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聽力障礙 聽奧國手郭峻成挑戰一般組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我能做的就只有把每件事做好。」天生左耳聽力缺損,臺北市立大學郭峻成並不怨天尤人,反勇於克服障礙,除了自小加入一般籃球隊,近年他更入選中華隊,參與聽障奧運。因為勇敢、因為不服輸,他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籃球路。 「籃球是我的精神寄託。」國小起加入籃球隊,郭峻成心中有著對籃球的熱愛,但因為聽力問題,他遇到不少困難,如比賽中聽不到教練跟隊友的提醒,只能一直往球員席看,郭峻成說:「我不知道那麼做對不對,加上我比較沒自信,有時侯會猶豫,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讓別人安心的人。」 一路以來,郭峻成的家人非常支持他。聽障男籃在板橋培訓,高中時家住嘉義的郭峻成得北上訓練,他坦言曾想放棄,不只因為交通考慮,也因為家人。他說:「媽媽上班7天只休1天,但那天她都跑來看我,我不想成為她的負擔。」 來往兩地多少不便,但郭峻成的家人仍然希望他能堅持下去。高中畢業後,郭峻成通過聽障特考,考上父母親的母校—前身為臺北體院的北市大,成為運動健康學系的新生。而他也持續參與聽障男籃,以中華隊的身分參與了日本冠軍盃和2017年土耳其聽障奧運。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參加國際賽學到很多,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郭峻成提到,聽障男籃裡除了一位同輩,其餘都是年紀稍大的前輩,剛開始不太習慣該如何相處,幸好隨著時間找到共處模式,他笑說:「我在裡面聽力算好的,但還是容易有小誤會,不過整體氣氛還是很好,希望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 「我不敢想像也很難想像,不能打球我還能幹嘛?」郭峻成說,因為籃球,他擁有更多難能可貴的經歷,也因為籃球,他認識很多好的學長與教練。在北市大一般組男籃,大一的郭峻成就有不少上場機會,但他坦言,自己有時會跟不上隊友,不過學長與教練都體諒他的情形,適時提醒之餘也常跟他討論。 脫下球衣,郭峻成也想和一般學生一樣享受大學生活,他說:「我希望自己可以多方嘗試,更重要的是在這四年學好如何跟別人溝通。」

神隊友加持 成熊翊廷前進動力
來自文化女排的熊翊廷,是高中才接觸排球的一般生,起初對排球的認識僅有「打了手會痛」的印象,後來逐漸掌握要領後才享受在其中;除了一般生以外,文化女排亦有體保生的加入,尤其是球星陳怡如及隊長王昱蓉,兩人戰力極高,但熊翊廷談到隊上的神隊友,沒有過度的依賴,反而多了一分增強實力的動力。 熊翊廷進入文化大學後加入排球校隊,但賽季亦是校內期中考期,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時間管理是她第一個學會的課題;另一方面則有腳踝舊傷持續困擾著,場上基本的動作就會帶來疼痛,許多動作都因此受到限制,因此她學會觀察球隊所需轉換打法,並在其餘不足之處多下苦工。 熊翊廷:「 排球是團體的,不是個人的。」 有在關注排球的觀眾對陳怡如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因選擇文化大學博士班繼續進修,進而在本季加入文化女排,熊翊廷面對如此明星級的隊友,直呼學姊陳怡如實力強大!但她認為即使林怡如的加入為文化打了一劑強心針,仍不能單靠神隊友,還是必須增加自身實力,不拖累她口中的怡如姐。 