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長榮大學勇奪公開男15人制銀牌。攝/許靜玟
綜合

地主長榮大學火力全開 奪公開男15人制銀牌

114年全大運橄欖球公開男子組15人制銀最終戰今(27)日於臺南市立橄欖球場舉行,由長榮大學對上文化大學。由於本屆金牌已由臺北市大以循環賽積分第一奪得,連同7人制冠軍,確定雙金入袋,完成全大運橄欖球首次制霸,本場賽事則決定銀牌與銅牌歸屬。 開賽長榮展現強勁攻勢,迅速掌握場上節奏,頻頻突破文化防線得分,上半場火力全開、屢次達陣,幾乎不給對手機會,以57:5大幅領先。文化雖在上半場取得5分,但整體控球與推進皆遭到壓制。 下半場文化穩住防線,一度讓長榮進攻受挫。然而隨著比賽推進,文化體力明顯下滑,長榮重新掌握節奏,多次完成達陣,最終以100:5大比數擊敗文化,奪得本屆公開男15人制銀牌。 賽後長榮隊長潘禾凱表示,雖然自己因傷缺席本場比賽,但仍全程在場邊支持隊友、見證奪銀。他提到,雖然名次上週已確定,但球隊仍抱持「有始有終」的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比賽。「看到學弟們在場上表現越來越好,大家都有明顯的成長,真的很開心。」 潘禾凱也特別感謝教練與學長們的指導與陪伴:「老師們一路帶著我們成長,讓球隊在這個球季有很大的進步。」他笑說,今天全隊表現都很出色,「大家都很厲害,真的很驚艷」。 長榮教練孫正諺則表示,雖然名次早在上週確定,但全隊仍以認真應戰的態度應對每一場比賽。「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認真比賽也是對自己、對對手的一種尊重。」 孫正諺提到,雖有三名主力選手因傷缺陣,但上半場仍以最完整的陣容出發,展現求勝決心。 孫正諺回顧,本屆公開男7人制已奪下銅牌,15人制則在第一場以6分之差惜敗北市大,雖未能挑戰金牌,但最終全力搶勝,為本屆全大運劃下完美句點。 114年全大運橄欖球 成績 公開男生組15人制 金牌:北市大學 銀牌:長榮大學 銅牌:文化大學

臺大爭球後掌握球權,氣氛熱烈。攝/許靜玟
綜合

臺大橄欖球隊80年傳承里程碑 一般男雙金再創巔峰

114年全大運橄欖球一般男生組15人制金牌戰今日(27)於臺南市立橄欖球場開打,由分組預賽皆以全勝之姿晉級的臺灣大學與陸軍官校正面交鋒。臺大21:7擊敗陸官,在隊史80周年之際,奪得本屆一般男7人制及15人制雙金,堪稱三喜臨門。 開賽兩隊互有攻防,輪流將戰線推進至對方陣地,但未能成功達陣得分。隨後在一次激烈衝撞中爆發流血事件,臺大陳偉定與陸官張寓程雙雙退場,裁判判定陸官犯規,臺大林頎衡藉罰踢機會打破僵局,率先拿下3分。臺大延續氣勢,林頎衡追加兩度成功落梯射門,將比分逐步拉開。上半場臺大攻勢掌控穩定,取得9:0領先。 下半場激烈對陣態勢依舊,各自將戰線推進至對方陣地,但皆未能成功得分。比賽最後10分鐘,臺大持續在陸官陣地內施壓,層層推進至底線前,最終由Jaspar Luke Constantin Brun 突破對方防線,完成本場第一記達陣,隨後加踢成功,臺大一舉將比分擴大至16:0,逐步鎖定勝局。 比賽倒數3分鐘陸官發起反攻,裁判認定臺大防守犯規,判給陸官一記處罰達陣,陸官直接取得7分,將比分追近至16:7,最後臺大再次達陣,穩守勝果,以21:7勝出,摘下本屆一般男15人制金牌。    臺大教練林威名表示,能擊敗強敵陸官,心情十分激動:「選手們真的非常努力,我非常感動。」他也提到,臺大平時每週固定訓練三次,雖然時數不算多,但球員們在課餘時間會額外進行肌力訓練。 另本屆陣中也有來自日本、英國、美國的學生,平時訓練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進行戰術溝通,展現出高度團隊融合。針對本場比賽,他特別根據場地順風特性制定戰術,指示球員積極以「踢球」壓制對手,收到良好效果。 臺大隊長林頎衡分享,球隊從比賽開始便以奪冠為目標,並針對自身體能劣勢,選擇以踢球控場、射門得分作為主要戰術。他提到,在上半場流血事件發生時,作為隊長最在意的是確保受傷隊友的狀況,並迅速與教練團溝通調整人員。 回憶最後射門得分鎖定勝局的那一刻,林頎衡坦言:「就是一片空白,美夢成真的感覺。」作為大四生,即將卸下隊長職務的他也流露感性:「這是我們這一屆的開端,也是7人制和15人制的雙冠,我相信這只會是第一屆,未來大家一定能繼續傳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臺大橄欖球隊在本屆賽事中表現出色,稍早於7人制賽事中亦摘金,最終以7人制與15人制雙金之姿,在隊史80週年之際,本屆全大運征途完美收官。 114年全大運橄欖球 成績 一般男生組15人制 金牌:臺灣大學 銀牌:陸軍官校 銅牌:政治大學

