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昱堂世大運告別戰跳出第六 黃潮鴻標槍初登場放手一擲
林昱堂本屆迎接生涯最後一場世大運,雖在24日決賽未能全力發揮,仍以7公尺72奪下男子跳遠第六,為大專征戰旅程劃下句點。首次參戰的標槍好手黃潮鴻則投出68公尺74,雖止步資格賽,仍以平常心面對,積累寶貴經驗。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男子跳遠資格賽中,林昱堂以7公尺70躍居總排名第10晉級決賽。然而進入決賽後,他在6次試跳中僅成功3次,最終以7公尺72成績名列第六。賽後他坦言,第三跳因場地新設備導致起跳時腳踝滑脫摔倒,加上原本腳踝狀況不佳,影響後續表現。 「原以為狀況越來越好,沒想到第三跳腳滑掉直接摔下來,之後感覺不錯但腳還是撐不住。」林昱堂表示,儘管年初就有傷勢,仍將此役視為累積世錦賽積分的重要一戰,「我把這場當作學習經驗,能來歐洲比賽機會難得,也逐漸適應這裡的氛圍與節奏。」 身為中華隊少數兩屆出賽的田徑選手,林昱堂回顧2019在義大利拿坡里、2025年轉戰德國萊茵魯爾,參與的兩屆世大運都是在歐洲賽場,認為此類賽事正是銜接國際舞台的關鍵:「這次大家應該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把比賽的經驗和氛圍帶回國內,一定能讓整體環境有所成長。」 男子標槍黃潮鴻三擲分別為64公尺17、63公尺99與68公尺74,最終排名第19,未能晉級決賽。他直言,儘管未能突破個人最佳76公尺31,但首度站上世大運舞台,仍感受熱血與興奮:「第一次參加真的很刺激,但我有比過世青,知道怎麼面對這樣的舞台。」 「雖然沒表現出最好,但我有維持住本身水平,只可惜沒有突破70公尺的理想。」黃潮鴻強調,這次重在享受比賽與放空出手:「希望未來能再突破,讓自己投得更穩定。」
傅兆玄再度「躍銀」 世大運跳高連兩屆摘牌
「我其實沒有想太多,在場上全神貫注,有高度就跳。」即便挑戰2公尺27未果,傅兆玄仍堅持完成每一次起跳,最終以2公尺25摘下跳高銀牌,連續兩屆登上世大運頒獎台。 本屆世大運男子跳高決賽競爭激烈,傅兆玄在預賽階段坦言「起跳感覺抓不太到」,但進入決賽後逐步調整節奏,2公尺13、2公尺17、2公尺23皆順利過竿,更是第一跳就躍過2公尺25、成功卡位獎牌。接續挑戰平個人最佳2公尺27時,三跳都未能如願,惜敗以色列選手J. Kapitolnik,對手以2公尺27摘金。 賽後傅兆玄語氣冷靜但不掩遺憾:「我看到裁判比他pass(對手放棄2公尺25),當下有點被戰術嚇到,連續跳真的比較吃虧,之後會跟教練再討論怎麼調整。」他強調這場比賽讓他收穫很多,並說:「能和世界頂尖對手同場競技,是很寶貴的經驗。」 傅兆玄過去曾在2021成都世大運以2公尺20奪銀,本屆進一步跳出2公尺25的成績,在戰術與穩定度上均展現明顯進步。他也提到自己的目標始終放在自己身上,「我不會太在意其他人怎麼跳,就是專注在場上做好每一次起跳」。 接下來他將全力備戰明年亞運,目標直指頒獎台:「這幾年累積很多大賽經驗,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應該可以再突破個人最佳。」從成績提升到比賽心理素質的成長,傅兆玄正一步步朝更高的舞台躍進。

「教練一直在後面」 陳彩娟帶傷撐完世大運最終戰
