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洋將伊波卡。攝/黃晨瑋
人物特寫

奈及利亞籍高塔—世新伊波卡

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的第三階段,世新大學陣容中迎來一位身高直逼兩米的新面孔,他是來自奈及利亞的伊波卡(Eboka Ifeanyi)。 儘管因疫情隔離影響,伊波卡錯過了第一和第二階段的預賽賽事,但他靠著優異的身體素質和自身的努力,迅速適應並融入球隊和隊友中。自預賽第三階段到冠軍戰共計13場比賽,他為世新大學貢獻了153分、場均11.8分的不俗表現。 伊波卡出生於奈及利亞聯邦共合國的西部大城—拉哥斯(Lagos),在他11歲時,因緣際會透過別人的介紹,第一次接觸到籃球這項運動並深深愛上,從此他便將籃球當作自己生活的重心,日以繼夜地琢磨訓練,等到回過神來,伊波卡已著迷於籃球數年時間,並在15歲時還獲得代表國家出賽的機會,儼然已將自身實力提升至水準之上。 為了提高上場時間和曝光率,伊波卡在大學階段決定來到臺灣繼續他的籃球生涯。提及這個決定時,他非常感激媽媽的理解和來臺後給予他幫助的所有人。伊波卡認為人生就是要不斷的挑戰,籃球之路亦是如此,不管是用走的,還是用爬的,都要確保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持續邁進。對於臺灣的籃球風格,伊波卡坦言初來乍到時非常不適應,相較於奈及利亞的球風,臺灣的比賽節奏非常快,進攻必須配合隊友快速推進,防守更是需要防範對手的快攻。 「球場上想要有哈登(James Harden)的球技,球場外則想要有詹姆士(Lebron James)的生活態度」,這是伊波卡對自己的期許。在他的籃球生涯中,經歷了許多難忘的瞬間,他說道:「When I see myself improving in the game is a big moment for me.」對伊波卡來說,發現自己進步的瞬間勝過一切,表示他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標了。 對於未來規劃,伊波卡表示還未有過多的想法,目前就是日復一日地精進自己,將自己準備好後,自然會有機會出現。

李芊僾的自律與堅持,是他持續進步的關鍵。圖/李芊僾提供。
人物特寫

不再是一步之遙的距離 李芊僾圓夢踏上一級舞台

180公分的身高,剪著一頭率性的短髮,踩著靈活的中鋒腳步,在場上很難不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他是李芊僾。總是與公開一級賽場差距一步之遙的他,如今乘著不服輸、自律的個性,將在下一個賽季帶領國立清華大學,踏上公開一級的賽場,他穩重地說道:「終於一圓從小的夢想了。」 一切的起點都源自於對籃球的熱愛 小學低年級的他是跆拳道社的一份子,練習跆拳道時,總會看到籃球社在場上奔馳的樣子,升上中年級後他便選擇加入籃球社,當時的他認為「籃球看起來很好玩」,因為這個單純的理由,籃球成為陪伴李芊僾一路成長的「最佳戰友」。 回憶起成長的日子,他說道:「籃球是做許多事情的出發點。」國小、國中時為了打籃球,會先想辦法把書讀好,才能讓家人放心地讓他打籃球;高中、大學時為了打籃球,犧牲跟朋友娛樂的時間,並學習控制飲食、睡眠習慣,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喜歡打籃球。他說:「籃球讓我變得自律,也了解到為了籃球,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犧牲掉一般人擁有的休閒時間。」 總與公開一級賽場差距「一步之遙」的他 愛球成痴的他也曾想過加入甲組球隊,國中畢業時曾考取北一女中籃球隊,但由於從未受過專業訓練,落榜也是件意料之中的事情。就讀台中家商時,曾經有甲組球隊找過他,但在眾多考量因素之下,他婉拒了球隊的邀約。高中畢業時,他藉由四校聯招的考試,進入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就讀,當時的中正大學為公開二級的球隊,於是他又再度地與公開一級賽場錯過了。 「籃球場上最大的挫折就是,一再地與公開一級賽場錯過。」即便他知道進入公開一級賽場,是超乎自己水準的期望,但在過程中他依然竭盡所能的準備,可惜最後還是無法達到自己期盼的結果。因為這個挫折,他更想努力地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即使不在公開一級球隊,在場上的表現也不會輸給,在公開一級賽場上發光發熱的球員。 打破外界質疑的聲浪證明自己 在中正大學政治系讀到大三上學期結束,他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加上經歷了球隊眾多的起伏,心中略感疲憊的他,決定轉學到清華大學體育系就讀,殊不知因為這個決定,他完成了進入公開一級賽場的夢想。 109學年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二級的賽場上,清大僅有1名老班底,包括李芊僾在內的其他成員都是新生、轉學生或一般組球員。憑藉著隊上團結一心,他們大殺四方地拿下公開二級冠軍,準備在下一個賽季中進軍公開一級賽場,是一群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對李芊僾來說,這一切彷彿作夢般,終於達成了一路打球最大的目標。然而他說:「進到公開一級的賽場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可以跟隊友們一起完成這個賽季的比賽。」在他眼中,他看到的是這一整年來,隊友們付出的汗水,以及教練、老師的大力支持,拿下公開二級組冠軍的那場比賽,他一心只想著要呈現一場好的球賽,給支持清華女籃的所有人。 平常心面對來勢洶洶的公開一級賽場 暑假過後的他即將升上大四,成為球隊最年長的球員,「希望能以平常心面對,就算碰到再強大的對手,在場上也會盡力地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他平穩地說道。 李芊僾的心中多了份沉穩、少了份急躁,隨著學生籃球生涯漸漸走向終點,他更明白自己在場上能扮演的角色,也早已不需要向眾人證明自己——他已經向「自己」證明過,他是個有辦法踏上公開一級賽場的球員。 環境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律的心態與努力的過程 他想給所有和他一樣,懷抱籃球夢、自小不是受專業訓練的球員一些鼓勵:「有沒有站上公開一級的舞台,並不會影響到對於籃球的熱愛。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需要達成,最重要的是要自律地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努力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一路走來,就算不是在專業的環境下訓練,李芊僾依舊抱持著自律的心態、一百分的努力在面對籃球生涯。「即便知道籃球只是個興趣,我也願意投入很多時間。」在籃球場上的他,始終抱持著堅定的態度,也因為這樣,他在球場上總是散發著光芒。 最後一年的學生籃球生涯即將來臨,李芊僾總算踏上了一級舞台,一圓小時候的夢想,他的故事也鼓勵更多熱愛籃球的人,「即便是興趣,你也可以選擇很努力。」