北市大學全勝王者勇奪金牌。攝/黃靖玟
綜合

北市大勇「橄」應戰 全勝之姿奪15人制金牌

110年全大運橄欖球15人制以循環賽舉行,今(3)日在國立成功大學自強橄欖球場進入尾聲,臺北市立大學與長榮大學想摘金都各有條件,於是一開賽就陷入防守戰,直到上半場剩17分鐘時才由北市大完成第一次達陣,開張後氣勢如虹也擋得住長榮反撲,終場北市大以17:14獲勝,帶著全勝拿下全大運睽違25屆再辦橄欖球的難得金牌。 本屆全大運共有4隊參賽,採單循環積分制,總積分最高的隊伍獲得金牌。由於北市大學前兩戰對上臺灣體大與臺北醫大都取勝,帶著極大優勢進到最後一場與長榮大學的賽事,守住勝利就奪金;反觀長榮大學僅有對臺灣體大的一勝相較吃緊,教練賽前評估需要4次達陣(Try)外加贏7分才能將金牌收入口袋。 大專錦標賽就經常碰頭的北市大及長榮,雙方都是彼此最熟悉的敵人,身材相仿、打法同樣強悍,導致兩隊從開賽就陷入防守戰,頻頻tackle、擒捉對手,雙方像無頭蒼蠅般跑不出對手的防守陣,終於比賽進行剩17分鐘時,北市大在鄰近達陣區獲得一次正集團(Scrum)爭球機會,才終於完成本場比賽的第一次達陣及加踢;得分開張後的北市大士氣大增,上半場結束前張仁欽達陣成功再下一城,讓北市大帶著12:0的領先進入下半場。 換場後的長榮判若兩隊,開賽不到3分鐘,就靠著林峰任達陣以及羅信貴的加踢賺進7分,反觀北市大下半場似乎受到臺南天氣炎熱的影響,跑動速度略為下降,在比賽進行至11分鐘,長榮何國瑋達陣成功後將比數反超至14:12;在終場前17分鐘北市大即時回神,靠著余天佑達陣成功,持續穩住領先優勢,終場北市大以17:14驚險收下比賽勝利,也奪得全大運睽違25屆再度納入橄欖球公開男子組15人制的金牌。 賽後北市大洪吉祥教練表示,球隊並沒有被全大運延賽所影響,還是一樣按表操課,提及子弟兵的表現,他笑著說:「一定是滿分啦,全大運拿到金牌已達到設定的目標,他們真的打得很好!」;隨著全大運落幕,北市大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瞄準明年的大專錦標賽的王者寶座。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橄欖球15人制名次 第一名:臺北市立大學 第二名:長榮大學

