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智鈞加射奪金 反曲弓男個睽違20年隊史第二金
「我告訴自己這一支箭一定可以!」加射射出10分箭,奪下金牌的湯智鈞在賽後分享當時心情。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射箭26日最終日賽程,男子反曲弓選手湯智鈞一路過關斬將,四強賽以6:0晉級,金牌戰與中國選手激戰五局平手進入加射,關鍵時刻湯智鈞命中內圈10分箭,射下金牌。這也是代表隊繼2005年伊士麥世大運郭振維後,睽違20年再奪反曲弓男個金牌。 湯智鈞前日與隊友出戰男團銅牌戰,最終名列第四,儘管團體賽失利感到遺憾,但他迅速調整心情、重新出發,隔日再度站上決賽舞台。四強對上土耳其選手Berkim Tumer,湯智鈞展現絕佳狀態,三局9支箭射出7支10分箭,以6:0晉級金牌戰。 金牌戰面對中國選手秦望愉,湯智鈞首局尚未找到手感,第一箭僅得8分,讓對手先搶下兩點,不過他隨即找回節奏,射出3支10分箭扳平戰局。接下來兩人28:29、30:28各拿下兩點,形成4:4平手。決勝局兩人同樣射出3支9分箭,比分再度打平,戰線拉長進入加射。 加射階段,湯智鈞率先登場。「在場下時緊張到手抖,但當上場的提示音響起,我便告訴自己這一支箭一定可以!」帶著自信拉弓、瞄準、出手,箭矢直中內圈10分,接下來秦望愉僅得8分,湯智鈞成功鎖定勝局奪金。也是自2009年貝爾格勒世大運後,再有選手登上此項目頒獎台。 談及這面代表隊睽違20年的金牌,湯智鈞提到上一位金牌得主郭振維,表示他是射箭的指標人物,不僅在世大運奪金,也在亞、奧運與世界盃皆有亮眼表現,是學習與追隨的榜樣,也是他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湯智鈞2018起參與許多國際賽事,包括2019拿坡里世大運與魏均珩攜手射下男團銀牌,而今天這面金牌是他在國際綜合型運動賽事中的首面金牌。他表示,自己的最終目標是奧運舞台,而這面金牌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期許自己能持續進步,在未來的賽事中更有信心射出每一支箭。
反曲弓女團奪銀 男團無緣連五屆站上頒獎牌
繼複合弓團體決賽後,反曲弓團體獎牌戰也於25日登場。女團睽違八年闖進金牌戰,惜最終不敵日本的穩定發揮,摘下隊史第二面女團銀牌。男團則受風勢影響,未能及時調整,敗給土耳其,無緣站上頒獎台,這也是近五屆以來,反曲弓首度未能於男團項目奪牌。 女團金牌戰由郭紫穎、風佑築與李采璇出戰日本,力拚繼2015光州世大運後隊史第二面女團金牌。首局三人迅速進入狀況,率先搶下兩點,但隨後現場雨勢轉大產生影響,加上日本隊發揮穩定,代表隊接連三局以54:56、52:58、52:56落敗,最終以2:6收下銀牌,也是反曲弓女團相隔兩屆再度登上頒獎台。 三人皆為首次登上世大運舞台,賽後肯定彼此的表現與團隊默契,也肯定對手表現:「日本隊發揮在水準之上,輸得心服口服。」她們認為雖留下些許遺憾,但也累積了寶貴經驗。談及比賽中途降下大雨,郭紫穎坦言自己應對場上變化的速度仍需提升,盼未來能再加強臨場調整能力,風佑築與李采璇則認為,自身動作與力量的穩定性才是關鍵,也希望能藉由此次經驗進一步提升表現。 男團銅牌戰由湯智鈞、蘇于洋、郭昱承出戰土耳其,三人在風勢影響下,未能迅速適應決賽場地,三局分別以51:53、54:55、53:57落敗,最終以0:6無緣頒獎台,也中斷自2015光州世大運以來此項連四屆奪銀的紀錄。 蘇于洋與郭昱承賽後指出,決賽場地與預賽不同,再加上練習場與比賽場風向相反,增加判斷風勢的難度,今日團隊調整上較對手慢了一步,未能發揮理想表現。 上屆於男團摘銀的郭昱承,睽違兩年再戰國際賽事,他形容再登上世大運舞台「既熟悉又陌生」,也認為此次無緣奪牌感到可惜。首次參賽的蘇于洋則分享,原先目標便是奪牌,惜在關鍵時刻無法及時調整。兩人也期盼下一屆能再挑戰,並登上最高頒獎台。
