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新鞋新冰裝迎接訓練的劉巧兮。圖/劉巧兮提供
人物特寫

眨眼間定勝負 世界冠軍劉巧兮拿出速度

「速樁是一個只允許往前衝的運動,如果太執著眼下這顆,就絕對會錯過更多。」 在去年接受徵召進入國訓中心備戰亞運前,拎著溜冰鞋換上冰裝,與父親在台北公園裡擺上角樁,反覆以單腳S型快速扭過所有角標,是新科世錦賽冠軍劉巧兮的日常。這名19歲小將去年11月以4.26秒且一顆未失飛快完賽,奪下2022阿根廷全項目滑輪世錦賽,自由式輪滑速度過樁成女組金牌,令人驚豔的是,這竟是她首次參與成人組賽事。 單調無止盡的直線世界 回頭有家人在 總長僅28公尺,分秒必爭且極需專注的速樁項目,只有分成起跑與過樁兩部分,可想而知練習內容就像直線擺放的角樁一樣單調,正好高一時接觸到熱舞社團,有趣的練習氛圍與滑輪溜冰很不一樣,強烈的對比也曾讓她在這條路上動搖,「滑輪練習就相對枯燥,一聽到要去練習,就會愛溜不溜,甚至想要敷衍了事。」小三時,無意間在家裡附近公園看見了「買鞋送課」的課程廣告而對滑輪溜冰產生興趣的她,國一即取得國家代表隊身分至今,有一大部分來自父親的陪伴,談到爸爸,她表示爸爸雖較不善言詞,但一路以來都默默地陪她一起面對乏味的訓練內容與四處比賽,漸漸的也從一名門外漢,變成會一起討論動作或技術的好隊友,宛如她「第二個教練」。 亞運延期 反倒鬆了一口氣 劉巧兮去年花了將近半年與鞋磨合,期間頻繁換鞋上陣,儘管向學校請了兩周長假加強練習,還是不幸影響比賽表現,連續的敗仗使她感到無比挫折,她說:「所以延期對我來說其實是好事,去年處低潮期,如果去年9月就辦,我可能沒那個信心可以比好這次亞運。」果不其然,腳感目前正火燙的她,去年底狀態回穩後,便一舉奪下世錦賽金牌,她鎖定接下來的亞運頒獎台最高點,並表示要踏上各大國際賽事的連霸之路。 撐下去才會遇見更多不一樣的風景 滑輪溜冰速樁項目相較其他項目,算是個人競賽,當時就讀西松高中普通班的她,在未進國訓中心之前,都必須自己利用課餘時間訓練,再至圖書館K書直到閉館,大約隔兩周才會去找教練上一次課,「突然很感謝自己當時有堅持下來,課業、訓練兩邊跑真的炸累!」對於長遠目標設定,劉巧兮透露速樁現役選手年齡層較低,以及自己可以說是在國訓中心內迎接大學生活,可能先將大學視為一個分水嶺,除了埋頭練習外,平時也抓緊機會多多接觸不同領域後,再仔細思考下一步發展的方向。雖時常披上國家隊戰袍出外征戰,但她心中有一個留學夢正在發芽,「我想要出國交換看看,應該會很不一樣!」 穿上冰裝後令人心生敬畏、刮目相看,很難想像個頭嬌小的劉巧兮,內心卻擁有過人的抗壓性與穩定性,預祝這名年僅19歲的台灣女將未來能「衝」出更多好成績,持續發光發熱!