北商前鋒李定謀。圖/臺北商業大學男子籃球隊提供
人物特寫

無懼失敗 李定謀將率北商再出發

2021年3月26日,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公開二級決賽,國立臺灣大學出戰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一役,落後三分的北商終場前2.2秒在三分線外出手未果,正式宣告臺大奪下公開一級門票,霎時北商體育館被臺大的歡呼聲填滿,北商雖為地主卻只能目送對手欣喜若狂在場中慶祝。當時在關鍵階段執行最後一擊失手的,是北商大二前鋒──李定謀。 國中踏上籃球路 遇上生涯貴人 李定謀從小愛打籃球,小六時參加林永川教練籌辦的永和國小訓練營,在林教練的鼓勵下報考信義國中籃球隊,憑著174公分的身高入選,開啟籃球之路。但沒接觸過正規訓練的他,不堪負荷龐大的訓練量,常常練到抽筋,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幸好在信義國中碰上賴信宏教練,李定謀說:「教練一直告訴我,我的條件跟天賦是可以繼續往上打的,要對自己有信心!」在恩師的耐心指導下,他最終適應了球隊生活,也越打越有心得。 挺過傷勢 二連霸後留遺憾 而後,李定謀跟隨學長的腳步考上松山高中,成為「綠色神盾」的一員,高一時在場邊見證松山的第五座冠軍,將升高二時,他力拚成為正選名單,卻在松山自辦的松山盃首戰,就發生腳踝骨裂的噩耗,開刀後需要休養3個月。這個傷不僅是他生涯最嚴重的傷勢,也讓他錯過球隊去日本和西班牙的移地訓練,為此李定謀難過許久,但他靠著按部就班的復健,僅花2個月就恢復正常訓練,碰巧球隊也出現其他傷兵,最終如願以償地在高二就拿到屬於自己的球衣,站上HBL舞台。 106學年,松山在各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先在四強戰強勢逆轉東山高中,又在冠軍戰以70:60擊敗曾在8強賽慘輸32分的能仁家商,拿下二連霸,初次踏上小巨蛋的李定謀雖未獲得太多上場時間,但也收穫不少面對大場合的經驗。然而,高中最後一年,力求三連霸的松山無緣4強,在8強就鎩羽而歸,「實在差強人意,辜負大家的期望很抱歉。」已成為球隊學長的李定謀很自責,但經歷了三年的磨練,他不僅學習到團隊合作,也讓自己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加堅強。 選擇北商 首年遇震撼教育 帶著遺憾結束高中生涯,李定謀大學選擇了臺北商大,「不太可能一輩子都打籃球來賺錢,總得學個技能。」從國中以來一路就讀籃球名校的他,這時選了不一樣的路。在108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續留公開一級的北商面對多名主力球員離隊,甫上大一的李定謀獲得大量上場機會,同時立刻感受到高中和大學的強度差異,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適應,而北商最終也在戰力短缺下苦吞15敗,排名敬陪末座,遭降到公開二級。 關鍵一敗 當作難得經驗 109學年度北商在公開二級捲土重來,帶著13勝1敗的氣勢闖進16強,最終卻在8晉4關鍵之戰敗給臺大,眼睜睜地看著對手拿下睽違21年的公開一級門票,成為鎂光燈的焦點。談及此役,李定謀不甘心地說:「多少會失望,畢竟臺大全隊都是一般生,但這也代表我們準備的不夠充分。」雖然結局不盡理想,但他不感到氣餒,反而正面看待這次的失敗,「很多人是第一次打到這種『贏者晉級、輸者淘汰』的大場面,整個體育館都擠滿了人,所以不管對我還是對我的隊友來說,這次都是很棒的經驗。」李定謀樂觀說道。 化被動為主動 成為學長責任更大 北商多年來皆由體育老師兼任教練,平常給予球員很大的空間,比賽時往往交由主力球員討論戰術和走位,因此球員除了需要在場上確實執行戰術外,場下也得絞盡腦汁研擬策略,這對習慣接收指令的李定謀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他在轉換角色的過程中努力吸收養分,拋開以前被動的觀念,嘗試主動出擊,鞭策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球員。 下個賽季即將升上大三,李定謀肩負著成為學長的重責大任,首要目標依然是「重返公開一級」,他也希望自己能幫助團隊在默契和戰術上變得更好,同時協助新生快速融入球隊,更重要的是,他會把過去兩年累積的經驗轉換成進步的動力,忘記這次的失敗,率領北商在下個球季重新出發。

