄大學 許達榮 銅牌:輔仁大學 程建閎 公開女生組個人球道賽 金牌:輔仁大學 余可萱 銀牌:高餐大學 許惠婷 銅牌:臺灣體大 胡佳鳳

崇仁醫專陳桂琴。攝/黃靖玟
綜合

沈澱後再出發 陳桂琴個人賽雙金稱后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木球賽事,歷經疫情延賽後又復辦,今(26)日終於在長榮大學迎來最後一天賽事,由一般組個人球道賽率先登場。男子組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邱德冠成功搶下金牌,女子組則由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陳桂琴在金牌戰僅失一門,打完八門即稱后。 去年因爲自身狀況不佳而錯失個人球道賽及桿數賽金牌的陳桂琴,本屆賽會開始前給自己設下「雙金」標竿,在結束個人球道賽後表示,壓力真的很大,奪下金牌後有鬆了一口氣。談及此次疫情延賽的影響,陳桂琴坦言,雖然延賽多了許多自主練習時間,卻也少了一些比賽磨練。    陳桂琴認為,木球這個運動所需具備的特質是「抗壓性強以及專注」,從11歲開始接觸木球的她,長年訓練培養出沈著的個性,也讓她在面對臺南炎熱天氣時,能更專注在球場上,將自己平時的水準發揮出來。 而在隨後登場的個人桿數賽,陳桂琴決賽輪即時回穩,最終也以147桿領先群雌,同日再搶一金外,更如願達成自己預設的目標。 110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木球 一般女生組木球個人球道賽 金牌:崇仁醫專 陳桂琴 銀牌:臺灣科大 李佩芸 銅牌:吳鳳科大 李卉芯 一般男生組木球個人球道賽 金牌:高餐大學 邱德冠 銀牌:文化大學 王彥博 銅牌:遠東科大 林俊伊

輔大徐宏宜有個僧侶的特別身份。攝/徐暐喆
人物特寫

柔道僧侶徐宏宜 結合宗教和柔道的獨特見解

本屆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柔道一般組戰場上,不難注意到一位留著俐落平頭的選手,特殊的髮型、場上應對有道的舉止均有如寺廟的僧侶,他是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三年級的徐宏宜,平常除了上課和學習最喜歡的柔道之外,空閒時間還會去寺院參與佛事,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 談到起初接觸柔道的機緣,徐宏宜表示,國中時本想學跆拳道,但教練認為身材太矮小,才改而投入柔道訓練,在還沒接觸宗教前,總覺得柔道是個蠻力取勝的運動,沒想到這運動講求的內涵,以及對柔道的領悟、理解是永無止境的,讓他「一試成主顧」、越練越有心得和樂趣,一學就是七年,如今也還在一般組的賽場活躍。 「柔道的精神不是用蠻力摔贏對手,而是在較量中達到心靈和一的狀態、享受比賽。」徐宏宜對於柔道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即便他在本屆第五量級賽事敗部落敗、無緣獎牌,但對於柔道的熱忱又再次得到提升和新的體會學習,還是給予自己肯定的答案。   談起宗教和學習柔道相互的影響,徐宏宜分析:「兩者一動一靜,我也是人,比賽難免會有情緒,但宗教、禪學帶給我的安定感,是比賽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提到除了落後的心境調適,在領先時,依然有助讓自己沉住氣,不將太多的情緒放在場上。 至於平時在上課、訓練、佛事間怎麼拿捏分配,徐宏宜的答案也很特別,他認為自己不是在三者之間求取均衡比例,因早晚都要處理佛事,自然而然會壓縮到其他的時間,並非在每天規律的作息顧及三者就好,而是在能力範圍能做到好的事,才叫做取得平衡。 針對全大運的目標和表現,徐宏宜也表示,自己的目標是升段,很可惜今年無法達成自己的預設,不過他也珍惜幾戰下來的經驗增值,轉念「當作一種修行」,過程即便痛苦,但為了嘗到甜美果實一切都值得,期許明年會更好,回去再加強鍛鍊身心,以新的週期與自己較量、再次迎來與對手的對決。