「回頭看到教練在後面,我就知道,還可以再撐一下。」帶著傷、撐到最後一項結束,陳彩娟在德國杜伊斯堡完成了生涯最後一場世大運七項全能賽事。雖然最終以總分5483、第十名作收,結果未能再改寫參賽最佳,但她仍笑著表示:「我很開心,至少我沒有放棄。」 這場接續出賽、無喘息空間的全能考驗中,陳彩娟從100公尺跨欄小組第一起跑,跑出14秒17、拿下954分,寫下本季最佳作為開局。後續她在200公尺(25秒47/844分)、鉛球(13.20公尺/741分)項目同樣刷新本季表現。 在800公尺壓軸項目中,她以2分28秒93完賽,最終共獲5483分,為她的最後一場世大運劃下句點。相較她2019年初登場時5097分與2021年5542分的成績,雖未能再推進,但能夠連三屆達標參賽並完賽,本屆七項中更有五項刷新個人參賽最佳(100公尺跨欄、鉛球、200公尺、標槍、800公尺 ),依舊展現穩健提升與抗壓力。 但這一路並不輕鬆,她賽後坦言:「這幾年一直有身體上的狀況,這次也是帶傷參賽,沒辦法做到最好真的滿可惜的,但我仍感謝自己能堅持到現在。」 陳彩娟表示,教練是她背後的那股力量。「我比賽中常常想放棄,但一回頭,就會看到他在後面鼓勵我,這幾年從未缺席,我真的很感動。」接下來,陳彩娟還有全運會要拚,她的目標不再只是成績,而是找到讓自己穩定發揮、控制狀態的節奏。 同日男子徑賽方面,黃左軍再度參賽、首戰個人項目,200公尺本季寫下20秒77的個人最佳,準決賽彎道展現衝刺猛勁,可惜進入直道速度下滑,最終21秒31分組第六止步。 110公尺跨欄林翊凱頂著13秒58的生涯最佳挺進強敵環伺的決賽舞台,最終以13秒75完賽,名列第六,雖未突破個人紀錄,仍是繼2017年臺北世大運陳奎儒摘銀、2019楊尉廷衝出第6後,再有選手晉級該項決賽。女子100公尺跨欄張博雅預賽跑出13秒33,排名小組第四晉級準決賽,也有望改寫中華隊在此項目的參賽紀錄。
女團第六作收 陳瑞安三項力拚競技體操女子隊史首牌
繼男團決賽暨個人資格賽後,競技體操女將於24日接力登場,最終代表隊以150.000分獲女團第六名,雖無緣站上頒獎台,但台瑞混血好手陳瑞安表現搶眼,晉級個人全能、平衡木與地板決賽,將在接下來兩日挑戰隊史世大運女子首面獎牌。 陳瑞安為本屆矚目焦點,今日各項目穩定發揮,高低槓拿下13.400分,擅長的平衡木與地板則分別取得13.250分(難度5.000、實施8.250)與12.800分(難度4.800、實施8.000),跳馬也繳出12.900佳績。最終以總分52.350名列個人全能第三,晉級決賽,並以平衡木第六、地板第七的成績晉級單項決賽。 曾登上兩屆奧運的「體操精靈」丁華恬,於主項平衡木發生落木失誤,最終以12.150分未能晉級。三朝元老吳幸芬本屆則僅參與跳馬項目,以平均12.925分獲得決賽第二候補。 初登世大運舞台的小將廖奕淳,雖在高低槓發生掉落失誤,但隨即調整狀態,順利完成過去她視為心魔的平衡木項目,在地板與跳馬亦有不錯發揮,雖無緣晉級決賽,但也為首度參賽交出亮眼答卷。而二度出戰的林宜蓁雖有小失誤,仍穩定完成各項目比賽,成為團隊累積分數的一大助力。 女團整體表現中,在跳馬獲得38.650分排名第五、平衡木以37.250分名列第四,最終團隊總分150.000分排名第六,雖以0.650分之差與頒獎台擦身而過,但相比上屆的145.928分,本屆整體成績大幅提升,再度刷新女隊參賽世大運的總分紀錄。女團金牌由日本以163.850高分摘下,銀牌與銅牌由西班牙與法國獲得。 世大運體操賽事進入尾聲,25日將舉行男、女子個人全能決賽,代表隊將由莊佳龍與陳瑞安出戰,26日進行各單項決賽,屆時林冠儀、葉政與陳瑞安將再次挑戰佳績,力拚登上頒獎台。