政大簡智翰一條龍突破對手防線。攝/徐暐喆
綜合

政大踢館成功 退地主成大全大運完美收尾

110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橄欖球十五人制一般男子組賽事,今(1)日在成功大學自強橄欖球場進行5月因疫情延期之後的循環賽賽程,由地主國立成功大學迎戰來訪的國立政治大學,整場比賽雙方互有往來,終場政大靠著上半場由前鋒簡至翰10分的貢獻下奠定勝基,以20:10取得勝利,政大在取得這場勝利後已確定至少奪下一面銀牌,須等到陸軍官校和臺灣大學的比賽結束之後才能確定最終名次,至於落敗的成大本屆賽事確定以第四名坐收。 上半場政大在進攻端展現成熟且穩定的技巧,不斷的利用大個子磨進達陣區周圍,並且有兩次的達陣拉開差距,反觀地主成大,一開賽熱機較慢,被政大先馳得點,進攻上也僅有幾波零星進攻,中場結束前又被簡至翰達陣再下一城,地主成大以10:0暫時落後。 成大經教練莊博堯中場休息的提點,易邊後馬上做出回應,在進攻上由邊鋒發動攻勢,取代上半場利用身材從中路進攻的策略,馬上收到成效,在大三邊鋒詹景瑋利用速度優勢直搗黃龍,達陣成功將比數縮小至5分差,政大被得分後馬上穩住陣腳,沒有將上半場的領先優勢白白浪費,持續穩住節奏,終場政大以20:10取得勝利。 賽後成大邊鋒詹景瑋談到:「學校允許開放練球後,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直針對側翼進攻和突破的時間差訓練,因為我們有著身材優勢必須運用碰撞來進攻,整場比賽一直在找對方的突破口,儘管有達陣成功,但沒有能為球隊拿下勝利,還是有些遺憾。」 政大教練林文乙對於子弟兵本場比賽的表現表示,橄欖球是一個往後傳的運動,壓迫對手不斷往後傳,離達陣區就越近,防守是最好的進攻,球員們執行的非常徹底,是這場比賽贏球的關鍵。 政大隊長陳泓名對於球隊執行教練指令成功也笑說:「到了下半場儘管有被達陣,但隊友馬上都能回穩,互相喊話提醒大家要執行教練下達的戰術,大家的氣勢和態度都非常好,很感謝隊友們一起為了贏球而努力!」