湯智鈞獨闖個人四強 射箭續力拚團體獎牌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射箭賽事於22日展開,代表隊於23日迎來反曲弓與複合弓個人淘汰賽。其中相隔一屆再度參戰的男子反曲弓湯智鈞表現出色,成功闖進四強,成為本屆代表隊唯一晉級個人獎牌戰之選手,助隊續保個人項目奪牌機會,也有望繼2009貝爾格勒世大運後再度攻上男個頒獎台。其餘選手皆止步前段賽程,團體賽成為代表隊爭牌希望。 湯智鈞在22日資格賽中射出667分,取得第三種子序位,並獲得前兩輪輪空的優勢。淘汰賽中,湯智鈞亦展現穩健實力,首戰以6:0完封澳洲選手,16強以6:2擊退隊友蘇于洋,八強賽再以6:4戰勝地主德國選手,順利挺進準決賽。接下來他將於26日迎戰資格賽排名18的土耳其選手,爭奪金牌賽門票,力拚個人首面世大運個人賽獎牌。 剛結束世界盃賽事便馬不停蹄轉戰世大運,湯智鈞坦言目前仍在調整階段,也指出在高張力賽事中維持穩定手感與身體狀態,是截然不同的挑戰。他直言,今日賽事中應該要更有耐心與信心完成每一箭,同時提醒自己要盡快進入狀態,「不該花費兩、三支箭才完成調整、找到比賽節奏」。 反曲弓男團隊友蘇于洋在16強內戰止步,郭昱承亦未能晉級八強。女子選手部分,小將風佑築表現亮眼,在22日的資格賽射出649分、排名第九,淘汰賽中亦穩定發揮,先後以6:0擊敗波蘭、6:4擊退德國、6:4再勝土耳其選手,連過三關挺進八強,惜遭遇資格賽第一的中國好手,以0:6吞敗,無緣四強。郭紫穎與李采璇則皆於16強止步。 同日進行的複合弓個人淘汰賽,代表隊六名選手皆無緣獎牌。男子組黃錦樂、吳子瑋止步32強,林翰霆止步48強;女子組陳思妤在32強遭淘汰,林渝梵與邱鈺兒則止步於48強。 團體賽將於24日展開全面賽程,代表隊將參與反曲弓和複合弓的男團、女團與混合團體項目。選手們將整合戰力、再拚佳績,力求在團體賽中爭取獎牌突破。

天生默契搭擋 北大「隋湯配」信任加持盼奪金
113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公開組賽事今(3)日在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棒球場續戰,由昨日排名賽成績進行單淘汰賽,公開組反曲弓混雙賽的國立臺北大學隋昀瑾/湯智鈞揮別上屆四強失利,強勢以6:2擊退五屆混雙獎牌得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雷千瑩與大一學弟邱柏翔,搭檔首度闖進金牌戰。 「隋湯配」排名賽成績加總以1349分登頂,八強遇上臺體組合迅速以6:0收下勝利。四強對上臺師大首局兩人繳出39分的好表現,第二局臺師大還以顏色以1分之差扳平戰局,後續頭號種子搭檔穩住局勢將點數拉開成6:2,成功挺進決賽,確定改寫上屆銅牌成績。 湯智鈞談及本場表現滿意地說:「100分!不能再高了!」他提到兩人都很熟悉彼此的習慣、動作與節奏,面對比賽也會互相鼓勵、相信對方,讓他們能有出色的發揮,而隋昀瑾認為在風向的判斷兩人也做得很好。 本屆是他們全大運的第三次搭擋,110年獲第六名、去年摘銅,此次賽事進一步刷新最佳成績。由於搭擋多次,問及如何培養默契,湯智鈞說:「有些人天生就是蠻有默契的,就像我跟她一樣。」他也補充關鍵在於「一起」做事,一起做就是在培養默契,加上熟識多年與個性契合,讓彼此成為最佳搭擋。 明日將對決上屆鍍金的國體施孟君與新搭擋蔡明修,此場也將是排名賽第一、二名的交鋒。面對決賽該如何調整,兩人不約而同認為可以再更「敢」、更有信心去完成每一支箭,「不一定要做跟昨天一樣的動作,可以做比昨天更好的動作」。他們也期許能開心射箭,拿下金牌。 複合弓混雙決賽將由北市大王律勻/張正韋交手中正羅苡萱/陳加駿,王律勻曾兩度在決賽「銀」恨,本屆將挑戰生涯首面全大運混雙金牌。 男團決賽將由臺體對上北市大,臺體將挑戰暌違8年重返榮耀,北市大則力求衛冕;女團決賽由文化交手國體,文化期望能不再「收銀」,而國體將爭取繼110年再奪金。 另反曲弓男團決賽由輔大對上中正,兩校皆在四強戰中擊落去年金、銀牌;女團決賽由清大對決國體,清大尋求衛冕,國體則希望相隔1年再度摘金。團體賽與混雙決賽都將在明日進行。