羽球八強全線續戰 混雙強勢包辦三席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羽球單項賽事如火如荼進行,24日混雙與男、女單32強率先開打,接續進行所有項目的16強賽事。本日僅有一組雙打因「內戰」掉隊,其餘7組全數打入八強。單打黃瀞平與丁彥宸力退強敵,也分別晉八。中華隊在五條戰線無一缺席,力爭站上頒獎台。 本日混雙化身「日本殺手」,臨時成軍的林煜傑/鄭宇倢兩輪「雙殺」日本,吳軒毅/楊筑云也將日本最後一組人馬擋在16強,而頭號種子、世界排名22的陳政寬/許尹鏸連過波蘭、西班牙,最終三組混雙搭檔攜手闖進八強。 男雙陳子睿/林煜傑維持團賽火熱身手,16強完封美國選手。陳政寬/吳軒毅同樣速戰速決,直落二輕取日本組合,攜手朝向八強邁進。 女雙16強有3組選手出賽,其中許尹鏸/楊筑云交手黃瀞平/王珮伃,隊友變對手上演內戰。由於後者兩人主要專注於女單賽事,對雙打搭配相對生疏,最終由雙打好手許尹鏸/楊筑云技高一籌勝出。另一邊鄭宇倢/宋祐媗對決韓國組合,也以直落二取勝,女雙八強強佔兩席。 男單部分,在混團金牌戰有關鍵表現的蘇力揚,32強遭逢日本選手宮下怜。對手早在大一就奪下全日本學生羽球錦標賽金牌,實力可見一斑。首局雙方纏鬥到局末,宮下怜把握住第1個局點就收下。次局宮下怜始終保持領先,蘇力揚扛住5分落後力挽狂瀾、率先來到局點,可惜被對手強拉尾盤,最終遭直落二(15:17、15:17)惜敗。蘇力揚身為本屆羽球指標性選手,雖未能在男單殺出重圍,世大運初登板仍以混團鍍銀劃下句號。 男選手中年紀最小的丁彥宸,則在今日強勢發揮,32強兩局只讓荷蘭選手拿下8分。16強交鋒泛美州錦標賽冠軍、加拿大Victor LAI,對方才剛在月初加拿大公開賽擊退世錦賽銀牌,是近期崛起的男單新星。不過丁彥宸開賽就有備而來,讓對手一路苦趕,局末關鍵以18:16驚險搶下。次局雙方都有連續得分,丁彥宸靠一波9:1的攻勢,直落二帶走比賽。今年初丁彥宸才創生涯最佳全國排名賽第五名,首度踏上世大運就展現強大的抗壓性,直闖八強大關。 女單獨苗黃瀞平同樣銳不可當,32強對上新科混團金牌中國袁安琪,黃瀞平在一、三局皆成功壓制對手、穩定掌控節奏,最終大戰三局脫穎而出。由於16強比賽法國選手退賽,黃瀞平最終也收下八強門票。
男籃兩分飲恨不敵波蘭 無緣改寫隊史最佳
力拚隊史世大運最佳名次的男籃代表隊,今(24)日在德國埃森Grugahalle舉行的9-12名排名賽上對決波蘭,雙方鏖戰直至決勝節才分出勝負,讀秒階段波蘭在罰球線上取得超前分,中華隊87:89兩分之差敗陣,無緣改寫隊史最佳成績第11名,最終戰將於明日出戰拉脫維亞。 首節,雙方在進攻端互別苗頭,節末陳范柏彥、李允傑挹注三分火力助隊取得領先優勢,波蘭Krzysztof Marcin KEMPA則運用個人能力與罰球拉近比分,第一節中華隊25:22三分領先。 次節,波蘭展現多元的進攻手段,張祐瑋、徐得祈等人也強勢回應,後段波蘭打出一波8:0,反觀中華隊僅有游艾喆貢獻分數,上半場結束44:46陷入兩分落後。 易籃再戰,波蘭能裡能外攻勢凌厲,頻頻切入製造犯規在罰球線上取分,中華隊也不甘示弱,游艾喆先是運用節奏變換切入攻擊籃框,再補上一記中距離,徐得祈、宋昕澔也分別透過中距離及切入上籃持續追分,三節末孫紹奇拖車跟進、張祐瑋三分得手,助隊追至64:67。 決勝節李允傑、張祐瑋內外開火一度反超戰局,不過領先並未維持太久,Kacper Maciej GORDON的三分打助波蘭三分超前,讀秒階段宋昕澔在右邊45度放出三分冷箭扳平比數,可惜未能守成,Wojciech Karol SIEMBIGA、Kuba PISLA接連站上罰球線,替波蘭建立三分領先優勢,終場87:89,兩分之差不敵,跌入11-12名排名賽,雖無緣寫歷史,仍有機會追平上屆創下的隊史世大運最佳排名。 徐得祈全場拿下17分為中華隊之首,另有5次助攻,射手李允傑拿下14分,第四節個人獨得11分,張祐瑋也有11分的進帳,游艾喆、宋昕澔各拿下10分。共計五人得分上雙,另外兩隊在罰球次數上相差懸殊,波蘭獲得37次罰球機會,而中華隊僅有8次,也是關鍵時刻分水嶺之一。