汪聖偉(持球者)為臺大橄欖球隊隊長,帶領球隊團結一心。圖/臺橄校友黃聖凱先生提供
人物特寫

汪聖偉:從籃球到橄欖球 跨越自我的試煉

高中時期,汪聖偉為了一圓籃球夢,加入彰化高中籃球隊。儘管球隊連三年打進全國八強,但上場機會不多的他,經歷一段迷失自我的低潮。進到國立臺灣大學後,他在一次體育課中遇見橄欖球,從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真諦,重拾對競技運動的熱情。如今汪聖偉是臺大橄欖球隊隊長,過往經歷,讓他更能理解隊員的心理,帶領球隊團結一心。 難以言喻的板凳心聲 「其實我國中是田徑隊隊長,因為真的很喜歡打籃球,所以高中才決定加入籃球隊。」在高一生日前夕,汪聖偉懷抱夢想加入彰中籃球隊。彰中籃球隊隸屬乙組,汪聖偉在校的三年,皆晉級全國八強。除了在104學年拿下冠軍,更培養出如政治大學後衛王振原、臺灣大學後衛許致銓等公開組球員。人才濟濟,使得起步較晚的他,在高中籃球生涯坐足板凳。 汪聖偉回憶,高三時要準備學測,又花了很多時間自主加練,好不容易才獲選為聯賽的正式球員,卻沒有多少上場機會,一度陷入低潮。與身旁的隊友有著好感情,但面臨決定出賽名單之際,彼此卻又轉變為競爭關係。「常常練完球就以上課為由,說要先離開球室,其實路途上流的都不是汗而是淚。」這樣的壓力,讓汪聖偉在心裡漸漸築起城牆,變得孤僻。 影響人生的關鍵人物 不過,也是在這段高中歲月,汪聖偉遇見改變他生命的人。「當時只要有人願意給我一點鼓勵,我就覺得很奢侈。」球隊教練之一蔡宗儒,常常私下花時間激勵汪聖偉,對球員一視同仁的他,不論能力高低,都以相同態度對待,這讓汪聖偉決心為球隊付出。 在高三賽季的最後,全國決賽階段,汪聖偉自認無法在場上幫助球隊,但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轉向在場下用其他方式給予貢獻。當同梯隊友都在場上時,汪聖偉願意在看台上幫忙錄影,在場下奮力為隊友喊聲,發揮無私的團隊精神為高中劃下句點,也為他接續的運動生涯埋下伏筆。 大學踏入全新戰場 高中畢業,汪聖偉透過學測申請進入臺大園藝系。與此同時,過去的隊友許致銓考取森林系,教練蔡宗儒進入臺大男籃執教,兩人熱情地邀約汪聖偉進入球隊,再續前緣。然而,汪聖偉隱藏內心的情緒,以加入社團為由回絕,「其實我都會偷偷去看他們練球,但真的不願再碰到那些壓力,所以選擇逃避。」 在大一下學期的一堂體育課中,汪聖偉體驗了英式橄欖球運動(Rugby)。他對橄欖球感到不可思議,「我高中過不去的坎,就是認定自己只是角色球員,沒想到這項運動中,所有人都是角色球員。」更令他驚訝的是,教練莊國禎親口邀請他加入校隊。過往在籃球隊的經歷,「被需要」的感覺,是汪聖偉一直缺乏的,因此他毅然決然答應莊國禎,就此踏入橄欖球的世界。 轉換跑道之際,汪聖偉感受到兩項運動極大的不同,「打籃球要進球並不難,但橄欖球要得分卻很艱辛,沒辦法只靠一己之力。」他點出,橄欖球隊中很少有明星球員的存在,因為不管多厲害,對方只要派3個人來擒抱(Tackle),就無法再往前進。相較於籃球,橄欖球隊更注重團隊配合,一次達陣(Try)的關鍵不在於某位球員,而是由許多球員的分工層層堆疊而來。這樣的團隊精神,正是汪聖偉所追求的。 揮別陰霾,薪火相傳 睽違25屆,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110年復辦橄欖球,汪聖偉卻在首日的第二場比賽,遭逢腳踝傷勢,無法繼續健康出賽。在那刻,汪聖偉彷彿又陷入高中時期,無法上場的陰霾。不過正是高中的那段經歷,讓他這次可以很坦然地面對傷勢,「我信任我的隊友們,我也知道在場下該怎麼幫助球隊,所以就趕快把重心放在下一場球,畢竟比賽還沒結束!」可惜因受國內新冠疫情影響,主辦方於5月14日宣布暫停賽程,臺大橄欖球隊本屆參賽的七人制與十五人制賽事,僅能在前項留下第六名的成績。 經過兩年訓練,大四的汪聖偉在今年當上隊長,他直呼:「壓力很大!」由於臺大橄欖球隊的組成相當龐大,隊上囊括大學部與研究所球員,要協調出適合的練球時間並不簡單。另外,汪聖偉也要負責跟校友會溝通。臺橄校友會涵蓋各年齡層,成員在社會上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汪聖偉表示:「臺大橄欖球能屹立不搖75年,OB(畢業校友)的支持是最大因素,因此傳承學長意志是我的重要責任。」 儘管肩負重擔,汪聖偉不忘在訓練之餘,照顧隊員。因為高中的經歷,讓他更能體會球員的心理,對表現相對普通的球員,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做一位有感染力的人,是他擔任隊長的一大理念。在未來,汪聖偉夢想到偏鄉推廣教育,下個學年將因修習教育學程延畢,也將持續為球隊付出。回首過往,他感慨地說:「很感激曾經感染自己的人們,往後我也會繼續影響更多人!」