反曲弓新世代 輔大蘇于洋、北大傅詩貴全大運首秀對決拚金
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今(6)日於國立體育大學進行公開男生組反曲弓個人賽決賽,輔仁大學蘇于洋、臺北大學傅詩貴首度參戰全大運便雙雙闖進金牌戰,蘇于洋此役先馳得點,最終以6:2奪下首金,銅牌戰則由臺北大學湯智鈞以7:1勝出。 男生組個人賽金牌戰中,蘇于洋第一回合射下28分先奪得2點,第二、三回合,雙方皆以27分戰成平手,第四回合,蘇于洋拿下26分、傅詩貴25分,終場蘇于洋就以6:2勝出,摘下首面全大運金牌。 傅詩貴與蘇于洋曾在全中運交手,當時蘇于洋被視為奪金熱門,卻在爭八強階段就遭到傅詩貴射落,今天蘇于洋在金牌戰中扳回一城,他賽後表示,原本就設定要贏下這場比賽,沒有特別想要擊敗哪個對手,畢竟在決賽大家實力都很強,「一樣專心做自己的動作,把自己的箭射好」。 第一次挑戰全大運,蘇于洋覺得很新鮮,因為是大學層級最大的比賽,在學校也有好好準備,他笑道:「我做了很多,第一項差不多是射箭、第二項也是射箭、第三項還是射箭。一天從九點開始練到十一點半,兩點再練,練到六點半。」 今年才大一的蘇于洋希望可以繼續在全大運連霸,但他其實更想拿到團體賽金牌:「我跟學長們國、高中的時候曾經拿過金牌,想要在全大運、每個階段都跟他們一起拿到金牌,所以團體賽這方面要再加油一點。」 奪得銀牌的傅詩貴表示,參加全大運讓他進步很多,尤其在心態方面,自己變得比較不會緊張,但必須把放箭的動作再做得更穩定。 銅牌戰中,連兩屆金牌得主湯智鈞以7:1擊敗輔大陳致廷,並接著在公開男女混合決賽中搭擋隋昀瑾同樣奪得銅牌。稍早他也在代表北大的團體賽中與傅詩貴、戴宇軒射落國體摘金,本屆賽會個人共拿下1金2銅。 112年全大運射箭 公開男生組反曲弓個人賽 金牌:輔仁大學 蘇于洋 銀牌:臺北大學 傅詩貴 銅牌:臺北大學 湯智鈞 公開男生組反曲弓團體賽 金牌:臺北大學 湯智鈞、傅詩貴、戴宇軒 銀牌:國立體大 吳昱明、林子翔、索煒哲 銅牌:臺灣師大 林詠荃、洪晟皓、邱顯傑

北市大複合弓男團全國新猷 輔大蘇于洋、清大邱意晴雙闖金牌戰
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公開組賽事於今(5)日在國立體育大學熱鬧開賽,複合弓及反曲弓團體、個人賽陸續開打,上午就傳喜報,臺北市立大學複合弓男團以237分寫全國紀錄新猷。個人賽部分,反曲弓好手輔大蘇于洋、清大邱意晴來勢洶洶,首度參加全大運就闖進金牌戰。複合弓女將文化吳亭廷劍指三金、男子對抗賽則由文化潘宇平對上國體彭德揚,再現110年全大運的金牌之爭。 複合弓男子團體賽,臺北市立大學張正韋/趙睿宇/黃錦樂以237:227技壓國立暨南大學,新寫室外複合弓團體對抗賽(6箭×4輪)總分和全國紀錄。另外國立體大彭德揚/李東根/黃智諱也以233分打破大會成績。 臺北市立大學趙睿宇談及今日破全國紀錄的表現,將一切歸功於團體和訓練:「我們也沒有想到會破全國紀錄,但大家的確今日都拿出水準之上的表現。而今天發揮最好的地方就是團隊合作!」 肯定隊友之餘,還不忘提及「隱藏關鍵人物」,趙睿宇笑說:「要謝謝劉鎧懋,在報分的時候一直很大聲的跟我們精神喊話。」因為隊友合力的表現讓他們能夠超常發揮,明日則會延續士氣與狀態,在金牌戰迎戰傳統強權臺灣體大。 而下午進行的個人賽事,反曲弓男子對抗賽由年僅19歲的輔大蘇于洋擊敗奧運國手臺北大學湯智鈞,讓北大內戰夢碎,將於明日決戰場上對決北大傅詩貴。反曲弓女子賽則由清華大學大一新秀邱意晴挑戰臺灣師大「雷母」雷千瑩 。 上屆金牌文化大學與臺北市大在複合弓女團和混雙金牌戰雙雙狹路相逢,文化吳亭廷複合弓混雙對抗賽求連霸,北市則求近年最佳成績。 反曲弓男子團體賽,世界盃好手「湯包」湯智鈞搭配學弟戴宇軒及昔日全中運大黑馬傅詩貴,連兩場以6:1退暨南大學、5:1勝臺灣師大,輕鬆晉級金牌戰,明日將對上上屆金牌國立體育大學。 另外明日金牌戰,複合弓男團對抗賽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對上臺北市立大學;反曲弓女團由臺北市大挑戰臺灣體大,而反曲弓混雙將由去年金牌國體迎戰臺師。