反曲弓女團睽違八年闖金牌戰 三項力拚銅牌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射箭團體賽24日登場,反曲弓女團睽違八年再闖金牌戰,反曲弓男團、複合弓男團及混雙則將爭銅,25日將於Zeche Zollverein展開獎牌爭奪。 郭紫穎、風佑築、李采璇攜手出戰反曲弓女團,資格賽總分1927排名第四,獲首輪輪空優勢。淘汰賽階段,三人先以5:4加射險勝義大利、再以5:1擊退印度,四強對上資格賽第一的中國隊伍,三人聯手射出9支10分箭,以5:3力克強敵晉級金牌戰,25日將與資格賽排名第三的日本爭金。 賽後三人表示彼此間的支持與提醒,是她們能穩定發揮、即時調整的關鍵。金牌戰場地將轉至Zeche Zollverein,三人也規劃把握時間適應環境、練習判斷風向與穩定動作,期盼能延續好手感與好默契,射下繼2015光州世大運後隊史第二面女團金牌。 反曲弓男團由湯智鈞、蘇于洋與郭昱承出戰,先後擊敗了比利時與頭號種子印度,惜在四強0:6不敵韓國,將在25日對上土耳其爭奪銅牌。 複合弓男團黃錦樂、吳子瑋、林翰霆表現同樣亮眼,淘汰賽連勝羅馬尼亞與義大利,四強雖穩定發揮射出233分,仍以兩分之差不敵印度,本屆最終場將與韓國交手銅牌戰,全力爭取複合弓男團在世大運歷來首面團體獎牌。複合弓女團則在八強戰以229:230一分之差惜敗英國,無緣爭牌。 混雙方面,反曲弓由湯智鈞、風佑築搭檔,最終以3:5不敵日本,止步八強。複合弓則由吳子瑋、陳思妤出戰,兩人接連射下葡萄牙和法國,成功闖進四強但不敵印度,接下來將對戰英國,力拚銅牌。
自稱「不可能」的任務 黃愉偼女單摘銀平隊史最佳
「比賽前覺得不可能。」黃愉偼在摘下世大運桌球女單銀牌後坦言,賽前完全沒料到能夠奪牌,儘管仍有進步空間,她仍為自己突破性的表現打出「100分」的高分。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桌球賽事最終日,單打四強與金牌戰接續登場。女單好手黃愉偼昨日八強大戰七局勝出,今(24)日四強橫掃香港晉級,金牌戰強碰中國趙尚,遭直落四收銀。雖未能拍下隊史女單首金,仍追平歷屆最佳,收穫個人世大運的首面單打獎牌。 昨晚八強激戰後,黃愉偼一早交手香港勁敵吳詠琳,爭取最終戰門票。同年出生的兩人,在青少年賽事早有多次交手記錄,由黃愉偼以7勝1負遙遙領先。不過近年來吳詠琳經常在大賽鍛鍊,更於去年隨隊奪得世界團體錦標賽銅牌,成為女團強權的一員,是香港近年崛起的桌壇新星。 時隔三年再度交手,黃愉偼開賽就靠反手擰打出狀態,成功壓制對手正、反手,發球也能積極搶分,率先搶下首局。可惜次局吳詠琳展現豐富經驗,還以顏色戰成平手。第三局犀利的直線回擊,加上帶旋的發球,讓黃愉偼一度7分領先,再收下一局。第四局雙方激烈相持、緊咬比分,黃愉偼在10:9時喊暫停,回來抓到對手發球反手直線收下,搶下關鍵分聽牌。第五局她也沒讓吳詠琳有機會反撲,最終以4:1(11:8、8:11、11:5、11:9、11:3)強勢打進金牌戰,拿下對戰4連勝。這是中華隊自2017臺北世大運後,再有女單選手於金牌戰出賽。 