韓棨賢(左二)代表臺灣征戰2018亞青榮獲銀牌。 圖/韓棨賢提供
人物特寫

不願順從逆境奮力拚搏 「淡定男孩」空手道韓棨賢

「從之前到現在,我的狀況都很大起大落,今年一直拿牌,來年可能連8強都沒有進。」韓棨賢在17歲時,闖進亞青賽,強碰各國好手,身材劣勢的情況下竟奪下銀牌。時過境遷,21歲時,參與112年全大運,技術純熟許多,不再是靠著滿腔熱血行動,卻無緣於獎牌。 即使在大三這年全大運失利後面臨低潮,但韓棨賢穩重如山的性格,不會因為這次的失敗懷疑自己,而是從檢討中獲取前進的動力。 為了身體健康到為了成就自己 韓棨賢進入南投強權「旭光高中」 「臺南囝仔」韓棨賢國小開始接觸空手道,當初練習僅僅是因為母親覺得讓孩子多動動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直到有親戚分享了在南投練習空手道的經驗,韓棨賢才動身前往南投學習空手道。歷經多年,他不再是為了鞏固健康,而是投身於競賽內,追求名次、成就自己。 「想要贏是一個追求,而贏了是一種爽感」,韓棨賢從小就好勝心十足,只不過他不會讓喜怒易於言表,常被笑稱是「淡定一哥」,對此有人質疑韓棨賢的淡定是源於他對比賽毫不在乎,但韓棨賢忿忿地表示,他就是過於在乎比賽,所以才必須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在賽場上遇到狀況要怎麼做回擊,考量時難免會過分投入,進而變成「無表情」的淡定選手。 闖入亞青創佳績 青奧選拔背水一戰贏得掌聲 年僅十七,韓棨賢代表國家前進2018日本沖繩亞洲青年空手道錦標賽,當時他年少氣盛,有著勇往直前不回首的氣魄,從各國好手中脫穎而出,拿下了青少年組第四量級的銀牌。 ** 但韓棨賢卻認為迄今為止,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此次的奪牌經驗,而是在克羅埃西亞青奧選拔上的背水一戰。觀眾席上,坐滿了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及教練,他面對著同量級卻比自己高大的巴拉圭選手,心理壓力極大。 比賽一開始,韓棨賢進攻並不積極,都採取試探性出拳,緊張、恐懼、興奮、不安,很多情緒縈繞在他的心頭,對手趁著他思考空檔出拳,Yuko,首分被對方拿下,剩下幾秒鐘的時間反攻,3秒,2秒,韓棨賢牙關一咬,做出大膽嘗試,「Ippon!」,觀眾席傳來如雷掌聲,他關鍵一踢,強取3分,贏下比賽。 但這場比賽,並沒有讓韓棨賢拿下青奧資格,最後止步於16強,但是他認為,那幾天高強度的比賽,他撐住了,這樣就沒有對不起自己也沒有愧對自己在賽前做的所有訓練,「假如自己就靜靜的等待時間過去都沒有動作,那才是真正的遺憾。」 身陷低潮卻有著面對失誤的勇氣 113全大運盼以地主身分捲土重來 進入大學前,韓棨賢即戰功顯赫,大學一年級也延續著高中的氣焰,拿下了110全大運第四量級的金牌。但好景不常,大二時,與金、銀牌擦身而過,將四量銅牌收入口袋;今年112全大運,韓棨賢轉量,變成第五量級選手,但轉換跑道後,並未能再創巔峰,反倒與獎牌擦身而過。對此韓棨賢表示,最初自己並不知道問題出於何處,會開始自怨自艾,但現在卻找到了癥結點。 國、高中時期,只要表現的不盡人意,韓棨賢就不願回顧自己的競賽影片,只會看自己勝利的場次。「回顧自己的失敗很需要勇氣,直至現在我才有勇氣跟輸掉比賽的自己和解。」 面對此次全大運的失利,韓棨賢期許明年在臺體舉辦的113全大運能奪佳績,為校爭光。在畢業前的最後一舞,心理緊張也不願表露的「淡定哥」韓棨賢,將憑藉著好勝心,以沉穩的心態、成熟的情緒去面對未來的諸多挑戰。