奧運好手回顧世大運 線上交流同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Nice 2 meet you, Let’s 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舉辦「世大運會客室」對談活動,邀集13位中華隊好手與多國選手線上互動,分享世大運參與經驗及備戰心得,帶來不同運動的見聞,共同歡慶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系列影片連三週播出,吸引破萬觀看及討論。 今夏中華隊在東京奧運創造佳績,陣中不乏過去站上世大運頒獎台的佼佼者,如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射擊吳佳穎及楊昆弼、田徑楊俊瀚等,以及明年成都世大運有望代表出賽的好手,如柔道銀牌楊勇緯及初登最高殿堂的林真豪。「世大運會客室」盼延續影響力,藉由選手親身歷程分享,凝聚大眾對運動及選手的關注,以及大專體育發展、學生運動參與更多的認識。 體育署表示,自2018年與大專體總攜手響應IDUS,已連續四年舉辦多元活動推廣運動參與,期間包含大專媒體志工進修、運動傳播產業觀摩、大專師生研習、13國在臺外籍學生的運動體驗等,結合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亞洲大學運動總會(AUSF)、各國大專體總視訊連線研討分享,傳遞IDUS核心價值,並深化實質交流,不但參與學員熱烈迴響,也受到國際高度關注與肯定。 今年由選手角色帶動參與,透過線上對談方式激盪不同火花,除了世大運中華隊代表,還找來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世大運選手與會。此外,更邀請身兼FISU執行委員及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同時與FISU學生大使、大專媒體志工SSU特派員合作企劃後製,並於影音頻道SSUtv播出,密切串連相關角色與平台,進一步呈現IDUS內涵意義。 運動員出身、曾參與1993水牛城世大運的大專體總秘書長曾慶裕分享:「FISU和世大運都是希望藉由競技運動達到全世界大學生交流的平台,這個平台是屬於年輕人,具有青春活力、結合運動跟文化的!」近年推動的IDUS同樣致力於這精神,他鼓勵年輕學子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交流的機會和經驗,「每個人心中都有運動的精神價值,藉著運動大家有共識和凝聚,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而大專體總也會兼顧大學生的活動需求和教育目的,持續幫助學生運動員往目標前進。 「世大運帶給我運動生涯非常大的轉折跟成長,是轉捩點和前進的力量。」國際舉重場上戰功彪炳的郭婞淳,坐擁世大運兩金及三項大會紀錄,談到兩屆參賽,皆是經歷奧運不理想表現後能盡情發揮、再創高峰,加上深受主場歡呼力量的感動,她不忘鼓勵未來參賽的學弟妹勇於嘗試:「盡全力去享受比賽吧!」 