趙德宜面對對手毫不畏懼,奮力為球隊貢獻。攝/高霈妤
人物特寫

熱愛籃球的心不減 趙德宜勇敢追求籃球夢

從小就熱愛運動的趙德宜,尤其特愛籃球,但在大學之前的求學階段,因學校都沒有籃球隊,所以一直沒有機會能夠體驗球隊生活。但她始終勤奮自主練球,訓練和籃球之間的默契,從未放棄加入球隊的夢想,最終大學考上慈濟大學,並如願加入籃球隊,自此,趙德宜不再是一個人練球。 就讀慈濟大學英美語系三年級的趙德宜,國中時,即便教室和球場的距離很遠,但熱愛籃球的她為了投籃和運球,就算只有短短的下課十分鐘,依然跑去球場打球。儘管籃球並不是女生容易上手的運動,但趙德宜靠著勤奮不斷的自主練習並持續進步,讓她越打越有心得。 在大學以前都沒有機會能夠加入球隊,但趙德宜從未放棄這個夢想,她在高中苦練運球和非慣用手的練習,假日只要逮到機會就會去球場打球,到了大學,終於如願加入慈濟大學籃球隊,剛開始球隊練習時要求的基本動作,都因為高中的自主練習,讓自己的球感變得更好,因而增加了許多自信心。 趙德宜提到自己是個沒有自信的人,常常有能力可以得分,卻因為沒自信放棄許多大好機會,有幾次遇到低潮,教練從沒放棄她,更給她信心及鼓勵,告訴她是有能力且有責任要扛下的,趙德宜也很感謝教練總是這麼有耐心的指導,讓她在場上能夠為球隊做出貢獻。 109學年UBA大專籃球聯賽,慈濟大學在一般組預賽對上強敵佛光大學,平時都是以助攻的方式幫助球隊的趙德宜,這場比賽頻頻得分,拿下17分的高分,「那場比賽是我打過這麼多比賽以來,得最多分的一次!」最後這場趙德宜的個人里程碑之戰,慈濟大學也以66:56擊敗對手。 除了得分紀錄外,這次大專聯賽令趙德宜印象最深刻的比賽,莫過於對上致理科大,那是她們這次大專聯賽的最後一場比賽,連續打了六天,體力已經耗盡,比賽當天大家幾乎是沒力的狀態,但趙德宜與隊友並未放棄,透過團隊合作接連得分,在比賽過程中,疲累的趙德宜也不斷對自己喊話「要撐下去,最後一場要打到最後一刻,完成這個比賽!」加上家人到場支持,讓她更有動力,最終慈濟也獲得勝利,用最完美的方式為球隊與自己,在這次的大專聯賽畫下句點。 回顧本學年大專聯賽,雖然差一點就能夠進入複賽,止步預賽,不過對於第二次打大專聯賽的趙德宜來說,跟上學年相比,今年即便輸球,比分也比以前更接近,這次聯賽也讓整個球隊更加團結,趙德宜說:「因為大專聯賽是在開學後不久就開打,剛進來的大一學妹對於環境等任何方面都很陌生,但經過這一連串的比賽,球隊變得更有向心力!」 因為球隊教練也是裁判的關係,教練也很鼓勵大家去考證照,有時假日有比賽,趙德宜也負責紀錄台的工作,甚至是在校內比賽擔任裁判增加經驗,她和球隊隊友也相約去考裁判證照,她認為能夠學一些不同的事物,相對也能有所成長,用不同的角度去喜愛籃球。 「籃球對我來說曾經是生命。」但越接近出社會,趙德宜更清楚什麼事情應該要擺第一,她說:「現在籃球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朋友,一個不會離開妳的朋友,妳需要它的時候它會在,妳在做其他事情時它也不會離開妳。」