賴佳庠今年以左後衛的角色組幫助隊友組織進攻。圖/賴佳庠提供
人物特寫

「手」「足」雙棲 賴佳庠做最稱職的「輔助」者

國立臺東大學於111學年度拿下UFA男三級季軍,成功寫下隊史最佳成績。即將升大四的賴佳庠在場上從容不迫的神情,謹慎處理每一顆球後給傳隊友的樣貌,不免讓人忘記他其實是一名斜槓足球的手球好手。 誤打誤撞的運動之路 由於和父親任教的學校相近,賴佳庠就讀足球傳統名校後勁國小,「那時候只有單純想要踢足球的心。」他回憶道。然而五年級隊友們紛紛離開,年幼的他不理解為何足球讓團隊分崩瓦解,進而對足球感到失望。國中時為了培養運動興趣,賴佳庠利用課餘時間加入手球社,但他並沒有把手球當成「專長」,而只是利用課業的空檔認識這項運動。 繞了一圈 運動還是最愛 面臨升學之際,賴佳庠打算以學業為重,於是他加入校內衝刺班,並選擇一間沒有運動校隊的學校。然而,賴佳庠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長時間待在讀書的環境,並笑稱身邊同學都「中秋節五天連假會讀四天書」,而自己則是「烤五天肉」。融入不了班級顯得賴佳庠格格不入,他逐漸產生轉學的想法,和父母討論後決定到三民家商手球隊,與國中隊友、對手們再續前緣。 較晚重拾手球的賴佳庠,技術抑或是肌力都落後隊友一截,「好歹那時候我也是前兩名的球隊!」正是不服輸的自尊心陪伴他度過訓練時每一個艱難的時刻。然而在一次坐姿體前彎測試時,他發現右後背異常緊繃,經過檢查診斷出椎間盤已壓迫到神經,礙於球員身分無法選擇侵入性治療,他退而選擇從事物理治療和徒手放鬆。這個運動傷害不僅讓他腰部無力,比賽和復健時常需要靠意志力撐過疼痛,「有一點力不從心吧!」他感慨的說。 「手球身、足球心」相輔相成的效果 手球在台灣為冷門項目,賴佳庠形容手球像是足球、排球和橄欖球的綜合體—射門得分、彈跳力和攻防採陣地戰模式,是一個「力與美」結合的運動。手球進攻時需要做假動作,足球的經歷幫助賴佳庠不少,而足球雖需要關注更廣的視野,但手球給他身體對抗的能力,以致於遇到高大的選手較敢肢體對抗。同時擁有兩項專長的他總結:「足球給手球的是技術提升,手球給足球的是勇氣!」 從「學弟」蛻變「打輔助」 臺東大學以自由球風和歡樂氣氛聞名,許久未接受足球訓練,賴佳庠坦言現階段是靠著本能踢足球,因此他把自己定位成「學弟」的角色,有不會的問題都會請教隊友,而隊友間也不吝嗇互相幫助。賴佳庠大一時,臺東大學正逢下三級、開始招收專長生的調整期,過去兩年團隊正處磨合期,導致全國賽沒有辦法如期發揮,也未達成預設目標。 去年頻繁調動站位,今年碩班學姊楊謹蓮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針對團隊組織做加強練習,並和豐田國中進行友誼賽,累積實戰經驗。站位逐漸固定後,他以左後衛的角色組幫助隊友組織進攻,透過團隊互相引導和搭配,逐漸培養出十足的默契。令賴佳庠最有感的是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心態上也越來越成熟,讓他直呼每個人都「長大了!」。 遺憾收場 盼明年重返二級 今年四強時再度和逢甲大學狹路相逢,於先前對決握有一勝且了解對手的情況下,賴佳庠表示團隊有信心拿下勝利,然而開賽後被吊進兩顆「冤枉球」,最後以1:3飲恨未進入冠軍賽。雖然不看重輸贏,但看著其他隊伍一個接著一個升上二級,令他不禁感到惋惜。 看重比賽內容 和隊友一起奮鬥最開心 同時擁有兩個專項的賴佳庠,為自己下了「足球是我的興趣,手球是我的專長」的註解。而項目特性也間接影響他的心態—手球的節奏較快,需要高度的專注和肢體碰撞,足球場地相對手球較大,節奏也相對輕鬆,賴佳庠想回歸國小的那份單純踢球的心,注重在比賽內容,不要給自己過多勝負的壓力,和隊友一起努力的過程是讓他最開心的事。 歷經超過十年的學生運動員生涯,賴佳庠分享家庭養成他完成課業和自主管理行程的好習慣。他說:「我爸爸是最支持我運動的人,不管他的身分是球員、老師,他是我的偶像,也是我成長的動力。」另外,賴佳庠也特別感謝國小啟蒙教練林志勝,不只帶著他認識足球,同時也要求品性,教練以身作則的好榜樣深植他心中。現在帶小朋友踢足球的他也不忘提醒學生:「最重要的是要照顧自己、照顧團隊,才有更好的機會去進步。」 「對我來說,運動就像調味料,沒有調味料雖然可以下嚥,但料理就枯燥乏味了。」賴佳庠期許團隊明年以重返二級的終極目標繼續努力,但他也鼓勵學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調整好心情再上戰場也不遲。

政治大學黃茗璿與他的俄羅斯籍教練安德烈。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全大運一般男銳劍銅牌 政大黃茗璿與擊劍的不解之緣