柔道楊勇緯將世大運失利韜養為成長的養分,與同窗林真豪都在摔與被摔之間領略場上與人生的進退之道,他逐步調適心態:「我正在做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柔道這件事,走下頒獎台一切從零開始,我會保持初心繼續努力前進!」世大運參賽三屆拿下1金4銀的魏均珩,分別搭檔鄧宇成、湯智鈞續寫射箭男團銀牌紀錄,2019起固定配合的三人,也透過一起參與不同運動培養絕佳默契。射擊「證件妹」吳佳穎感謝世大運讓大家認識她,楊昆弼經過大賽洗禮更添膽識,兩人奪牌分別寫下空氣手槍、不定向飛靶參賽新頁,也珍惜場外與各國選手、賽會人員的互動。 回顧引發全臺熱潮的2017年臺北世大運,對許多「回家比賽」的中華隊選手意義非凡。該屆主場飆出百米金牌的「臺灣最速男」楊俊瀚有感而發:「經過世大運,有更多單項慢慢被大家看見,讓觀眾開始去關注田徑或其他運動。」當年以高三應屆畢業生身份參賽的快腿葉守博,也一直把難得的世界級經驗視為選手生涯的肯定和信心來源。女籃選手雖少在綜合型賽會亮相,不過已並肩征戰兩屆世大運的羅蘋、徐玉蓮,很慶幸能見證小巨蛋滿場奪銅,交手列強的挑戰也激勵著他們:「能夠站在國際場上,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與談選手也帶來各國大學體育活動的視角,如旅日好手商瑠羽細數日本柔道養成的階段;韓籍球員許筱彤、張芝恩談談不同籃球環境下轉換身份的學習;來自馬來西亞的射擊選手黃冠捷、短跑選手方垲竣,從世界級賽事的震撼萌生挑戰更高殿堂的勇氣;菲律賓選手Loren Chloe Balaoing因射箭接觸FISU大使課程培訓和國內運動推廣等,都讓人見識投入大專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多元樣貌。 除了在主持人王博麟帶領下進行豐富精彩的經驗分享、觀眾問答,最後大專體總致贈每位選手IDUS禮物盒,內含呼應FISU logo五色、具有臺灣特色的禮品,包括忠實反映在地文化的鳳梨酥和乖乖、印有大專聯賽吉祥物的紅包、因應各運動的巴隆隊長客製鑰匙圈、疫情必備的口罩等,均代表對選手的祝福和應援,也希望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增進彼此了解,搭建友誼的橋樑。 如同IDUS遍地響應的活動及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大專體總無畏疫情衝擊及隔閡,持續融入創新內容及形式,善用溝通管道及社群傳播力量,創造與區域與全球大學體壇更多的互動與連結。 到SSUtv觀看所有影片

歡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世大運會客室」9月13日起上線
為慶祝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發起活動,今年聚焦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舉辦「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系列影片將在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七點於YouTube SSUtv播出。 「世大運會客室」邀請甫從東京奧運完賽歸國的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柔道銀牌楊勇緯與林真豪、商瑠羽,射擊各擅勝場的吳佳穎、楊昆弼,田徑「最速男」楊俊瀚與葉守博,世大運女籃銅牌徐玉蓮、羅蘋等共13位。對談由體育主播王博麟雙語主持,加上馬來西亞和韓國等世大運選手、菲律賓的FISU學生大使以及同時身為FISU執行委員與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陣容及激盪火花值得期待。 