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一直在後面」 陳彩娟帶傷撐完世大運最終戰
「回頭看到教練在後面,我就知道,還可以再撐一下。」帶著傷、撐到最後一項結束,陳彩娟在德國杜伊斯堡完成了生涯最後一場世大運七項全能賽事。雖然最終以總分5483、第十名作收,結果未能再改寫參賽最佳,但她仍笑著表示:「我很開心,至少我沒有放棄。」 這場接續出賽、無喘息空間的全能考驗中,陳彩娟從100公尺跨欄小組第一起跑,跑出14秒17、拿下954分,寫下本季最佳作為開局。後續她在200公尺(25秒47/844分)、鉛球(13.20公尺/741分)項目同樣刷新本季表現。 在800公尺壓軸項目中,她以2分28秒93完賽,最終共獲5483分,為她的最後一場世大運劃下句點。相較她2019年初登場時5097分與2021年5542分的成績,雖未能再推進,但能夠連三屆達標參賽並完賽,本屆七項中更有五項刷新個人參賽最佳(100公尺跨欄、鉛球、200公尺、標槍、800公尺 ),依舊展現穩健提升與抗壓力。 但這一路並不輕鬆,她賽後坦言:「這幾年一直有身體上的狀況,這次也是帶傷參賽,沒辦法做到最好真的滿可惜的,但我仍感謝自己能堅持到現在。」 陳彩娟表示,教練是她背後的那股力量。「我比賽中常常想放棄,但一回頭,就會看到他在後面鼓勵我,這幾年從未缺席,我真的很感動。」接下來,陳彩娟還有全運會要拚,她的目標不再只是成績,而是找到讓自己穩定發揮、控制狀態的節奏。 同日男子徑賽方面,黃左軍再度參賽、首戰個人項目,200公尺本季寫下20秒77的個人最佳,準決賽彎道展現衝刺猛勁,可惜進入直道速度下滑,最終21秒31分組第六止步。 110公尺跨欄林翊凱頂著13秒58的生涯最佳挺進強敵環伺的決賽舞台,最終以13秒75完賽,名列第六,雖未突破個人紀錄,仍是繼2017年臺北世大運陳奎儒摘銀、2019楊尉廷衝出第6後,再有選手晉級該項決賽。女子100公尺跨欄張博雅預賽跑出13秒33,排名小組第四晉級準決賽,也有望改寫中華隊在此項目的參賽紀錄。
林昱堂穩跳、相隔一屆再叩關決賽 林翊凱、黃左軍飆速晉級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田徑賽事邁入第三天,男子跳遠、110公尺跨欄與200公尺皆傳來晉級捷報。 擁有男子跳遠全國紀錄的林昱堂在資格賽三跳中維持穩定表現,第二與第三跳皆落在7公尺70,最終以總排名第10晉級決賽。他在2021年成都世大運未能進入決賽,本屆捲土重來、順利躋身前12,最後一次的世大運,目標直指決賽突破。 男子110公尺跨欄謝元愷與林翊凱都是首度參賽,林翊凱在第一組跑出13秒71,排名第二晉級準決賽,謝元愷則在第二組跑出13秒99,以小組第六作收,無緣晉級。 男子200公尺同樣有兩位代表,黃左軍以21秒46跑出小組第三,順利晉級準決賽,林宗翰則在另一組跑出21秒62,惜以0.01秒之差與晉級擦身而過。 陳彩娟展開第三度世大運七項全能挑戰,今日已完成四項比賽。她在100公尺跨欄以賽季最佳的14秒17跑出小組第一,跳高1公尺62,鉛球13公尺20,最後200公尺跑出25.47秒同樣是賽季最佳成績,首日累計分數為3298分,其中兩項徑賽都跑出參賽個人最佳秒數。 明日她將繼續完成跳遠、標槍與800公尺三項。陳彩娟過去曾兩度參加世大運,最佳名次為第10名,這次以成熟穩定的姿態再次挑戰七項全能,期待突破個人極限。 身兼鉛球與鐵餅雙項的江靜緣,今日在女子鐵餅資格賽登場,她在三擲中以最佳成績44公尺41,排在小組第九,止步資格賽。18歲的她首度挑戰世大運雙項,昨日已在女子鉛球項目奪下第6,今天再添經驗,也為接下來成人國際賽場持續累積實戰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