金牌戰對上甫獲女團銀牌的中國趙尚,八強她擊敗的正是我國好手簡彤娟,四強更在「中國內戰」七局勝出。趙尚全場展現全面技術,多拍來回幾乎都能主導得分節奏,雖黃愉偼一度領先、拿到局點,可惜頻頻遭化解,終場趙尚直落四(11:7、11:9、13:11、11:5)奪下女單金牌,而黃愉偼摘銀平隊史最佳,也是個人在兩屆世大運的第三面獎牌。 黃愉偼在金牌戰被零封,賽後苦笑表示,即使嘗試改變戰術,仍無法搶下一局。不過她仍對自己的表現相當滿意:「很不容易,就覺得突破了。」回顧黃愉偼本屆女單賽事對上的選手,有幾位都是本屆的獎牌得主,能一路過關斬將來到金牌戰,教練林佳慧也給予肯定:「對她來說應該會增加滿多自信心,是很好的成長經驗。」 女單向來不是中華隊的強項,回顧世大運歷屆成績,僅2009黃怡樺摘銅、2017鄭怡靜奪銀,兩人當時皆已是國內「一姐」、戰功彪炳的桌壇名將。雖黃愉偼已五度入選成人國手,卻今年才首度在WTT賽事亮相,本屆一舉為中華隊摘下唯一一面單打獎牌,寫下女單奪牌第三人的隊史紀錄,也為桌球代表隊進帳本屆第四面獎牌。帶著世大運滿滿的收穫與歷練,黃愉偼將持續在下個賽場全力拚搏。
沙排世大運初登場 奮戰揭隊史新篇章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沙灘排球於7月21日至26日在德國杜伊斯堡舉行,此運動種類睽違12年再度納入選辦,中華隊也首次派出男女各一組選手參賽,踏上國際綜合賽會舞台。 女子組由高師大陳安庭、林蕎安出戰,首場面對泰國組合Mungkhon及Seehawong,在場邊無教練指導的制度下,兩人雖努力應對比賽節奏,但仍以0:2落敗。該場比賽途中,陳安庭因腿部傷勢緊急送醫,後續面對義大利與哥倫比亞皆登錄為因傷退賽(INJ),無緣奮戰到最後。 男子組方面,樹德科大林俊傑、林政賢先後迎戰拉脫維亞、紐西蘭與巴西隊,雖展現默契與拚戰精神,仍不敵高強度對手,三場小組賽皆以0:2收場。進入排名賽後,兩人首戰不敵智利組合Iglesias/Negrete,再戰摩爾多瓦則因對手傷退無法出賽,最終未能完成全部賽程。 儘管結果未盡理想,本屆已是沙排中華隊自組建培訓體系以來的重大里程碑。首度站上世大運賽場,選手們累積寶貴經驗,為未來國際賽事奠定基礎。
袁姵君遭一本、張耕銜遭判3指導敗 雙雙止步32強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柔道賽事24日進行到第二日賽程,連兩屆參賽、重回熟悉量級再戰的袁姵君32強不敵克羅埃西亞選手,遭一本落敗,男子73公斤級的張耕銜則是32強面對俄羅斯選手吞下三次指導落敗。 袁姵君今年代表臺東大學在全大運完成女子70公斤級的三連霸,並在亞錦賽奪下銅牌,上屆成都世大運止步63公斤級32強,本屆捲土重來,在32強戰遭遇克羅埃西亞選手Karla Kulic,身背兩次指導的壓力下,在比賽進行到2分鐘時遭對手取得「一本」落敗,本屆仍止步32強。 男子73公斤級張耕銜,在世大運選拔賽力退全大運5金好手鄭彥忠,以黑馬之姿前進世大運,本屆32強賽面對俄羅斯Armen Agaian,開賽33秒就迅速累積2支指導,2分33秒再吞下第三次指導遺憾落敗,本屆同樣也是在32強出局。 本屆代表隊目前出賽共5名選手,都沒能闖進四強,僅有邱之柔進到八強,不過因為在敗部復活落馬最終僅以第七作收,明日將有最後四名選手出賽,分別是男子90公斤級陳鵬宇、男子100公斤以上級戴友銘、女子78公斤級王桀曦、女子78公斤以上級呂欣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