就讀碩士班的王昱蓉則和熊翊廷相差三屆,但兩人的好感情不受此影響,從高中聯賽強權中山工商畢業的她,實力不在話下,身為隊上得分王,不吝傳授功力給隊友,加上兩人時常相互討論球技,一路帶給熊翊廷許多成長。 即便陣容堅強,但本季預賽文化打的跌跌撞撞,籤運不佳的情況下場場都是硬仗,球隊本身則有慢熱以及被逆轉時的信心維持等問題,所幸最終仍是驚險晉級,而談到今年目標,熊翊廷不諱言:「爭取四強!」。 而對於球隊選擇參加公開二級而非一般組,她認為兩個級別確實有實力差,選擇挑戰較高強度的公開二級,和與神隊友並肩作戰有異曲同工之妙,更能發現不足的地方,並針對不足之處,再持續的前進。
排球素人東海 挑戰公開二八強
106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預賽甫圓滿落幕,東海大學男子排球隊以分組第三之姿,再戰下學期複賽賽程,最高殿堂的決賽近在咫尺,誓言搶下隊上公開二級前八強,揮別去年預賽就遭淘汰的遺憾,強大的企圖心不容小覷。 30年歷史的東海男排全由一般生組成,每年卻以越戰越強的團隊精神衝擊以體保生為主體的公開二級領域,打出「先天不良,後天不失調」的口號,苦練基本功,並且注重團隊合作,盼望能在高強度層級下闖出一片天。 「教練與隊員齊心,其利斷金」,教練由同是東海男排畢業的大學長宋穎盈擔下重任,最特別的是教練會與隊員們一同跑操場練體能,教練宋穎盈強調:「要製造與隊員一起成長的氛圍,衝向目標絕非一個人的事情。」上下一條心的態度是東海男排的秘密武器。 去(105)年當家舉球員吳宏元畢業,面臨無人承接舉球重任的困境,教練宋穎盈毅然決然讓楊尚旻由主攻手轉戰舉球員,已披上東海男排戰袍五年的老大哥楊尚旻,對於球場經驗與狀況相對敏銳,訓練僅僅不到半年,楊尚旻就替東海男排舉上了大專聯賽複賽之路,是東海男排預賽穩定發揮的關鍵樞紐。另外東海男排的得分之鑰林瑜昇,高中曾是甲組球員,擁有扎實的排球底子,以及排球場上的老道經驗,加上184公分的優良身材,球技自然不再話下,可以說是東海男排的鎮隊之寶。 「123,重團隊,守紀律,永不放棄」東海男排的座右銘深深烙印在每位隊員心中,面對迎面而來的強敵,東海男排背水一戰,力求拿出非凡的團隊精神,全力搶下公開二級前八強寶座。

草根態度打出名堂 他是唐偉傑
「奮力一戰,毫不保留」來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唐偉傑說,由一般生組成的籃球隊比起其他公開二級球隊格外辛苦,今年闖進久違的排名賽,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小時候一群人追著一顆籃球跑,長大後一群人朝著一個夢想追」,2015年暑假唐偉傑入選打出名堂訓練營最佳五人,來自雲林的他走出不平凡的籃球路,從台灣移地北京特訓那一刻開始唐偉傑不再是陌生的名字,而是鄉下熱愛籃球孩子們堅持夢想的標竿。 享受籃球,熱血青春 在高中以前,唐偉傑未將籃球當成未來志向直到進入校隊開啟籃球視野,起初連登入聯賽的資格都沒有,卻沒因此澆熄對籃球的渴望,夜晚球場上總能看見他身影,利用閒暇時間緊抓學長提問,他說:「機會是留給隨時準備好的人」。 在高三面臨課業壓力重、同屆隊友退隊;而他選擇一肩扛起隊長職務,以家人為帶隊核心不但嚴格要求自己場上表現,聯賽裡更以成穩態度引領學弟拿下好成績,帶人帶心謙虛的態度展現領袖風範,成為斗高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充滿驚奇 唐偉傑走在籃球路上謹記阿公那段話「做你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最好」,身為一般生決定報考術科,進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系往更高的籃球殿堂邁進。 