臺大女籃碩一後衛葉祐瑜(左),以一般生身份站穩先發。圖/葉祐瑜提供
人物特寫

臺大一般生葉祐瑜 闖公開一級女籃挑戰自我

108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國立臺灣大學闖進六強,寫下隊史新猷。當時,隊上的先發組合,除了有該季助攻后許庭瑜、阻攻后葉依婷,許硯筑、吳瑋茹也都是赫赫有名的HBL球星。然而,名單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她是葉祐瑜,來自北一女中的一般生。 夢想的萌芽 在高中時,葉祐瑜是「北一籃乙」的一員。北一女除了由體保生組成的甲組校隊,還有這麼一群熱愛籃球的女孩。她們會利用午休時間練習基本動作,偶爾也會跟其他乙組校隊進行友誼賽,唯一使葉祐瑜感到惋惜的,是她們無法參加正式比賽。也正因如此,經由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保送臺大大氣系的她,決定要加入臺大女籃,一圓高中時期的夢想。 然而,葉祐瑜的球隊之路,並非平步青雲。106學年,臺大靠著李慶雅、康韡䕒等主力的發揮,順利在公開二級奪冠,晉級下年度的公開一級賽事。葉祐瑜當時才大一,只能在場邊做著記錄數據的工作,並觀察著學姊們在場上的一舉一動,鮮少有上場機會。 壓力帶來成長 到了大二賽季,才出現轉機。當時,葉祐瑜被指派為新學年的副隊長,隊長則是來自HBL名校陽明高中的許硯筑。新官上任的她們,擔心球隊剛升上一級無法適應強度,便勤於帶隊練習。身擔重任,對大一球季幾乎沒有上場經驗的葉祐瑜來說,是一大考驗,「我記得那年賽季壓力很大,每場比賽前都很想吐,還有一次真的吐出來。」她坦言,當時對自己很沒信心,甚至希望隊上的比賽都不要被轉播,畏懼觀眾們的批評。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打倒葉祐瑜。為了跟上體保生隊友們,她努力加強體能,「進攻的組織跟防守的觀念,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唯一能跟體保生抗衡的方法就是練體能。」隨著賽季進行,她每個週末都會到操場做自主訓練。練球的過程中,也會主動向許硯筑、許庭瑜⋯⋯等人請教。辛苦建立的基礎,讓她在場上待了更長的時間,做出更多貢獻。賽季結束,臺大順利保級,葉祐瑜也站穩先發,信心不減反增。 四年過去,現在碩一的葉祐瑜,在一級已有49場出賽紀錄,其中只有一場不是先發。儘管生涯的場均得分4.8分,並非特別出色,但她卻找到自己在場上生存的方式。「場上沒有分體保生或一般生!」葉祐瑜強調,「只要站上場,就要專注比賽,大家都是一樣的球員。」這樣的心態,使她能夠與隊友建立良好溝通關係,雙向地交流想法,讓彼此共同成長。 學生運動員的淬煉 「臺大女籃就像一個平台,讓過去沒有機會的一般生,能跟體保生站上同一個舞台。」葉祐瑜認為,臺大女籃在全體保生的公開一級賽場裡,可以視作一個另類的存在,鼓勵著更多學生,有信心去擁抱他們的興趣。她更覺得,這支組成多元的球隊,可以讓大家都變得更好,「場上我們有問題會問體保生,到了場下要是微積分讀不懂,就換我們罩!」 然而,球場和課業終究免不了衝突,要做一個學生運動員,就必須背負相對的壓力。臺大女籃的球員們,除了有各自的課業要應付,同時又必須花時間精進球技,面對一級的高強度賽事。葉祐瑜就讀海洋研究所,出海實習一去就將近十天,都無法練球。也因此,她意識到打球跟課業的衝突難以避免,重點在於時間的安排是否恰當。論及如何兼顧兩者,球隊的教練曾郁嫻影響她很深。 曾郁嫻曾代表臺灣師大在公開一級女籃出賽,大學畢業後轉換跑道,選擇攻讀體育學博士,並致力於研究女性運動相關領域。這樣的經驗,不但可以作為隊上體保生的模範,學著適應多元的大學生活,也讓一般生更深刻了解,籃球與課業能夠同時並行。作為臺大女籃的教練,再適合不過。 由於年齡的限制,明年將是葉祐瑜的最後一個賽季。在未來,籃球將慢慢離開她生活的重心,卻仍舊是她最喜歡的興趣。她也樂於返回母校,與學妹分享經驗,發揮影響力。總括自己的學生籃球生涯,葉祐瑜沒有絲毫後悔:「加入臺大女籃是我最正確的決定。」勇於挑戰,不畫地自限,葉祐瑜在公開一級女籃正寫下獨特的故事。