在擊劍運動裡,劍的握把主要分為槍式及法式,多數人使用的是槍式,而通常會選擇法式的,也具備了一定的能力。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擊劍,一般男子組銳劍賽事中,出現了一位少數人會使用的法式握把選手,他是黃茗璿,來自國立政治大學,在今年全大運一般男子銳劍的比賽裡,勇闖四強奪得銅牌。 與前兩屆全大運相比,去年止步於八強,第一年在複賽就淘汰。黃茗璿說:「失敗帶給我的比贏的多!」稱此句話就像擊劍這一兩年來左右的縮影,歷經大大小小比賽的輸贏,讓他成長了許多。 因緣際會開啟擊劍大門 目前大三的黃茗璿分享,大一剛認識的新同學們找他一起去體驗擊劍社課程,結果最後他們沒有留下來,反倒他選擇續留在社團,「國高中打籃球時感覺自己沒有天份,但在練習擊劍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也因此讓他一待就是三年。 政大的傳統 法式握把 常見的擊劍握把是槍式,然而政大有個特殊的傳統為法式握把。法式控劍需有較大的力量,通常拿法把的選手已具備一定的程度,此種握把憑藉靈活與較長的攻擊距離點,佔有一些戰術上的優勢。黃茗璿指出,法把對手指掌控的練習較有幫助,剛開始學習擊劍時就拿法把,雖中途有嘗試拿其他種握把,仍因習慣問題,回到法式握把的懷抱。   熬過膝傷 全大運初嚐奪牌滋味 相較於前兩屆的全大運,黃茗璿在今年備戰過程中調整了不少,不只參加更多比賽累積跟不同人對打的經驗與心態,練習頻率也拉高至一週四天,在參與學校社團課程之外,還會去上俄羅斯籍教練安德烈的個別課,並額外進健身房鍛鍊,加強心肺能力、協調性與爆發力。他笑著說:「好勝心驅使,想要一直進步,讓我除了校隊訓練以外,也會找教練加強!」 不過備賽過程並不如預想的順利,全大運於五月登場,黃茗璿在三月時膝蓋受傷,中間有約莫一個多月的時間需要休息,也因此打斷了訓練計畫與節奏,令他倍感煎熬,「發生當下其實滿慌的,後續有持續治療,才有慢慢好轉。」 三度參加全大運,總算在銳劍一般男子組取得一面銅牌,黃茗璿說:「當下心情覺得一半可惜,一半覺得好像至少有達到心中的最低標準。」憶起四強賽惜敗後來的金牌得主,他表示是自己參賽經驗太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原本是領先的,後來對手開始比較主動積極一直被得分,腦袋空白愣住了。」 就讀的學系 有助於提升語言能力 黃茗璿就讀於創新國際學院學士班,因系上超過一半都是外國人,舉凡上課、做作業、交報告和聊天等,皆有許多與他們接觸的機會,這也讓他的英文能力提升不少,同時有助於擊劍方面,與俄籍教練安德烈交流,「剛開始需要時間習慣教練解釋的用詞跟語法結構,隨著時間增長,現在溝通層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困難與問題了。」 將赴法國交換 期盼開拓眼界 已確定在下學期前往法國巴黎交換的黃茗璿表示,因法國是擊劍運動中風氣最為盛行也較為厲害的國家,期待能到當地開拓眼界、多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同時學習法文,「這一年除了擊劍以外,其他時間主要都在學法文,以及看一些當地的旅遊影片,準備之後去踩點!」練劍和學語言都是黃茗璿有興趣的事,他說:「我知道要努力的目標在哪,有感覺在前進的話就不會覺得累!」雖然今年全大運心中有憾,黃茗璿也給自己設立目標,預計交換期滿回國後繼續拚戰,放眼兩年一次的全國運動會,以及一年四次的全國排名賽。

北市大張芷嫙在今年全大運交出亮眼的成績。照片提供/擊劍即時通
人物特寫

光陰似「劍」該努力的年紀 北市張芷嫙不選擇安逸

112學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擊劍公開女子組軍刀個人賽金牌,由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的張芷嫙奪得,從小熱愛運動的她透過自身不斷的努力,逐年不斷刷新紀錄。 不喜球類,因而選擇擊劍 從小優良的身體素質加上體育成績,因而被國小訓導主任找上加入體育班 ,不過因為張芷嫙不喜歡球類運動,剛好這時學校新成立的擊劍隊,因此開啟她的擊劍之路,一開始張芷嫙從鈍劍起步,得了國小盃冠軍,意外地在之後的軍刀比賽中拿了冠軍,也因為國小的啟蒙教練去了美國,加上在國中教練的建議下,從起初的鈍劍轉向軍刀。儘管是在最想玩樂的年紀沒日沒夜的訓練,可一想到比賽的成果以及上台領獎的瞬間,就覺得付出的這些汗水非常值得,也因為出色的成績,讓她之後有機會公費前往上海南京移地訓練,也曾到法國參加世界青年錦標賽。 曾想過放棄,仍無法放下對擊劍的熱愛 懷抱著一直以來對擊劍的熱忱,讓張芷嫙升大學的面試期間,選擇了離母校較近的大學,方便自己經常回去練習,但也因為繁重的課業壓力,加上勞累的訓練,讓她萌生了想放棄的念頭,但在經過跟教練的討論,以及對擊劍多年的革命情感,使她依舊堅持到現在,好在努力並沒有辜負她,讓她在全大運大放異彩,從起初的第五名到銅牌,再到現在站上頒獎台頂端,成就了今天的她。 該努力的年紀,不該選擇安逸 在某年去南京移地訓練時,教練這樣告訴張芷嫙,長大後漸漸了解到,當別人努力的時候自己偷懶,永遠就無法成功,但如果是在別人玩樂的時候選擇努力,那怕只有一點,相信總有一天也可以超越別人超越自己。 擊劍是堅持也是信仰 擊劍帶給張芷嫙的不只有身體上的變化,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轉變,從平時刻苦的訓練跟比賽中,她學會堅持並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事,因為在賽場上不想輸,除了去勇敢迎面困境之外沒有其他選擇。擊劍對張芷嫙是摯友般的存在,因為擊劍認識很多一路以來幫助她的人,從訓練至今無論心情好壞,拿起劍的那刻總能使她平復心情,也因為有擊劍才有一直讓她努力的方向。 沒有遠大的夢想,只想盡情享受當下 張芷嫙認為,每個運動選手都會因為年紀而受到限制,因此她更想好好享受當下的每次練習及比賽過程,也提到未來可能不會從事擊劍相關工作。並開心提到,自己這次有幸獲選為臺北市全運會代表隊,也期盼自己能盡全力發揮,為所屬隊伍拿下好成績。