但比賽狀況不如預期,身材與身體對抗性皆無法負荷公開組高強度賽事,不斷摸索與改變終究無法上場為球隊效力,這樣的無力感讓他產生放棄籃球轉換跑道的念頭。 打出名堂,換你上場 灰心喪志的日子裡,唐偉傑意外看見打出名堂活動抱持嘗試的心態錄製影片,幸運入選30人,經過訓練後爭取培訓資格。 回憶過往時,他靦腆笑著像做了一場夢,第一次出國、第一次與不同國家球員切磋、接觸不一樣的美式訓練,雖然最終沒能晉級,心理不免失落但仍帶著滿滿收穫回台繼續他的籃球夢。 回饋母校,傳承技術 回台後,籃球這條路唐偉傑心裡多了份感恩,隔年暑假接到母校東明國中成立籃球隊消息對他來說不可思議,經過老師邀約,唐偉傑義不容辭地答應。 決定以Dream Big為理念,以熱血素人球員不忘夢想初衷為核心,在母校舉辦一日籃球訓練營,靜態經驗傳承,動態技術指導,孩子們渴望的眼神積極的態度深深觸動了他,表示未來有機會將延續分享的精神回饋基層籃球。 秉持堅持精神,奮力到最後一刻 大專聯賽將近,唐偉傑利用暑假回母校自主訓練,發現腳有些狀況診斷出疲勞性骨折,「比起疼痛更擔心不能出賽,但這也是運動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偉傑堅定說著。 轉換心態調整節奏,將快速進攻轉為外線射手減少在場上的衝撞,利用更多時間加強球感訓練、積極復健,盼以最短期間恢復最佳狀態,最終幸運的與隊友攜手闖進排名賽,他激昂的表示等這一刻等了4年。 籃球與家人是我一輩子的夢想 唐偉傑語氣堅定而溫柔說著這條路上受到貴人幫助才能走得久看得遠,特別感謝Nike打出名堂負責人Tindy姐,知道他有個夢想「希望阿公親眼看到他在球場上奔馳的樣子」,在Kobe Bryant打出名堂籃球訓練營中,特別安排阿公與家人北上看他打球,回憶那天阿公引以為傲的笑容,將成一輩子追球籃球的動力,採訪中他眼神透露著家人與籃球的重要。 拾起激昂的心情,沈穩的面對未來 「只要你夠努力,就會被看見」,唐偉傑以自身經驗鼓勵非公開組球員。談起畢業後規劃,盼自己除了經營假日籃球俱樂部外,希望結合過去學生時代所學的技術指導校隊,將自己籃球路走得更寬、更廣,對於基層籃球謙虛表示先充實好自己再繼續回饋與推廣。 期待未來唐偉傑能延續草根態度,闖出更多自己的故事,讓更多基層球員被看見。

李興國記取世大運遺憾 望續師大連霸之路
2017年夏天是臺灣男排的國際賽旺季,從5月的亞洲U23排球錦標賽到8月的臺北世大運,目前就讀臺灣師大的李興國接連入選國家隊,其中更在第二屆U23亞洲錦標賽中獲選最佳中間手,唯獨缺席臺北世大運的選手名單中,獲得成人隊的肯定後,卻在學生排球的結尾,無法站上世大運的舞台,無疑是個遺憾。 李興國說:「世大運是2017年臺灣很重要的一場賽事,沒入選失望難免,但相信教練團有戰術上的考量,我需要再加強不足的地方。」對於入選成人隊的肯定,他則表示是因「戰神」王明浚因傷休養,自己才替補進副攻手的位置,並不因此自滿,在經歷世大運的落選之後,更讓他直言「還需要再加強」。 身上阿美族及噶瑪蘭族血統各半的李興國,國小五年級時就已長到170公分,加上活潑好動的個性,便加入明湖國小排球隊,國中就讀明湖國中,高中則進入東方工商,並曾獲得HVL(高中排球聯賽)最佳得分球員的殊榮,高三那年外界更看好東方打進冠軍賽,卻意外在六強時敗給內湖高中,遺憾以第六名坐收。 大學階段加入了公開一級霸主臺師大,因球隊陣容考量,原先主打副攻手的他必須改打快攻手,中間有一段漫長的撞牆期,面對到屢屢和舉球員搭配不上的問題,因和陣中快攻好手劉鴻杰為室友,透過和學長請益及不斷練習,最終才獲得改善。 上季臺師大男排在公開一級完成眾所矚目的十連霸,對於這項霸業李興國多少感受到壓力,但今年晉升大四學長的他轉換心態,以自己的最後一年不留遺憾的想法,期望大學四年來的成績和背號皆能始終如一:以8號球衣拿下冠軍。 本季預賽已戰五場,李興國認為團隊一切還算順利,透過賽後檢討,隔日的比賽大家都更加謹慎,盼能將失誤降至最低;個人部分還能將和舉球員的搭配多加練習,將連霸之路準備的更完善。 在臺師大的任務結束後,李興國計畫將入伍當兵,屆時或許會在企業聯賽中以國訓隊的球衣和大家見面,未來以排球教練為目標的他,還有漫長的排球路要走,而臺師大漫長的連霸之路,也還在繼續。