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攝/曾馨儀
人物特寫

無所畏懼 打出女力新世代——臺大女子橄欖球隊

「我覺得橄欖球是你得直接面對恐懼,它就在你面前,你必須要去有所行動。」 塵土飛楊的草地上,哨音響起,比賽宣告結束,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場上的球員喜極而泣、相擁在一塊,頂著高溫32度的豔陽,熬過去年整季苦無比賽,終於迎來勝利的喜悅。她們是國立臺灣大學女子橄欖球隊,是國內少數全由女子球員組成的橄欖球隊,至今邁向第六屆,也是110學年度全大運的金牌得主。 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於2015年,由「大學姊」陳咨羽創立,球隊起初多由外國學生組成「八國聯軍」,一度僅剩下三位球員,隨著她們努力在校園中推廣,現在反倒是國內學生居多。 橄欖球是個持球時向前奔跑,卻只能「向後傳球」的運動,若想要阻止隊手前進,必須用自己的身體和對方抗衡。三年級的彭美琪在朋友的盛邀下加入球隊,不過談起對方剛提出邀約時,她說:「我都跟他們說『不可能』!因為在刻板印象裡,橄欖球要撞,又很髒,感覺很恐怖!」她仍記得第一次的練習內容是spin pass,儘管一直出錯,卻激起她想做好的好勝心,這一待就讓她成為了現任隊長。 女子賽事組中,臺灣大學和真理大學是唯二的參賽者,兩隊將進行三次的對決,由勝場數較多者奪金。首場賽事,兩隊無人達陣,以平手收場,次日由臺大於上午先以10:5獲得一勝。下午,女子組第三場賽事安排在當日的壓軸,臺大再以14:5,取得第二勝,摘得桂冠。 男子橄欖球在眾多大專院校深根多年,許多OB「學長」熱情到場邊為自家學弟加油,當他們在場邊觀看這場女子組賽事時,不禁驚呼:「那是女孩子耶!」 「他們聽到的時候都會變臉說:『你們這麼瘦、這麼白、這麼小隻!』」大一的新生范佳雯憶起每當介紹自己的球員身分時,大家總面帶不可思議的的反應。一同加入球隊的同學兼隊友陳怡安也進一步解釋道:「感覺大家對於橄欖球都有一個既定的印象在,一定要很粗壯、很有肌肉。」其實不然,如同多數運動,橄欖球的入門並不受身材限制,球隊會依據不同身形的球員,分配在場上適合的位置。 「我會覺得為什麼這個運動男生可以、女生沒辦法做到?沒有這種事啊!為什麼會覺得女生她們花時間練習只是玩玩?那對於她而言真的太可惜了!」教練林曜偉在球隊創立的第二年掌管兵符,回首當時,他來臺大打球,卻意外遇見了這群也想在草地上奔馳的女孩。 「有些人的觀念可能是女生沒辦法做到這些,但我想打破這個概念,像是跟她們處在一起越久,我越能站在她們的立場去思考。」當大家在討論男生的打法時,林教練會反過來思考,依照女生球員的身體素質,給予不同的指導方向。球員在球隊中,除了在技術上有所收穫,其中更重要的是球員之間的「牽絆」。 橄欖球隊這群女孩而言,是一項相當新鮮的運動,從無到有的過程,讓她們獲得許多成就感,練芭蕾舞多年的姚佩程,熬過初期的體能門檻,尤其喜歡與隊手身體對抗的訓練過程。入隊不滿一年,談放棄仍太早,陳怡安笑道:「其實過了一個檻之後,就不會想放棄了,因為會對球隊有了感情!」從球隊聚在一同收操、吃晚餐、談心事,無形中,這些小小的舉動便串連了彼此。 「我覺得動力是球隊給的,因為隊上不只有球員,還有球經、治療師、教練,他們都很願意為球隊做任何事情,因為他們想讓我們進步,我當然也會有個動力,想提升自己的動力去給球隊一些什麼。」范佳雯感性地說道。姚佩程也分享道,集訓期間,球經會在晨練時一起準時到球場集合、提早幫她們張羅早餐,結束替她們整理球衣,這些溫暖的舉動,是支持著她們前進的動力。 躍躍欲試的大一球員幸運在今年能參與首場大盃賽,同時,隊上的主力學姊也迎來最後一役,其中包含歷任隊長——陳亭羽與林采璇。 遙想這些年,橄欖球帶給她們的不只是戰勝恐懼,還有信心,「打球的時候可能會面對到比自己大隻很多的隊手,但你還是要按奈住心中的恐懼去抓他、撞他,我覺得這個運用在生活中會讓自己更有自信,遇到再大的困難、壓力,想想在場上的對手,就覺得沒什好怕的了。」林采璇笑指自己的牙齒,曾因為強力的碰撞歪掉,家人因而出現反對她打球的聲浪,那段歷程隊她而言才是最大的挑戰。 經歷手指骨折開刀的陳亭羽,在贏球那刻流下眼淚,「當下真的好感動,但我也是很害怕,撞完對手覺得好痛,但又要爬起來,結束的那刻想起來還是會很害怕,但是要去接受那個情緒是一直存在的。」即便曾因為打球受傷,林采璇也不想輕言放棄,甚至在先前的比賽,邀請了家人來觀賽,與他們分享橄欖球的樂趣。 不論比賽勝負,能再站上球場比賽,已是件彌足貴的事,對於球隊的期許,林采璇表示,「我真的希望她們打得開心,雖然自己會在意輸贏,但以更長遠去想,會希望她們每場都打得開心,這樣她們才會想繼續打下去!」 那天賽後,真理大學高舉著雙手與她們道別,兩隊高喊著辛苦了,並相約著明年再見,屬於她們的橄欖球之夢,會一直續寫下去。