高師大隊長馮德宇場上熱血拚搏。照片提供/馮德宇
人物特寫

辦法是人想的! 高師大馮德宇的如意算「盤」

近年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飛盤隊在大專錦標賽以及各比賽中屢創佳績,而造就這漂亮的成績,除了盤員們的努力以及良好的默契搭配,隊長馮德宇更是功不可沒。現在就讀高師大碩班的馮德宇自身就是飛盤國手,將原已沒落的高師大飛盤隊一手帶起。 一試成主顧 馮德宇從小就熱愛運動,國三時與好友在一次運動途中,偶遇學校飛盤隊練習,看著新奇的運動以及選手訓練的模樣,馮德宇一時來了興致,而後也很幸運的被飛盤教練找上,加入校隊一起訓練代表學校參賽,進入高中時因為校隊同伴皆是考取體育班,選擇普通班就讀的馮德宇,一度無法參與訓練,所幸在高二那年,教練再次找上他,即使需要更辛苦,必須上滿學科,課後才跟著體育班訓練,甚至是假日也從不缺席,而這個決定也讓他堅持飛盤到了今日。 重拾沒落社團,遇到困境也不輕言放棄 高師飛盤從以前至今都是以社團的名義在運行,馮德宇在進入高師大後,決定將這個漸漸無人知曉的飛盤隊,重新接手訓練及比賽。過程中,他認為最大的難題落在人員極度不足,原因是聽過飛盤的人微乎其微,再加上體育系的學生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專項,且系上也有許多其他課程及活動,因此能花時間參與訓練的人員少之又少,導致前期的所有練習都因為人數的關係難以完整呈現。接著是經費的問題,因為是社團的形式,很難取得學校經費上的補助,因此在衣服裝備以及車馬住宿費上,隊員們需要自行負擔,所幸在之後的學校創立了運產班,如願找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分擔,也能全隊更享受飛盤。 用自己的方式,讓隊員們真心愛上飛盤 馮德宇從了解個人的特性,發掘優勢,讓每個人明白自己在團隊中的獨特性,打造最活躍的氣氛,使隊員們一同感受隊伍的向心力及一致的目標。對馮德宇來說,名次雖不是最重要的,但仍有想幫助盤隊贏得每場比賽的鬥志。對於他來說,將這些非飛盤專長生凝聚在一起,並非難事,最麻煩的在於盤員們在飛盤上的經驗如同一張白紙,但是在其他運動上並非如此,所以容易將自己以往專長的訓練模式跟觀念,帶入到新的領域中,導致一些判斷及學習上會產生衝突,需要花更多時間修正。但最重要的還是大家相聚的創造的回憶,成敗都是需要全部人一同承擔的,在他的隊伍裡,沒有個人,只有團隊! 他也提到高師大飛盤從默默無名到現在擁有亮眼的表現,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這兩年全中運連霸的長億高中冠軍班底選手陸續加入,讓隊伍在近年持續刷新隊史紀錄,但同時也是因為全體隊員們一路不懈的刻苦訓練,途中也沒有任何一位隊員選擇退出,才造就隊上向心力越來越好,也讓整個盤隊越來越茁壯。 對盤隊的寄予厚望,同時發揚飛盤 馮德宇即將從高師畢業,畢業後的他即使脫離學生身分,仍依舊想再為這個充滿他心血的飛盤隊盡心盡力,在不一樣的位置來幫助團隊,用教練的身分持續陪著團隊成長,也將目標放在明年的大專錦標賽,讓隊伍再破紀錄。對於未來的規劃他期許自己能夠在飛盤這個領域持續努力,心中一直存有選手夢,即使因傷後的自己狀態大不如前,仍想以選手的身分參與各種大小小的比賽,但最近更多了想轉戰教學的念頭,利用教學讓更多人知道飛盤、了解飛盤、愛上飛盤!