元智大學徐秉豐,為元智校男籃得分後衛。圖/徐秉豐提供
人物特寫

過程大於輸贏 徐秉豐「再來就好」

就讀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四年級的徐秉豐,是元智校男籃的主力球員。 高中就讀國立陽明高中的徐秉豐,起初並未有加入籃球隊的想法,經過許多球隊朋友的說服,也看見他們都相繼在比賽上場,而陽明高中又是舉辦各大高中聯賽的場地,學校對於籃球十分關注。一年後,相較於同年紀的隊友,起步稍顯緩慢的徐秉豐,在高中二年級開始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 在105學年度高中乙組聯賽,比賽倒數35秒、與對手差距5分的情況下,徐秉豐一口氣進了7分,與球隊反敗為勝。徐秉豐說:「當時大家都以為要輸了,結果很莫名其妙的逆轉了,大家很看重這場比賽,也是高中最後一個大型賽事,就好像在給我們最後一次機會。」 徐秉豐在高中階段遇到一位亦師亦友的貴人——陽明高中籃球隊教練羅子翔。徐秉豐說:「羅教練對我就像朋友般的存在,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跟他說,他也都用朋友的角度給我建議,不會有上對下的距離感。就像我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會在背後支持我。」 甫進入大學階段,徐秉豐大一時期鮮少有上場表現的機會,已經抱著這一年都將在板凳上度過的他,還是配合著校隊的訓練,剛好遇到學長受傷,使他有替補上場的機會。他在大一後期漸漸成為校隊的主力球員,慢慢找回信心,在球場上一展長才。對一般球員急著想發揮自己的能力來說,徐秉豐有著「場場都是先發」的稱號,但他不把先發看的這麼重要,反而覺得若有更好的人選能在場上做最大的發揮,才是球隊存在的意義。 徐秉豐多數時間也扮演著教練與選手間的橋樑,他笑稱:「我走心靈路線。大學大家想法多元,不像高中,教練說什麼就做什麼。籃球是一個重視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大家比賽都是為了贏球,而不是只是力求上場,教練這個位置也很為難,他安排每個人在那個位置,一定有他的意義,當然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上場,而是要讓上場的人有所發揮。」 今年將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徐秉豐,大學階段頂著先發的壓力與熱愛籃球的心,問起籃球帶給他最大的魅力,他說:「可以把很多人牽連在一起,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努力吧。」他也說道:「年紀越大,越覺得輸贏不是這麼重要,而是大家滿不滿意這個過程,如果過程大家不愉快,那也沒有必要贏這場球。」在指導學弟上,徐秉豐總是和學弟說:「沒事,再來就好。」他不要求學弟進攻要多厲害,因為每個人程度都不一樣,但他希望大家每一球都能盡力防守,不要為了進攻,節省防守的體力;不要因為一場球打不好,而放棄自己,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及把握每次上場的機會。 誤打誤撞踏上的籃球路,徐秉豐總是說:「如果有更好的人可以代替我,有更好的發揮在比賽上,那我不是先發也無妨。」他不力求表現,儘管只是替補上場都能看到他沉穩住比賽的風範,以他謙虛的個性及成熟的心態,繼續寫下他的籃球歷程。