吳瑞華的排球哲學—「堅持」
北市大女排在大專排球聯賽公開組中名聲顯赫,但其實校內有另一支在一般組奮鬥的隊伍,而吳瑞華正是參加一般組的排球隊。在大學前沒有經過正式訓練的她,因就讀臺南女中時校內排球風氣盛行,讓她培養出對排球的興趣,大一時壓根不知道校內的排球社團即為校隊,抱持著對排球的熱情及「不想再只有讀書」的心態,便加入了球隊。 「從大一什麼都不會、大二被輪換上場、大三成為先發、到大四能被教練寄託期待和信任。」,這是吳瑞華大學四年打排球的縮影,促使她堅持下去的,除了對排球的熱情,就是不斷進步的自己。吳瑞華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身體素質,甚至起步的時間較他人晚了一些,但這似乎不對她造成阻礙,大一從基本的對牆練習開始,一路腳踏實地的前進,成就了現在擔任球隊要角之一的她,而這些成長,她比任何人都感受深刻。 「只要一受傷就只能坐在旁邊看大家練球,真的很痛苦!」吳瑞華這麼說,在大二時不幸遇上排球選手的宿敵:腳踝扭傷,雖然能靠著休養及復健康復,但舊傷的二度及三度受傷,讓她多次在場邊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了傷勢困擾,與隊友的磨合問題加上想太多的個性,讓她在大三下時面臨了心理層面的低潮,原先享受打球的感覺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不快樂,甚至曾經一度萌生退隊的念頭,所幸靠著心態的調適,並在增強球技的同時也增加了自信,重拾過去打排球的快樂。 本季北市大一般組女排在預賽中與弘光科大的對戰中意外敗下陣來,三勝兩敗的成績無緣晉級,對於球隊處於換血狀態,吳瑞華認為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且比賽過程中的環抱喊聲團結感更勝練習,但個人抗壓性仍須加強,越到關鍵時刻越擔心攻擊失誤帶來失分,因而打的趨於保守。而大專聯賽部分已告一段落,她僅能把握其餘盃賽的機會,盼能再加強自我技術及抗壓性,以勇敢和享受的心,打一場沒有遺憾的球。

獨立自主 嘉大棒球展現潛力
嘉義大學已經擁有了公開一級的棒球隊,對於喜歡打棒球的一般生來說,進到由體保生組成的公開組棒球隊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為了能朝棒球夢更進一步,嘉大終於在101年創立了一般組棒球隊,打破了只有體保生能打校隊的限制,讓擁有棒球熱情的同學們能一同進來練球。學長們建立帶隊傳統,並且在沒有教練的環境下,依舊打下不少好成績,可以看出嘉大球員們的實力與自制力。在今(106)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預賽一般組以2勝1敗作收,順利晉級複賽。 嘉大一般組棒球隊僅創立五年,戰績就十分亮眼,在104年度與106年度大專聯賽雙雙進入複賽;於104年暑假中正大學旭球盃中,隊員林聖恩拿下此盃賽的打擊MVP;並在105年飛躍盃嘉大棒球以7:9兩分之差敗給公開二級的高雄師範大學棒球隊,此役比數相當接近,不難見證嘉大棒球的韌性與潛力。 隊長潘政毓表示:「未來球隊人數若能再更多,最好能多到分成兩隊打隊內賽。」如此一來便能有更多比賽練習經驗,使球隊練球更有效率,不必再依賴與他校進行友誼賽。隊長潘政毓希望球隊每位隊員打擊和守備能力都能訓練到公開級的水準,若能把握場上基本功,他相信前進大專聯賽16強不是困難。 