陸軍軍官學校謝欣汝。攝/吳翊萱
人物特寫

另類「大滿貫」謝欣汝譜寫不凡的籃球之路

111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一般女第五區分區排名賽,陸軍軍官學校與輔英科大再度交手,最終陸軍官校以一分差驚險搶下最後一張全國賽門票,保住關鍵球的球員正是出身小港高中、於107學年度HBL全國高中籃球乙級聯賽擊敗五連霸強權陽明高中的謝欣汝。拿下冠軍後,她選擇跟一般大學生走上不同的路—從軍,但熱愛籃球的程度絕對不亞於其他人。 甲組之路不容易 初衷是走下去的動力 從小身高高、大手掌的身材優勢讓謝欣汝初次嘗試就對籃球情有獨鍾,也就此結下不解之緣,然而甲組球隊全面的高度要求讓她在國三黯然離場。離隊後,謝欣汝不僅排斥籃球,精神上也受到影響,幸運的是班級導師給予她足夠的調整空間,「有一次老師寄信到我家,信上寫:『天塌下來我幫你扛,我尊重你的選擇。』」讓她倍受感動。 爾後聽聞小港高中籃球隊招生,導師提議至現場參觀,並親自載謝欣汝一程,一開始她尚未敞開心房,「其實我一直都很想要打球,那個時候只是怕進去又受到一樣的傷害。」然而,教練陳慧文一句「愛打球就好!」讓她感受到與國中氣氛的反差而印象深刻,也因為這一句話重拾再度挑戰的勇氣。 一步一腳印 實現遲來的冠軍夢 對她來說,小港高中很像一個大家庭,「有失敗過就會更極力爭取、更珍惜,我不想要再失去一次。」國中就有全國冠軍夢想的她,高中的目標更加明確,而小港高中就是一個讓她大展身手的舞台。高三最後一年,謝欣汝接下隊長的重責大任,初期的磨合造成不小的衝突,而複賽給自己過大的壓力甚至影響場上的表現,但她的不放棄、隊友的支持和教練給予球員溝通的空間以及心理建設,帶領著她們突破撞牆期,一步步前進決賽。 「場景很像『灌籃高手』的慢動作—教練的聲音很清楚,我們都很專注。 」回憶起冠軍賽,謝欣汝提到整個團隊都非常享受其中,連對手連進三顆三分球時也不自亂陣腳,當彩帶拋下來的那一瞬間,她表示努力這麼久都值得了。 踏上軍旅生涯 謝欣汝依舊離不開籃球 小時候謝欣汝的志願就是從事軍警,工作穩定、擁有領導的特質都是讓她去追尋夢想的原因。而籃球方面,謝欣汝笑稱:「高中就是完美結局了!」原本大學打算換一個球類的她,沒想到籃球隊的學姊早已聽聞消息,並尋找這位「隊長」幾個禮拜之久,經過幾番考慮後,謝欣汝才答應再續前緣。 選你所愛 愛你所選 相對一般大學,陸軍官校的練球時間較少,球員招生更是一大考驗。談及練球,謝欣汝表示球隊會利用早上五點半、校隊時間和晚餐時間抽空練球。一開始謝欣汝很不適應,但她也學習換個角度思考,反而更珍惜與隊友的練球時光,也逐漸培養出屬於陸軍官校的特色與優勢。 談到層級轉換,謝欣汝說:「強度上不太一樣,但愛籃球的感覺沒有變,心境上也更享受!」謝欣汝發現球隊的每一個人都很喜歡籃球,也跟她一樣珍惜練球時間。隊友的蛻變是讓謝欣汝最開心的事情,她特別讚許莊嘉柔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在場上的認真態度,從一年級的生澀,到四年級成為主力球員之一,謝欣汝表示跟她配合的時候很開心,看到她進步也很欣慰。謝欣汝鼓勵學妹不要害怕挑戰自己,期待她們發揮出團隊精神,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價值。 天生的領導者 最後一年不留遺憾 今年謝欣汝雖表示個人表現因時間因素較無法下功夫,但她放下勝負很享受比賽的過程。今年度分區排名賽的關鍵之役,謝欣汝坦言比賽期間團隊組織陷入混亂,自己手感和專注度也不佳,不免擔心吞下敗仗。讓謝欣汝不放棄的動力來自於想要帶著隊友晉級到全國的願望,最後一球她挺身而出接應卻在邊線打滑,她用盡全力把身體撐起來不要壓到線,「當下有人生跑馬燈的感覺,一秒好久!」她說。 「籃球是人生導師 是在書本外的課題」 籃球不僅佔據了謝欣汝14年的青春,更是它人生中的導師—磨練脾氣、心志,學習忍耐並養成好習慣 ,和隊友溝通合作,一同尋找突破困難的方法,使她未來在面對挫折時,會更加游刃有餘,這些都是在教科書中學習不到的事情。

臺灣體大足球隊隊長黃子銘。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喜歡的事努力去做 臺體阿美隊長黃子銘的足球之道

