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鈍劍團體戰最終擊敗法國,拿下第七名佳績。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鈍劍男團首闖八強 一分差惜敗仍創隊史最佳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擊劍賽事22日最終日賽程,中華隊在男子鈍劍寫下突破性成績。由陳致傑、許勝閎、陳弈通與岳哲豪組成的團體,在首輪以45:33擊退英國,隊史首度闖進八強,突破過往從未晉級的紀錄。 對戰英國一役,中華隊全員上陣、輪番得分,全場掌握主動權,最終以雙位數差距挺進下一階段。而八強戰遭遇日本隊,雙方實力接近、戰況膠著,中華隊一度取得穩定領先,可惜決勝局遭對手強勢反攻,最終44:45一分之差飲恨,無緣晉級。 雖與獎牌擦肩而過,但鈍劍男團不僅首度躋身八強,與亞洲強權戰至最後一刻,接續排名賽先37:45負德國、再45:33力壓法國,拿下本屆賽會第7名,展現中華隊在國際舞台上的進步與潛力,也寫下我國參戰世大運擊劍的歷史新頁。   教練陳柏槐賽後坦言,最後幾劍確實充滿變數:「在判決上有些東西比較主觀,要給左邊或右邊就是看裁判觀點,我們也只能針對有利部分向上反應。」他指出,最後一劍選擇向後拉開再發動攻擊,但裁判認定我方「向前時間過長」,即便對手其實仍在原地準備,「這就很吃裁判的觀點,我們當然也尊重判決」。 至於比賽中幾波連續失分,教練也提到,目前選手在國際賽經驗上仍稍嫌不足。「如果經驗再多一些,轉換節奏和臨場調整上就能更快。」不過他強調,團隊整體表現絕對值得肯定:「我覺得他們真的不輸其他選手,今天這44分是大家一起打出來的,每個人都有功勞。」 選手同樣難掩失落與自責。陳弈通直言:「感覺真的很不好,差1分太近了,大家都很拼,真的很可惜。不過大家一起完成了這場比賽,我仍為團隊感到驕傲。」 最後一棒出戰的陳致傑則説:「今日整體掌控其實都不錯,但越想贏反而越緊張,容易分心。關鍵的一劍,其實兩邊都還有空間,但裁判可能比較接受對方節奏,我當下也該調整自己的打法。這場輸了,問題還是出在自己。」 另一部分,21日男子銳劍團體賽則由徐浩、林韋宸與吳祥慶組隊出擊,首輪面對愛沙尼亞展開激戰,雖奮力緊咬比分,仍以35:45惜敗,未能晉級16強。

圖/擷取自賽會官網
綜合

男子鈍劍國體獎牌「大滿貫」 女子組百花齊放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擊劍賽事,今(9)日進入第二天賽程。首先登場的男子鈍劍個人賽,公開組國體實力堅強,包辦本項目金、銀、銅牌,成為最大贏家,一般組則由臺灣大學劉承峰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搶金。女子組接續進行軍刀及銳劍比拼,四個分項均由不同學校鍍金,呈現各霸一方局面。 本日率先進行一般男子組鈍劍項目決賽,臺灣大學劉承峰劍技高超,從預賽到金牌賽以大比分(15:1,15:7,15:9,15:4,15:9)亮眼摘金。公開組部分,國體共4人進軍8強,四強更強勢佔有三席,岳哲豪率先擊敗師出同門的郭均祐,金牌戰更再度碰頭109全中運銀牌得主陳澤元,終場岳哲豪劍技略高一籌,順利以15:10獲勝攻下金牌。 公開女子組軍刀金牌戰,龍華科大吳亞軒四強賽以一分之差險勝晉級,決賽時更穩定取得領先優勢並延續到最後,終場15:8擊敗宜蘭大學葉映緹,成為本項目金牌得主。 一般女子組軍刀金牌戰,臺灣體大顏冠琳靠熟稔「撥擋」技巧多次取分,終場以15:9擊敗政治大學陳致芬,勇奪金牌。 公開組女子組銳劍金牌戰,雖中山醫大楊淇雅率先取得4:0領先,但樹人醫專陳韋婷後來居上,先是追平比數、再靠技巧拿下關鍵致勝分,終場以15:14取得本項目金牌。 一般組女子銳劍方面,銘傳大學上官子娟一路位居劣勢,賽末靠連續取分自信大增,連得兩分13:13追平後,雖政治大學蕭晨嵐先取得賽末點,但上官子娟挺過壓力,加以把握攻擊權機會,突擊成功逆轉戰局,終場以15:14拿下金牌。   公開男生組鈍劍個人賽 金牌  岳哲豪(國立體大) 銀牌  陳澤元(國立體大) 銅牌  郭均祐(國立體大)、黃子傑(北市大學) 一般男生組鈍劍個人賽 金牌 劉承峰(臺灣大學 ) 銀牌 梁浩文(文化大學) 銅牌 陳奕宏(臺北商大)、余德俊(新生醫專) 公開女生組軍刀個人賽 金牌  吳亞軒 (龍華科大) 銀牌  葉映緹 (宜蘭大學) 銅牌  徐妤欣 (文化大學)、鍾芷云 (輔仁大學) 一般女生組軍刀個人賽 金牌  顏冠琳(臺灣體大) 銀牌  陳致芬(政治大學) 銅牌  張昱雯(海洋大學)、李欣(銘傳大學) 公開女生組銳劍個人賽 金牌  陳韋婷(樹人醫專) 銀牌  楊淇雅(中山醫大) 銅牌  張依婷(正修科大)、陳宣妤(臺北護大) 一般女生組銳劍個人賽 金牌  上官子娟(銘傳大學) 銀牌  蕭晨嵐(政治大學) 銅牌  鄒心慈(銘傳大學)、廖巾惠(臺中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