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閎文在場上積極進攻。攝/吳翊萱
人物特寫
籃球
追求更好的自己 鄭閎文的籃球哲學
1674
臺東 報導
走進國立臺東大學系際盃籃球比賽的現場,場上全力快攻的身影不禁引人注目,除了球員身分外,他還有另一個身分──專業的執法裁判,他是鄭閎文,就讀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二年級。
升上國中時,因為嚴謹的讀書風氣,他只能在課餘時間打籃球。上了高中,他加入了籃球校隊,然而,爸媽希望他專注在課業上,因此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起了不少爭執。「當初很不理解為什麼他們要阻攔我做自己喜歡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他們是擔心我變成只會運動,其他事情都不會的人,他們更重視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品德和儀態。」雖然爸媽口頭上不贊同,但他們以實際現身球場支持他,他們的默默支持成為他最大的力量。
抉擇大學之際,面對質疑的聲浪,他認為既來之,則安之,比起怨天尤人,為何不趁機會尋找自己想做的事?他選擇就讀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並加入籃球校隊。相較其他隊友,基礎能力和實戰經驗不足的他充滿著不自信,「我那時的心態比較患得患失,以致我在球場上什麼都不敢做。」坐板凳的期間,他看著在球場上奮戰的隊友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受油然而生,但他以勤能補拙的態度堅持自己的籃球路,除了透過平時的訓練精進技術、維持良好的體能外,他更利用課餘時間到健身房重訓,並透過和國立臺東高中籃球隊的友誼賽累積實戰經驗。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很感謝體能指導員楊俊偉,是他發現我、給我機會!」升上大二時,透過系統化的訓練和適時的提點,他漸漸地突破瓶頸,找到自己的定位,進而能在場上透過表現回報球隊,也因此找回自信心。談到印象最深刻的比賽,他說道,今年複賽對上國立臺北大學時,因為急躁造成了失誤,對自己失望的心情就此爆發。賽後,他反覆檢討自身的行為,並期許自己在加強球技之餘,心態的調整能力也能一併提升。
鄭閎文平會利用課餘時間到臺東各地吹判。攝/吳翊萱
除了球員身分外,他同時也是一位籃球裁判,他笑稱:「裁判真的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和籃球裁判的緣分起源於高中的籃球社,升上大學後,他加入了籃球裁判社,平時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到臺東各地吹判。他認為最大的挑戰是要在誤判時解決問題,以及要頂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才能快速地調整心態。
一路走來,他滿懷感謝的表示,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隊友的陪伴、教練的指導和另一伴的傾聽,就沒有現在的他。對於同樣懷有籃球夢的學弟妹,他鼓勵大家「不要害怕輸在起跑點」,若願意透過後天的努力,來補足缺少的能力、技術,就不會讓自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