嘉大棒球一直都沒有教練在帶隊,以往都是身為幹部的學長們在支撐球隊,傳承可以說是嘉大棒球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希望往後我們能夠讓球隊更有活力更有凝聚力!」副隊長盧羽倫這樣說,如果一支球隊能有堅強的凝聚力,隊員們彼此就是彼此的靠山,再累再苦的練球及賽程,都能一路挺過去,創下更多歷史佳績。 有些比賽,例如飛躍盃,規定必須要有教練到場才能報名比賽,由於嘉大棒球沒有教練的關係,導致他們需要花時間找有教練證的人來幫忙站教練的位子,隊長潘政毓說:「鼓勵有意願參加教練講習的隊員去報名,將來就能球員兼教練。」這樣的方式能避免嘉大棒球丟失往後打盃賽的機會,也能增加球員的多元性。 聊到球隊發生的趣事,隊長潘政毓就笑著說:「有次我們假借練球的名義,秘密籌劃幫前隊長慶生,趁他出去裝水時我們躲在社辦,然後再拿蛋糕出來給他驚喜,最後再用刮鬍泡伺候。」可以看出隊員們不只在球場上打拼,私下的感情也能很親近,這就是隊員們對於這球隊歸屬感的來源,像是一個大家庭般充滿了歡笑。 「隊上有個碩班大學長是文化大學棒球隊畢業的吳宗翰學長,打擊及外野守備能力都很強,他今(106)年預賽和排名賽打擊率高達8成89,也打了隊史首轟,是今年打進複賽的一大功臣。」隊長潘政毓這樣述說了隊上的傳奇人物,大哥級的吳宗翰也常常利用之前在文化棒球的打球經驗,來給予隊員們正確的觀念,從幫助隊員調整打擊姿勢,到傳承球場上的應變經驗,吳宗翰都不吝的交給隊員們,是嘉大棒球如魚得水的關鍵人物。 「希望三月份的大專聯賽複賽能打好!」這是嘉大棒球近期的目標,在沒有教練的督促下,隊員們更是提高自我要求,持續在大專棒球路上揮出屬於他們的努力。

相信態度的感染力 陳怡如投身文化帶頭拼
幫助臺灣師大成功六連后的「大眼妹」陳怡如,從臺灣師大碩班畢業後,去年專心在臺北世大運培訓隊,今年九月結束哈薩克世錦賽後,陳怡如從國家隊退役,投身文化大學運動教練博士班。再度重返大專聯賽舞台,生涯首次打公開二級比賽,不僅對陳怡如而言是全新體驗,也為文化大學這支一般生、體保生夾雜的球隊激起化學變化。 文化大學校內只有一支女子排球隊,這支公開二級女排夾雜體保、一般生,原以一般生為主,後加入體保生,王敏憲教練讓球員自行選擇是否要報名公開組比賽,因隊員也想往更高層級挑戰,因而開始報名公開二級賽事。 「他的加入帶給我們正向的能量!」王敏憲教練多持開放態度,談及陳怡如擔任助教並入隊參賽,表示從陳怡如入隊之初就未強迫她參賽,陳怡如在權衡之後決定身兼教練、球員兩職,王敏憲教練說:「轉職教練這段路程是身為一個職業球員必經的過程,我希望能用我的經驗輔助她,幫助她更快步上教練這條軌道。」 陳怡如首次參加公開二級比賽,認為一、二級球員無論品行、態度都很好,主要差別在於基本功,過去多在輪轉至後排時便會下場,少有接發球機會,預賽四戰打滿全場,陳怡如笑說:「真的是全新體驗,好險平常教練在教有在聽,對於觀念了解加上練習,目前銜接沒有問題!」 同時擔任球員、助教,陳怡如在教學上看得更透徹,發現文化學妹在場上攻勢來回多波後防守站位開始混亂,退位不確實。帶隊時注重防守觀念,主張「教練建構觀念,球員詢問問題」,期望雙向溝通,教學相長,陳怡如說:「不是我來就一定會贏,要一起變得更好!」 文化在預賽四戰雖只搶下一勝,驚險晉級,但比賽中可看到陳怡如多次飛身救球,奮力撲接,文化球員大多自信心不足,陳怡如打出拼勁帶頭拼,「我相信拼勁和態度絕對是會感染的!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現有的能力Push她們,把好的東西帶給她們。」 「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會累!」身兼球員、教練還有博士班課務,陳怡如享受其中不喊累,認為因身兼多職反而更能將各方面知識結合、串連,希望能將球技、教學、學術理論結合起來,嘗試融合期待產生改變,碰撞出新火花。