中華隊分享學生運動員生活、參賽經驗、備戰心得,也與國際選手一起進行線上交流,帶來大學體育活動不同的見聞與視角,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的精神、態度培養,以及投入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各種樣貌。 全系列預計推出6集,自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7點於SSUtv上首播。首集由射箭打頭陣,參賽三屆世大運下包攬1金4銀的魏均珩,與分別搭檔延續男團銀牌的學弟鄧宇成、湯智鈞,場上場下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現氣勢、培養默契。楊勇緯、林真豪與旅日好手商瑠羽於9月16日接力進行柔道甘苦談,分享備戰世大運和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學習與成長。 9月20日當天,曾於2013喀山、2017臺北兩屆世大運舉重摘金的三項紀錄保持人郭婞淳,將帶來參賽回顧。隨後9月23日為田徑,請到三戰世大運、曾於臺北田徑場主場飆出隊史男子100公尺首金的楊俊瀚,以及新生代快腿葉守博。第三週女籃徐玉蓮、羅蘋9月27日登場,兩人都曾拿下UBA大專籃球聯賽后冠,也並肩參與過去兩屆世大運。9月30日壓軸的射擊由吳佳穎、楊昆弼代表,兩人各拿下2015年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2019年不定向飛靶男單金牌及混雙銀牌,皆寫下世大運中華隊該項目參賽新猷。其中多位選手更有望於明年成都世大運再披代表隊戰袍。 我國自2018年開始加入響應行列,每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活動推廣多元運動參與,共同歡慶此一國際大學年度體育盛事。第一年以「SSU特派員扎根計畫」,帶領大專生前進攝影棚與轉播車觀摩,也吸收資深主播的經驗傳承 ;第二年同樣以媒體志工的進階進修為主,將志工們帶入FISU與各國大專體總研討會,開拓國際視野並深化交流面向。 第三年提前規劃辦理,去年8月起即透過5場活動向逾260人次之大專師生傳遞訊息,當中包含13國外籍生,以自行車、棒球、3對3籃球、滑水與SUP立槳等運動創造互動與連結。「在臺國際學生研習活動」採線上與線下同步方式,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與亞洲大學運動總會跨洋連線傳遞IDUS核心價值之外,更帶領國際學生親臨現場觀賞全世界第一個在疫情下做好準備、開放觀眾入場的「中華職棒」,在學習職業賽事防疫措施的同時,感受職業運動帶來的視覺衝擊與魅力,受到參與學員熱烈迴響。 有別於往年活動結合實體活動,今年雖因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錄製、播出,大專體總仍盼運用社群傳播力量,從選手分享帶動討論,凝聚大眾對大專體育發展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並在諸多國際賽事活動延期之際,延續與國際交流的腳步與影響力。 「世大運會客室」選手對談首播資訊 播出平台:大專體總YouTube影音頻道 SSUtv