七人制橄欖球公開男生組金牌長榮大學。照片由Bill Huang提供
綜合

睽違25屆再辦橄欖球 七人制賽事率先點燃戰火

上次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選辦橄欖球,已經要追溯到1995年,110年全大運睽違25屆再度納入此運動種類,昨(7)日由七人制賽事在國立成功大學自強校區率先點燃戰火,各隊拿出看家本領替校爭光。 連續兩天率先登場的是場上「嬌」點,本屆賽會一般女生組唯二報名的國立臺灣大學以及真理大學,最終臺大女橄以14:5擊退真理勇奪金牌。站上頒獎台時,這些場上剽悍、私下可愛又活潑的女孩們喜極而泣,放下緊繃的神經,紛紛哭著向教練團致謝,同時也高喊:「謝謝女橄一直存在,我愛女橄!」 女橄打得火熱,男橄間的宿命對決更是精彩,大專錦標賽常勝軍長榮大學碰上死對頭臺北市立大學,雙方在首日皆以三戰全勝之姿進入今日公開男生組決賽,最終長榮大學在金牌戰以12:7擊敗北市大。 另外一般男子組1-3名循環賽賽況同樣激烈,先是政治大學與陸軍官校12:12和局,國防大學與陸軍官校又打到10:10和局,最終政治大學與國防大學關鍵之戰,此役政大22:0贏得本屆七人制一般男生組金牌殊榮。 雖然國防大學並未如願摘金,但站上頒獎台的那刻,每一個人的光芒比陽光還耀眼,大家一起帶著笑,一邊拍手一邊此起彼落哼著頒獎樂,教練團鼓勵球員:「路依舊要走,我們不會停留。」 公開男生組七人制 金牌:長榮大學 銀牌:北市大學 銅牌:文化大學 一般男生組七人制 金牌:政治大學 銀牌:陸軍官校 銅牌:國防大學 一般女生組七人制 金牌:臺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