王泠勻代表東吳女子籃球隊參加今年度UBA。圖/王泠勻提供
人物特寫

斜槓才女 王泠勻不放棄的校隊夢

「教練我想打籃球 。」這句來自日本經典動畫灌籃高手的語錄,勾勒出無數球員們的心聲,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男生,在臺灣也越來越多女生喜愛籃球,但在夢想的道路中,並非每個人都是一蹴可幾,同時因為課業壓力或現實層面考量,而就此放棄籃球。 目前就讀於東吳大學社工所碩一的王泠勻,除了學生的身分外,目前也在醫院擔任精神科社工,協助院內處理家庭及經濟議題,與深度的個案分析,同時也是東吳女子籃球隊的一員,代表學校出征今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女子組的比賽。 王泠勻其實從小便與運動建立緣分,從她有記憶以來,舞蹈便是她的專長,小學時也曾接觸排球與直排輪,至於籃球,則緣自於高中時一場美麗的邂逅,她憶起當年在選擇社團時,不假思索地選擇籃球社,正式上課時才發現到全班60位同學,居然只有一位女生,沒有退路的她,只好開始慢慢認識籃球,並且與男生一同訓練籃球的基本動作,一段時間後甚至成為了籃球隊的球經,升到大學後,本想加入籃球隊的她,由於課業及社團沉重的壓力,迫使她只好忍痛割愛這個難得的機會,但為了延續自己的籃球夢,她選擇加入系隊,在大三時擔任隊長一職,同時更加了解球場上的戰術與觀念,並且率隊稱霸大社盃籃球賽。 「大學畢業後,我每周固定會去街頭籃球場打球。」王泠勻在這段時間不只磨練自己的球技,同時也結交許多過往待過校隊的球友,在與他們的交流中,逐漸發現自己對校隊的渴望。工作一段時間後,剛好因為職務的輪調,使她得以報考東吳社工所,確定考上後,第一件事情便是把校隊的申請單送到總教練的手中,也終於達成了她長久以來的夢想。 進入校隊後,王泠勻表示,雖然達成夢想很開心,但由於自認為並非天才型的球員,加上校隊的訓練是以往系隊的三倍重,同時她與一般學生籃球員不同的是,白天她還必須工作與兼顧研究所的課程,因此在初期進球隊時,常常晚上練球時感到力不從心。但她始終沒有放棄籃球,因為她深信作為一個運動員,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情就不該輕言放棄,而她也笑談如何有效地兼顧三者,她認為:「犧牲玩樂的時間是必須的。」且將打球與練球視為一種嚴謹的消遣,由於她本身的工作對心理負擔較大,透過打球可以平衡心靈,同時成為宣洩情緒的窗口,一舉兩得。 憶起這段追夢的過程,王泠勻說:「最感謝我們的總教練-吳慧芳。」畢業後,王泠勻蠻常回到母校看學妹們打球,在炎熱地太陽下教練也會親自到場邊,不吝設地給予支持與鼓勵,因為教練認為「女生打籃球是全世界最美麗的風景」,這股熱情重新點燃她想進入女籃的決心。

曾英率領成大闖入全國賽。攝/潘君綺
人物特寫

跨越大專聯賽三層級 曾英的「執籃路」

「如果把大專聯賽三個層級形容成賽車比賽,在甲一就是看不到車尾燈,甲二就是我看的到車尾燈,而且我知道有一天我追得上他,在一般組我可以跟他並駕齊驅,甚至可以開始思考戰略如何攻擊對方。」在國立臺灣大學經歷過公開一二級,延續至國立成功大學讀研究所,建立起一般組女籃連結的曾英這麼評斷各層級的比賽。 非科班出身 無畏挑戰報考北一女球隊 自從小五被同學找去打球後,曾英就對籃球樂此不疲,有好一段時間除了讀書,剩餘的時間就是與朋友在球場上奔馳。就讀籃球名校七賢國中的她僅是一般生,多少耳聞籃球隊創下的佳績,與朋友玩票性質的打著籃球,竟也逐漸燃燒心中的小宇宙。 「當時就想說去考考北一女的籃球隊。」考完基測後,曾英對家人提出了想法,因緣際會下也參與七賢籃球隊兩個禮拜的訓練。然對於非科班出身的曾英,要與一群體保生競爭仍太困難,落榜並不意外,所幸基測成績還能讓她上高雄女中。 以讀書為重的高雄女中,在曾英進去的幾年前,校隊的運作就已停止,唯一能接觸籃球的就是「籃球社」。而讓曾英看見曙光的是每年以校為名義參加高雄體促盃的比賽,高一看著學姊參加,高二當上幹部,滿懷期待去滿懷期待去詢問原教練是否有意願再帶隊,卻被拒絕,曾英的沮喪與不解也達到最高點,所幸隨著球社訓練,也奠定不少籃球的觀念與基礎,到了高三下定決心讀書時,教練答應帶隊了,在課業與籃球之間掙扎的她,仍選擇了完成自己小小的夢想。很幸運的,那年除了在體促盃拿到亞軍,學測也成功申請上臺灣大學,早就瞄準臺大女籃的她,學測考完也不閒著,找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女籃提前適應所謂校隊的訓練。 黃金時間一分鐘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 加入臺大校女籃後,曾英的籃球視野隨之變寬,見識與體保生的差距,大一那年,球隊還在二級,面臨傷兵潮也讓她獲得不少上場機會。大二補進體保生許硯筑、葉芷伶和許庭瑜,以及原本就在隊上的康韡嘉和李慶雅,曾英的上場時間被壓縮,也讓曾英在心態上有些消極,體能隨著賽期那幾天沒有練球而下降,「記得有一場,教練突然讓我打了15分鐘,我下來後喘得要死,那場打完我就下定決心,不管有沒有上場,都要做好準備。」因此,沒有上場比賽的那幾天,檢討完曾英會去間歇跑維持體能。臺大女籃不負眾望拿到隊史首冠,挺進公開一級。 「上場後只給你一分鐘,搞清楚場上發生狀況,一切都快到無法思考,所以只能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球隊升上一級,身為一般生的曾英體驗越級打怪,然要打怪也要有機會上場,臺大在一級的環境中掙扎生存,調度自然也越保守。偶爾上場的一分鐘,戲稱為「垃圾時間」,對曾英來說卻是寶貴的「黃金時間」,練習與上場時間不成正比,更讓讓曾英興起放棄的念頭。 「有時候想自己是不是沒有資格繼續待著了,但是回頭想起高中,是多麼想要在這裡,在這裡練球是多開心的事,對我來說會加入球隊,從來就不是因為比賽,是因為喜歡練球、喜歡進步。」曾英在臺大校女籃待滿了四年,自主訓練和晨投也不馬虎。兩年的一級體驗上場時間38分鐘,不到一場40分鐘比賽的時間,也帶點在一級未完成field goal的遺憾,曾英仍帶著熱情前往下一個階段。 秉持理念 創立成大一般組 「我想要在一個可以讓我進步的層級。」得知考上成大研究所的那刻,曾英與臺大隊友徐婕庭便開啟了「創立一般組」的道路,兩人利用各種管道聯絡到成大公開一級林欣仕教練,並下臺南與其討論想法。然找齊球員與教練仍是一條艱辛的道路,開學第一週兩人到成大球場當起球探,好不容易在大專盃報名截止日湊齊隊員,且找到願意帶隊的教練。 雖然近兩年的成績都是全國首輪遊,然秉持著「希望讓每個肯努力肯為籃球付出 的人都能有機會上場」,曾英與徐婕庭身為隊上大學姐,努力做到讓每個球員都能在場上享受籃球的魅力,隊上也從第一年倚重兩人得分,到今年得分能夠多點開花,才是在成大創立一般組最大的收獲。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曾英人生的每一個選擇,總伴隨著籃球的熱愛與執著,她近似瘋狂的投入籃球,而看著她深陷其中的朋友,正也親眼見證了她的「執籃路」。