反曲弓國手齊聚 坐擁多項金牌箭指東奧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賽事,今(14)日下午進行公開組反曲弓決賽。本屆反曲弓項目多位東京奧運國手參賽爭奪獎牌,女子組國體林佳恩完成單日三金成就。男單北大湯智鈞、臺師魏均珩頂尖對決,最終學弟毫釐之差帶走金牌。男團方面,文化以5:4擊敗勁旅國體奪金,壓軸登場的混雙則是由國體派出奧運選手組合鄧宇成、林佳恩搶下公開組賽事最後一面金牌。 反曲女團由林佳恩領銜的國立體大率先摘金,其中林佳恩更是展現國手價值,三場出賽不但未影響體力,且發箭準度、穩定度一流,於女單、混雙項目再攻雙金,完成單日狂奪三金一大成就。 男單金牌戰上演國內反曲弓「一哥」對決,臺北大學湯智鈞去年首度參賽即搶下三金,今日對決國訓中心學長、臺灣師大魏均珩,雙方征戰到最後一回合仍5:5不分軒輊。進入加射賽,湯智鈞率先射出9分箭,魏均珩隨後也頂住壓力回敬9分箭,經裁判再三審視後,由於湯智鈞所射出的箭較靠近靶心,最終帶走金牌,並成功寫下男單二連霸的紀錄。 混雙金牌戰由國體鄧宇成、林佳恩對決中原吳柏緯、彭家楙,國體搭擋率先拿下前兩回合取得4:0領先,第三回合中原組合展開反撲攻勢,以近滿分的39分帶起氣勢追回2分,第四回合雖率先攻下射出36分的成績,但鄧宇成、林佳恩同樣也繳出36分的成績,終場國體就以5:3擊敗中原,取得本屆公開組最後一面金牌。 累計至今,公開組射箭獎牌數由國立體大5金3銀2銅最為搶眼,緊追在後的是文化大學的4金2銅,臺北大學則搶下1金,臺灣師大、臺灣體大也有1銀2銅的成績。 這次全大運可視為東京奧運前哨戰,呼聲最高的湯智鈞、魏均珩金牌戰精采對決、混雙奪金的鄧宇成、林佳恩狂掃三金的亮眼成績,相信他們已為東京奧運做足準備、蓄勢待發。 公開女生組射箭反曲弓團體對抗賽 金牌 國立體大 呂岱凌、林佳恩、葉昱琛 銀牌 清華大學 林詩嘉、陽亞蓉、蘇思蘋 銅牌 北市大學 黃宣旻、蔡雨芝、權珉慶 公開女生組射箭反曲弓個人對抗賽 金牌 國立體大 林佳恩 銀牌 中原大學 彭家楙 銅牌 國立體大 葉昱琛 公開男生組射箭反曲弓團體對抗賽 金牌 文化大學 周元閎、陳致廷、楊恢哲 銀牌 國立體大 鄧宇成、林子翔、柯庭風 銅牌 臺灣師大 魏均珩、洪晟皓、游輝彥 公開男生組射箭反曲弓個人對抗賽 金牌 臺北大學 湯智鈞 銀牌 臺灣師大 魏均珩 銅牌 國立體大 柯庭風 公開混合組射箭反曲弓混雙對抗賽 金牌 國立體大 鄧宇成、林佳恩 銀牌 中原大學 吳柏緯、彭家楙 銅牌 臺灣師大 魏均珩、雷千瑩

公開組複合弓賽事落幕 國體狂奪四金
109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國立高雄大學棒壘球場進行的射箭項目,公開組複合弓全數賽事已於今(31)日畫下句點,國立體育大學在五個項目中囊括四金,表現最為出色。 複合弓女團對抗賽金牌戰,由尋求四連霸的國體,對決中國文化大學。以林明靜為首,搭配劉淑庭及楊天玥所組成的國體,開賽前段即掌握領先,最終國體就以232:223勝出,完成單項四連霸的紀錄。 複合弓男團對抗賽金牌戰,重演上一屆金牌戰戲碼,國體再度強碰國立中正大學。中正在第一輪第六次射箭時,魏煒宸發生要命的「逾時」失誤,使中正前段即陷入落後局面。儘管後續中正急起直追,確實也有把差距縮小,無奈仍無法追上國體。最終國體就以224:219獲勝,成功復仇,也粉碎中正尋求三連霸的美夢。 女個人對抗賽金牌戰,由國體林明靜交手後起之秀,臺北市立大學的王律勻。林明靜本場交出13支十分箭,以平全國紀錄的148分,力壓王律勻的141分,獲得金牌,也完成個人單項二連霸。 男個人對抗賽金牌戰的部份,文化大學潘宇平已連續三屆闖入金牌戰,前兩次都「銀恨」,今年試圖摘金,但他的對手可不好惹,是中正大學碩一的劉緣,劉緣先前是反曲弓好手,本屆賽會首度挑戰複合弓就射入金牌戰。本場比賽堪稱今日最激烈之對決,雙方皆無低於九分的箭,而劉緣靠著第一輪取得的些微領先,一路保持至最後,終場以145:144險勝潘宇平,在高水準的金牌戰中勝出。 複合弓最後的金牌戰為混雙對抗賽,由國體陳界綸/林明靜,出戰文化潘宇平/陳麗如,國體組合本場發揮相當出色,十分箭頻頻出現,終場就以156:149勝出摘金,陳界綸也完成個人在混雙對抗賽的二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