臺東大學陳俐文全大運最終戰突破最佳成績。攝/徐暐喆
綜合

陳俐文感念柔道所學 最後一舞不留遺憾

目前就讀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二年級的陳俐文,在本屆全大運柔道公開女生組第一級金牌戰登場,對戰東京奧運國手林真豪,一番苦戰後不幸落敗,在最後一屆參賽突破個人全大運最好成績的她,賽後也感性地說:「能在疫情之下參與這麼特別的一屆賽會,拿下銀牌,在全大運已經沒有遺憾。」 回顧學生時期的選手生涯,高中才正式開始柔道訓練的陳俐文,並非一路順遂。高中最低量級是45公斤,上了大學後因為最低量級提升到48公斤,力量、速度和都無法有明顯優勢,陳俐文覺得自己很努力,成績卻不突出,壓力隨之而來,回想當時面對低潮想放棄的念頭,她特別感謝教練拉自己一把:「臺東大學燕修教練幫我很多,總是能在瓶頸時陪著我正向面對,能走到這一步,回頭看很感謝他。」 和以往全大運不同的是,陳俐文談到今年自己也開始承擔這樣的角色,多了一份在知本國小帶隊的機會:「帶小朋友的過程,也重新和他們一起學習柔道,體會到不是只有輸贏,更重要的是精神!」她補充,雖然訓練的時間變少、和小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多,身份也逐漸從選手轉移至教職,但自己接觸的面向和收穫更廣,是很特別的一年。 對於最深刻的柔道練習經驗,陳俐文表示,每年寒假和姊妹校日本仙台大學的移地訓練最為特別,也帶給她很多刺激,「日本是很注重細節和態度的,上了場一定會全力以赴,每次訓練都不馬虎」。當這種精神帶回臺灣,不論訓練,對於之後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有幫助,除了期勉自己能實踐,也希望能帶給學生更多積極正向的影響。

施劉俐伶展現絕佳意志力。攝/徐暐喆
綜合

黑馬施劉俐伶「跳級」挑戰 突破僵局粉碎許王淑卉四連霸

「我只知道,我不能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施劉俐伶在長達10分鐘的黃金得分制中不斷和自己喊話,最終這場連同正規賽長達13分26秒的「柔道馬拉松」,在臺北市立大學許王淑卉吞下第三次指導後結束比賽,由施劉俐伶奪得金牌。 柔道公開女生組第六量級賽事今(11)日在文化大學體育館進行,金牌戰由北市大學許王淑卉對上臺體施劉俐伶,其中許王淑卉從107年起就在此量級奪金,今年將挑戰四連霸,堪稱此量級的大魔王,對手施劉俐伶在去年從第四級奪銅後,也選擇往上連升兩級挑戰、前進力量使用比例更高的戰場。 一開賽雙方在力量的展現上相當精彩,有幾次反摔都差點IPPON定調比賽,可惜未能化為有效分數進帳,到了黃金得分制階段,雙方即使已經精疲力盡,仍秉持運動家精神繼續奮戰,最終許王淑卉因體能落居下風、出招受限,被裁判給予消極比賽的第三次指導,也讓第一次挑戰第六級的施劉俐伶首嘗奪金滋味。    賽後對自己要求甚高的施劉俐伶,也談到這場比賽的關鍵:「體能是這場比賽的勝負主因,因為互相都太熟悉,對方限制住我左手的攻勢,讓拿手的內腿技巧無法施展,雖然贏了,但還是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落敗的許王淑卉對於未能連霸表示可惜,也提到兩人的下一站是亞運選拔,到時會把不足的地方加強,期待下次能扳回一城。 110年全大運柔道公開女生組第六級 金牌 臺灣體大 施劉俐伶 銀牌 北市大學 許王淑卉 銅牌 國立體大 陳怡君 銅牌 文化大學 曾芷柔

臺體石政中喜迎全大運三連霸。攝/黃靖玟
綜合

臺體石政中只求更好 三連霸後直指杭州亞運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空手道項目,今(11)日在長榮大學進行公開男生組第三量級賽事,金牌戰由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石政中出戰臺北市立大學李豐任,去年就在金牌戰碰頭的老對手再度對決,開賽不到一分鐘,石政中上段攻擊先拿下一分奠定勝基,終場前雙方再無得分紀錄,石政中以1:0蟬聯公開男第三量級金牌,達成三連霸。 連續三年在全大運賽場上與李豐任交手,石政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來應對:「他手腳很長,我就把距離拉遠,讓他不容易靠近我,然後破壞他重心。」談及三連霸的心情,他表示並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放開來打、享受比賽,過程才是最重要的,雖然拿到金牌已經達成預設目標,但石政中也坦言:「不可以鬆懈,要一直努力,不只是維持,是好還要再更好!」   國小是棒球隊出身的石政中,在一次因緣際會下聽到柔道隊的招生簡介,看著學長姊都能出國比賽,於是被吸引加入,其中他特別感謝教練的知遇拉拔。「黃泰吉教練是我最大的貴人,我國中的時候因為身材矮小沒打出成績,但教練並沒有因此放棄我,反而一路栽培我到現在,如果沒有教練就沒有今天的我。」 全大運結束以後,石政中將回到國訓中心投入訓練,準備飛往杜拜參加世錦賽以及備戰12月亞錦賽,最終目標直指2022杭州亞運。 110年全大運空手道公開男生組第三量級 金牌: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石政中 銀牌:臺北市立大學 李豐任 銅牌: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王彥文 銅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