「暨」續前進 暨大女排再創巔峰
有全台海拔最高學府之稱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99年創立女子排球校隊。創隊教練邱東貴當時在校內排球場觀察到暨大的排球風氣相當優良,又因暨大女生比例較高,毅然決然創立了女子排球隊。隊員皆為一般生,卻有比公開組還強的決心,每位隊員都格外認真的學習,希望能讓自己的球技越發進步。教練專注於扎實的訓練,對於成績並不強求,造就了暨大女排堅若磐石的基本功。 僅創隊兩個月,當時教練馬上讓首屆球員參加大專比賽最高殿堂UVL大專排球聯賽,由於當時隊上有空手道體保生,便報名了公開三級,最後成績並不理想。但暨大女排不氣餒,持續在排球這路上努力,並在104年拿下大專聯賽一般組第7名的殊榮,且去(105)年獲得大專聯賽一般組第10名的佳績。 在104年大專聯賽複賽與淡江大學的戰役,起初並沒有抱太多的希望,因為淡江女排在技術層面與天生的身材層面都略勝一籌,第一局暨大女排只拿10幾分就被對方打下一局,卻在第二局,暨大女排奇蹟似的與淡江女排展開了拉鋸戰,最後出乎意料地贏了第二局,後面的三、四局暨大女排雙雙輕鬆拿下,搶下了排名賽的門票,這是暨大女排首次打進排名賽,最後拿下一般組第7名,創下隊史最佳紀錄,教練與隊員現在提起都仍歷歷在目。 「平時練球時邱東貴教練會讓我們打play,增加彼此接球、組織攻擊的默契」現任隊長黃靖喬表示,這樣的訓練使默契並非紙上談兵,直接的上場練習是最實在的。隊員郭馨婷提到:「除了平時要勤練球與喊聲外,私底下的交情不可少,在場上才能知道隊友在想什麼」,每個隊員的個性都會影響在球場上臨場的反應及情緒,所以多與隊員們一起實戰,就能對於彼此在場上的特質更加了解,默契就在無形中漸漸成形。 由於暨大是在南投埔里地區唯一的大專院校,教練有時在練球日的晚上,與隊員一起搭往台中與他校進行友誼賽增加實戰經驗,目前有與中興大學女排、僑光科大女排以及東海大學女排交流過,雖然需要來回一小時半的車程,吸取的經驗卻遠超出來回一小時半車程的價值。 「我們會幫每個球員過生日,一個月份買一個蛋糕幫壽星們慶生。」這樣的舉動見證了暨大女排的向心力,平時大家相聚的時間就是忙碌的練球,有了這樣的慶生活動,讓球員們更了解彼此,更能讓彼此感情昇華,練起球來較不會與其他球員不熟而感到乏味,練累了也能互相依靠給予力量。 目前碩一的郭馨婷,是暨大女排當家的舉球員,曾經把暨大女排舉上一般組第7以及第10,教練表示「她可以舉9米」,這樣技能並非每位球員都能達到,對於一般生來說更是少見。郭馨婷上大學才有正規的舉球訓練,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每次練球都要舉上千顆,又會脖子痛,手指吃蘿蔔,有空又要重訓,但是有一天就開竅了」,在場上不僅舉球穩定,且能熟記每個攻擊手喜歡的球點與球速,給予攻擊手舒服的扣球空間。「我比賽都不看分數得」郭馨婷爽郎得說,可以看出穩定的舉球,都是從這樣不慌不忙的習慣培養出來的。 暨大女排專注於扎實的球技訓練,對於未來成績不強求,邱東貴教練不希望隊員因為成績而感到壓力,起初創立女排也希望隊員們能把隊上所學帶到各系系隊上,推廣暨大的排球風氣與實力。 「大專聯賽冠軍」這是隊員們的目標,看似遙不可及,卻也因為暨大女排的認真訓練而感到近在咫尺,暨大女排的排球路持續前進中。

三商虎勝投王領軍 康明杉帶領嘉藥向前邁進