111學年度UFA大專足球聯賽決賽,阿美隊長黃子銘負傷上陣,最終沒能帶領球隊衛冕成功。他透露,比賽結束哨聲響起那刻,當下感覺終於結束、壓力一瞬間釋放。「大學期間累積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確實覺得可惜沒能達成二連霸的目標。」後來轉念一想,因在努力的過程中用盡全力,即使結果不甚理想也心服口服。 憶起大學四年期間的所見所聞,黃子銘隨時保持感恩的心來面對所有人事物,表示機會得來不易,享受每個階段遇到的任何事情,不管好的或壞的,「因為未來你不知道會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有印象深刻的,就好好把它記著。」 一心一意只想成為臺體的一份子 高中就讀於花蓮高農的黃子銘,在高三報考大學之時,唯獨報名了臺灣體大,笑著分享當時想法,若最後沒錄取會先去當兵,「因為學長(陳柏諭)讀臺體,聽他分享完那邊的狀況後自己也想去。感覺臺體很強,只想去臺體而已。」抱著「一定要上臺體」的期許,黃子銘最終如願在臺體開啟四年大學足球生涯。 每個學生階段的最後一年都是隊長 小六、國三、高三至大四,總在學生階段最後一年被選為隊長的黃子銘,不敢說自己一定是好的領導者,但教練吩咐的事情一定能做好。追求完美性格且思想較為周全的他,也常要求大家做好細節,無論是球隊公務上或其它事情,「作為隊長,同屆需要滿挺的,若想要學弟們聽話,學長們得先做好榜樣,換立場想,學長沒做好憑什麼去糾正學弟,自己先做好學弟才會心服口服。」 自律造就體態上的自由 除了球隊平時的練習,黃子銘還會自己額外進健身房加強重訓,同時控制飲食,盡量挑選原型食物,這也造就他八塊肌的好身材,最低體脂率曾到8%,「一週大概去個三到四次,晚上無聊去假日也去,那時候滿瘋的,不管怎麼樣很常跑去健身房。」他提到,因提高肌肉量,在身體碰撞抗衡上的能力也提升許多,「足球員無需練到太壯,精實就好,目前就維持。」 極佳的後衛條件 嘆賽事無後衛獎項 身高在足球項目的傳統上,通常被視為後衛的優勢。因此黃子銘從國小開始,常因較高的身材被分派為後衛,除了偶爾會被排到前鋒,以及國一時曾被教練安排至邊翼之外,運動員生涯期間均擔任後衛的角色,「踢球到後來覺得後衛比較適合我,就一直踢下去。」於此同時也嘆大多數比賽並無設置後衛相關獎項,使得他從小至今尚未得過任何個人獎,「個人獎重視進攻和進球,後衛的主要職責是防守,相對比較不佔優勢。」 足球生涯裡的第一座冠軍 談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無疑是110學年度UFA大家一起努力得來的冠軍金盃,至今回憶起來還是令黃子銘感到興奮,「人生中最有感覺的一場比賽,當下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冠軍!」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記住努力的痕跡 「喜歡的事努力去做!」,短短八個字是黃子銘時刻提醒自己的座右銘。他認為,達到理想的過程十分重要,只要記住過程中努力的樣子與感覺,也較能自在地去完成目標。「如果過程非常努力,但結果不盡理想,那我真的是心甘情願、心服口服,因為我努力過了,就像今年大專聯賽。」   夢想已達成一小步 畢業去向已有定奪 「想旅外是沒錯,但現實面很多事情需要考量。」黃子銘透露,現階段會先留在臺灣發展,「如果真的要去旅外的話,還是希望用完全健康的身體去拚,不想要身上有負擔。」而近期他也被徵召至國家的成人代表隊,若傷勢與訓練情況順利,有望在6月16日披上國家隊戰袍,出戰2023台灣運彩國際男子足球積分邀請賽,「我有個夢想是可以進成人國家隊,現在算是達到一小步,等真正站在比賽場上才算完成!」 家人擺第一 感謝遇到的貴人們 家人是黃子銘在足球路上堅持下去的動力來源之一,雖母親在小學時因病離開人世,身為長子的他,必須承擔責任做好榜樣,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也相當緊密,常不辭辛勞到外縣市去觀看他的比賽,「想要繼續努力,讓祂在天上看到我一直在這條路上奮鬥,也能替我感到驕傲!」並指出需要謝謝的人非常多,「從國小開始到現在遇到的每個教練,那些支持我鼓勵我,還有一些不在足球圈內,每個階段遇到的貴人我都非常感謝!」