臺東大學體育系張元齊。圖/張元齊提供
人物特寫

從失去中獲得 張元齊不放棄的籃球路

109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二級預賽中,對高苑科技大學單場拿下18分高分的張元齊,目前就讀國立臺東大學體育系二年級,是隊上外型俊俏的得分後衛。 國小三年級的張元齊,因為覺得小時玩伴籃球打得比他好,在他不服輸的個性下,就這樣誤打誤撞開啟他的籃球路。國中本來想考體育班,在家人不太支持的情況下,張元齊偷偷準備著,不料不小心摔斷了左手,而作罷。看似跌跌撞撞的籃球路,卻在高中時,大放異彩。擔任兩年半的大溪高中男籃副隊長,場上威風凜凜,場下幽默風趣,不管贏了比賽,或輸了比賽,他總會凝聚大家的士氣,繼續向前邁進。大溪高中籃球隊在張元齊的帶領下,於106學年度及108學年度高中乙組聯賽皆打進16強,創下隊史最佳紀錄。 談到最喜歡的教練,張元齊毫不猶豫地提起大溪高中男籃教練林怡君。他說:「教練就像朋友般的存在,可以跟大家談心、聊天,沒有威嚴,更沒有高高在上的樣子。」在一次的比賽中,林怡君教練對張元齊說:「你得這麼多分,輸了比賽,這樣有意義嗎?」儘管有得分壓力,但教練更想告訴張元齊的是要相信隊友、願意分享球,不要讓自己這麼辛苦,勝利是大家的,只要信任彼此,球隊會一起拿下。張元齊也把這個信念延續下去,帶到每次的比賽中。 而後張元齊以學測一般生考取臺東大學體育系,對大學新鮮人的他來說,打球好像變得不是這麼特別,時常讓他覺得沒有打球的動力,讓他想放棄籃球。離開籃球後,他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卻發現自己離喜歡的東西好遠,張元齊說:「我沒有辦法想像沒有籃球的生活,我應該會過得像一個廢物。」他用半年的時間,漸漸找回自己。在回歸球場後,張元齊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能力,從以往搶分的角色,轉為能攻能守,能傳能打的「工具人」。 在109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中,臺東大學從預賽中脫穎而出,更在複賽寫下兩勝的紀錄,張元齊是陣中不可或缺的人之一。臺東大學儘管面臨經費不足、學長都畢業,他們仍不放棄、無所畏懼,與今年打進公開一級的臺灣大學僅有10分之差。 最後兩年的大學,張元齊期望能帶領球隊打進UBA大專籃球聯賽複賽16強,他說:「大學再怎麼打也只剩兩年的時間,沒有意外我就是會繼續打下去。」憑著他努力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將會帶領臺東大學寫下更多輝煌成績。