「什麼因為太久沒投球,才丟保送,我十幾年沒投球了,昨天投兩局也才一個保送!」 嘉南藥理大學與成功大學之戰,嘉藥第五任投手蔡奇軒在沒有解決任何人退場後,被康明杉總教練笑著調侃一番,康明杉總教練結束16日於天母棒球場舉辦的龍虎傳奇明星賽後,隔天馬不停蹄地帶領著子弟兵們迎戰106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公開二級C組的最後一場預賽。 相較起文化大學、輔仁大學等傳統勁旅,屬於後起之秀的嘉南藥理大學在大專棒球是略顯青澀的面孔,但嘉藥棒球隊在各賽事都是其他學校不容輕忽的對手,帶領這支球隊的正是職棒生涯留下七十九勝(兩聯盟合計)的前三商虎王牌康明杉,三商虎時期不僅是球隊的中流砥柱,演出的六十二場勝投,也是隊史最多,步出職棒舞台後,扎根於基層棒球,並多次擔任國家隊教練,自嘉藥棒球隊成立以來就執掌兵符至今。 然而至104學年度以降,這支新生代球隊從公開一級跌落到公開二級,康明杉總教練提出他對球隊降級的看法: 「今年是第三年,大專體總的賽制一直有在更改,原本是公開一級共有十六隊,名次落到第末兩名就可能降級,但還是可以跟公開二級的前兩名再交手一次,真正確定後兩名才降級,但從大前年開始,末兩名就直接降級,第一年是我們和萬能科技大學,現在幾乎每一年就是有兩隊要下來。」 接著又道:「很多棒球名校也面臨到這個問題,在很有機會被降級的情形之下,我想這個分級,首先我們面臨的是,或許學校會有一點不諒解,定位是組成甲組球隊,那為什麼降到乙組球隊;事實上,目前大學隊伍有二十四支左右的球隊在棒球協會登記是甲組的,棒球協會並沒有分組,因為大專體總有球隊數量的限制,所以公開一級只有十六隊,其餘有八隊會在公開二級,每一年公開二級都有球隊在力爭上游,反而在公開一級的球隊每一年都會有兩隊會下來,哪支球隊都有可能,會輪到誰都很難講。」 「教練難為啦!」談到球隊現況康明杉感嘆道: 「實力比較強的球隊都有提供所謂的獎學金,或是補助金,包括選手的營養金之類的,有這種優惠措施,原則上,比較能取得高中優秀選手,那我們這邊一直以來沒有辦法有這種條件之下,整體戰力、實力都有折扣,我也只能告誡選手靠後天的努力來前進。」 嘉藥棒球隊雖然是較年輕的球隊,不過在職棒場上,如Lamigo桃猿的郭修維、中信兄弟的黃鈞聲與富邦悍將的黃勝雄都是在此孕育出的優秀選手。 但康明杉總教練認為目前陣中還尚未有能挑戰職棒的選手,他提到: 「以投手部分來說,要到達職業水準的話,基本上是球速,因為當初黃勝雄在大學就能投到一百五十公里,所以他具備已經進職棒的條件,目前我們隊上的投手是還沒有達到那個水準,因為球速是進職棒的一個標準,我想至少要有一百四十公里以上的球速,才有機會。」 康明杉總教練在進入三商棒球隊體系前,曾有過日本社會人球隊經驗,因為有過這樣的經驗,也常提供給選手做為參考,並表示:「帶球隊的話,就是把我所有的棒球經歷,全部都帶給選手,以訓練方面來講,日本選手練習份量是很重的,比如說體能訓練,舉五十公尺衝刺來說,自己的親身經歷的是五十趟起跳,但是在臺灣,絕對不可能有那麼多分量,最多十趟、二十趟就已經是蠻重的一個份量。」 然而為何日本光是在五十公尺衝刺的衝刺上就超過台灣那麼多,康明杉總教練提到: 「我想這個這個關係到服從性,還有包括競爭性的問題,再加上日本還有與我們不一樣的教育環境;每個選手對棒球的觀念都是從小培養,因為現在資訊太豐富,現在基層選手很多會有一種迷失,認為「日本是訓練量很多、美國是訓練量很少,份量是不重的,比較注重科學化的數據」,與日本式的訓練會有兩極化的比較,一旦有了這個迷失,從小選手時就會有保護作用,「我不能訓練過量、我不能投球過量、我不能什麼如何如何」,所以慢慢地一直到成棒以後,要給選手很大份量,也不能接受。」 在康明杉總教練的細心指導下,今年嘉藥棒球隊以兩勝一和的戰績挺進複賽,他謙虛地說道: 「我想可以打入複賽的這幾支球隊,大家都耳熟能詳,互相都蠻熟悉,我的看法是說大家都有機會,沒有任何一個教練有絕對的把握,因為現在公開二的這些球隊,實力相當。」 「明年晉級公開一級,這是確定的目標。」到了明年三月,就可以見識到,嘉藥棒球隊在虎隊王牌的領軍之下,一步步重返昔日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