兩人亞錦賽雙人演武比賽側拍。圖/王誠德提供
人物特寫

柔術演武最佳拍檔 拿下亞錦賽亞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孝睿和南華大學王誠德雙人搭檔,替臺灣拿下「2023第七屆亞洲柔術錦標賽」雙人男子表演演武銀牌。兩人表示,他們取得了雙男表演演武的第二名,但是另一項傳統演武卻在銅牌戰輸了0.5分,無緣第二面獎牌,覺得既高興又可惜。王誠德表示,最大的心情莫過於是感恩,要謝謝教練們辛苦的栽培、一起征戰的隊友、家人及協會的支持,今天能夠站上國際舞台,過程中少了其中一位的幫助都無法順利完成比賽獲得榮譽。陳孝睿說:「雖然我們長久以來的努力終於看見成果,但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忘在獲獎之餘繼續鞭策自己前進,為的就是下一次爭取更好的成績並且不留遺憾!」 陳孝睿和王誠德原先一起在勁松門道館訓練,某天教練打給兩人問他們要不要搭檔練習準備全民運後,就一起走到現在,訓練的過程中因為他們分隔台北和嘉義,所以練習時間不好安排,加上為求動作真實性兩人經常輪流受傷,也會有許多討論甚至是爭執,但最後兩人都保持理性溝通,謹記彼此的目標,解決問題後繼續一起朝更好的成績邁進。 除了搭配上的互相磨合,兩人各自在訓練的道路上也有不同的課題,陳孝睿曾經因為心理壓力無法調適,導致忘記或是無法順利完成動作,後來透過和運動心理諮商師的學長談心,才逐漸改善心理狀態。而王誠德則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克服受傷的問題,2021年4月右腳髕骨滑脫,這是他運動生涯中第三次重大傷害,與此同時也面臨疫情爆發導致復健進度延遲,內心也焦慮不確定這個傷是否會康復,讓他感到十分挫折,最後他靠著看書、家人的支持,以及最重要的是他對於國際賽的嚮往與執著,還有對於競技運動本身的熱愛,讓他重新回歸賽場。 「訓練柔術對我而言最重大的意義在於不斷突破與克服挫折,這將使我們擁有更強的心理素質與克服困境的能力。」陳孝睿表示,柔術演武在臺灣算是剛起步的階段,因此需要靠著大家一起研究國外的資源,以及不斷嘗試不斷改善才能突破。王誠德則是認為有機會可以對這個領域有所認識,以及接觸到柔術界的眾多好手是最大的收穫。 王誠德想對陳孝睿說:「繼續前進吧,至少得光榮退役!」內含兩人一直以來的目標「世界排名第一」他也感謝教練及家人無私的支持。陳孝睿則想和搭檔說:「感謝一直以來的照顧,不管場上場下,從各方面來說你都幫助我太多,我們克服了低潮,接下來繼續邁向更大的世界舞台與各國好手征戰!」最後他們想感謝道館—勁松門的大家,包括我們的教練以及各位學長,是你們一直以來的教導與砥礪才讓我們擁有今天的一點成就,以及感謝台灣柔術總會的理事長及所有人員,你們不僅對於台灣的柔術發展不遺餘力,同時也願意相信我們並給予我們機會代表台灣為國爭光,對你們最好的回報就是我們會持續精進自己繼續在未來為台灣爭取榮耀!

國北教大拿下111學年度大專錦標賽冠軍。圖/王怡文提供
人物特寫

走過低潮 王怡文享受又愛又恨的合球

111學年度大專校院合球錦標賽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奪下冠軍、拿下二連霸,去年以隊長身份帶領國北教終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五連霸的王怡文表示:「雖然沒有去年第一次拿冠軍時激動,但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感覺,我覺得只要我們把自己準備好,沒有甚麼事是沒辦法完成的。」 王怡文從國小就很喜歡運動,曾接觸過籃球,升國中後媽媽擔心籃球碰撞較多容易受傷,於是就沒有加入籃球隊,而是開始嘗試合球。王怡文說:「我最喜歡合球的團隊合作,他不像籃球一樣可以自己一個人不透過隊友來得分,在合球場上我更多的是喜歡傳球讓隊友得分的喜悅!」 喜愛合球的王怡文卻一度想要放棄合球,高中因為溝通的誤會讓自己和團隊產生矛盾,更讓王怡文陷入了合球生涯的低潮,但在父母不斷鼓勵下,王怡文選擇相信自己,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加上自己挑戰過U19比賽的經驗後有所成長,當時帶隊的教練對於他的器重讓她感到更有自信。即使自己球技不是最頂尖,但她學會調適心態、保持初衷,安排自主訓練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走過低潮期王怡文更懂得如何團隊合作、和隊友溝通,以及待人圓融,在場上不斷和隊友溝通找出彼此的問題,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場下也會試著去了解大家的想法,整合彼此的建議,講話也變得比較會顧及每個人。國北教隊上的氣氛很好,也讓她感受到很多溫暖,她表示:「我真的很喜歡國北合球隊,我覺得它像一個『家』」 「合球對我來說是又愛又恨的一個存在,我很喜歡它的團隊合作,喜歡和大家一起練習,一起失敗一起成功,但它同時帶給我蠻多挫折所以真的又愛又恨。」王怡文未來的目標是可以將合球帶到自己要服務的小學,希望可以推廣合球,讓合球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