臺灣大學暌違21年再度登上一級舞台。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睽違21年再戰一級 臺大男籃全一般生的勝利哲學

那晚,這群大男孩圓了21年來眾所盼望的夢。這支全一般生的球隊,不開獨招、沒有體專生,這群喜愛籃球、熱血打球的學霸,卻一舉登上一級舞台,創造經典戰役,隊長許致銓說:「 我們做了一件『Bigger than us』的事!」109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臺大在公開男二級預賽以6勝1敗、分組第二打入16強,先以精彩逆轉一分差勝交通大學,再以三分差險勝臺北商大晉級四強,下季晉升一級。隨後敗給強敵萬能科大,在季軍戰以70:64擊敗臺中科大,成為本賽季男二級季軍。 距離上次登上一級舞台已是21年前。87學年度臺大榮獲男二級殿軍,隔年88學年度以一級第九名作收。當先前學長創造歷史時,這一群大男孩,都還只是個懵懂的小孩。20年後的今天,他們已經連續三年都在四強大門前止步,本屆打破魔咒順利晉級,而下屆究竟能不夠再創隊史最佳,值得關注。 談到今年同樣闖進八強時的心情,球員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放下勝負、不想著贏。許致銓談到賽前有幾個學長是這麼對大家說的:「不會贏啦!放開來打最重要!」越不想著勝利,成功從而到手。 面對北商關鍵戰役,飆出五計三分球的謝長霖,回想打八強賽的前幾小時,騎機車載著今年報銷的張建爾並對他說:「如果我這場投五個三分球,我們是不是就一定會贏?」除此之外,他描述賽中投進第三個三分球,逼得對方叫暫停時:「平常對我蠻兇的連潔琳學長衝過來抱我、摸我的頭,那種被認可的時刻是美好的。很感謝以前的學長們,我們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上,沒有他們之前的努力就不會有臺大男籃今日的成功。」 「看到隔壁不認識的同學在看YouTuber拍我們進一級的影片,還有在路上遇到陌生同學穿著我們的隊T,喊我的名字恭喜我們,才意識到,真的晉級一級舞台這個事實。」決定繼續攻讀臺大研究所的陳威樺,一直到回學校才感受到這份震撼,晉級對他們來說,並不只是男籃的事,臺大全體對籃球充滿熱情的每一個人,同樣都感受到這份喜悅。 勝利的背後,除了球員們的努力、球經組的無悔付出和教練團的教誨。「數據分析團隊」在背後默默付出是臺大男籃心中的無名英雄。這個團隊自朱永弘老師、楊致寬教練創下,全員都是球員以外的同學擔任,進行數據記錄、影片剪輯、檢討報告等工作。 最特別的是,數據團隊中有多位甚至不是臺大的學生。有來自東吳法律系已考取律師執照的學長、北醫藥學系已通過藥師國考的同學、清大計財系的學長全都是帶著熱情自願加入。投入的精神也一點都不輸球員,時常剪輯影片到三更半夜,積極搜集敵情、分析戰術,對於今年的勝利,他們絕對功不可沒。 隊長許致銓認為「薪火相傳」最能代表臺大男籃的球隊文化。陣中碩二大學長吳天友、四年級的王允忠,明年都將離開球隊,談到這些日子以來的感言,他們都非常感謝曾經教導自己的隊友、學長,儘管那個人與自己年齡相仿,就算學到的只是件小事,也能成為生命中的一大助力。吳天友回憶大一的某天半夜,學長和他一起投籃,向他分享球場上的經驗,也毫無保留地說出對他的建議。從那刻起,吳天友期許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學長,他說:「現在回頭看,我應該有做到吧?」因為受到隊友的幫助,而也把這份心力傳承下去,這就是屬於他們的球隊文化。 隊中成員來自各系,從牙醫系、電機系到材料系等,時間分配成了臺大男籃的必修學分。熬夜唸書、徹夜做作業、加上清晨訓練等種種挑戰,都考驗著每一個球員,而他們不失職。不一定要是臺大學生,也不一定要踏上最高殿堂,但臺大男籃的自律絕對值得學習。 不是球員們不在乎輸贏,而是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已經學會用一樣的心態面對。隊上的精神領袖王允忠談及:「因為我們沒有大意的本錢。我想這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可以用努力、努力、再努力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沒有得失心、沒有沮喪,只有「不能懈怠」。 展望明年的一級舞台,勢必得面對其他一級球隊不斷招兵買馬的風潮,是否改變訓練模式,還得待教練團決定。不變的是,銅牆鐵壁般的防守、鞏固籃板,這兩項今年取勝的關鍵,球員們仍會再加強,不以此而滿。許致銓認為,防守是籃球場上最不需要天份、最不會失常的,面對更高一級的舞台,勢必得將自己的優勢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