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划船賽事首日 選手自評「成績比預期中理想」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已邁入尾聲,划船賽事於今(25)日壓軸登場。中華隊好手一共出賽3個項目,除混合四人雙槳還有單人雙槳賽事,男子代表李睿哲表示,身體狀態比預期中還要佳,女子選手林語涵則透露這將是她國際賽最後一舞,因此想好好享受比賽,不過於執著成績。首日賽事結束後,兩人將接續於分組決賽爭取本屆最佳排名。 李睿哲本屆世大運參與男子單人雙槳,雖已有上屆與會經驗,但參賽項目不同,因此備戰內容、身心理狀態與感受還是有所差異。他本屆預賽為第三組第三水道,以7分34秒88的成績排名第五晉級。同日八強賽緊接著開划,他則以8分10秒68排名第六,無緣A/B組決賽,將進入26日的C/D組決賽。他笑道:「狀態比想像中還要好,划得也比預期的好,世大運結束後會全力投入全運會的準備,結束後再一次好好放鬆身體。」 同樣參賽單人雙槳的還有林語涵,雖為世大運初登場,卻也是最後一次。林語涵指出,這是她最後一場國際賽事,在全運會結束後將褪去運動員身份,因此要好好享受國際舞台的最後一舞、盡全力做到最好。 賽前兩周不幸確診,她坦言,訓練因此停擺一段時間的影響很大,且心肺功能也有變弱,整體都未達最佳狀態,加上德國空氣較乾燥,導致剛落地時,喉嚨和換氣都有不適症狀出現。 即使受種種因素干擾,但林語涵依舊保持良好心態,不執著於成績,反而是珍惜這最後一次在國際賽事上發光發熱。稍早的預賽以分組第四進入八強,而下午的八強賽則划出10分13秒75的成績排名第六,與該組別第一名相差1分16秒14,進入27日的C/D組決賽。提到划進八強賽,林語涵自己也感到驚訝,她表示,最後的成績比預期中還要好。 而混合四人雙槳李吉弘、王辰曜、喻沛棻、林暄芸則在預賽於第一組落後地主隊德國、義大利、泰國,以6分45秒77排名第四,進入27日的B組決賽。
世大運初體驗即奪牌 韻律體操新勢力開心落淚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韻律體操賽事於17日開始至今(19)日結束,所有項目獎牌皆已出爐,中華隊在3球2環收穫銅牌,而團隊全能及5帶則分別拿下第四名與第五名。代表隊成員陳詠綺、呂珮綺、黃韻蓁、朱婕綺、潘玉觀、莊詒安皆首次參與世大運,初登場即站上頒獎台,得知成績的剎那選手們也激動落淚。 前兩日團體全能賽事,中華隊先在5帶以輕快的節奏搭配鮮明亮眼之呈現,拿下16.500分,加上第二天3球2環的精彩表現獲得22.750分,以總和39.250分,與銅牌日本代表隊相差2.300分排名第四,無緣頒獎台。但選手們並未氣餒,而是將注意力集中至今日的單項決賽。 單項決賽由5帶率先登場,中華隊選手著鮮豔亮麗的服裝,自信十足、昂首上場,隨音樂逐漸展現氣勢,尤其本次5帶選用配樂為告五人與阿爆聯手創作的〈新世界〉,歌曲將排灣族古語和電子樂完美結合,而代表隊也將許多原住民舞蹈及臺灣文化融入本次編排,呈現強烈在地風格。最終以難度分7.600、藝術分5.100、實施分3.450、扣分0.900,總分15.250排名第五。 而韻律體操最後一項賽事為3球2環,中華隊力求一雪前恥,臉上依舊堆滿笑容充滿活力、磅礡登場。過程中頻頻施展高難度動作,並保有整齊度與一致性,且動作頓點乾淨俐落,最終獲得難度分10.500、藝術分6.500、實施分6.000,總分23.000摘下銅牌,和全能賽時相比,共提高0.250分。公布成績當下,代表隊選手情緒激動,紛紛流下高興的淚水,也對一直陪伴左右的教練中田真美獻上最深的擁抱。 此面獎牌抑是世大運韻律體操代表隊隊史第四面獎牌,且是連兩屆單項獎牌入袋。

學長帶領新秀崛起 划船代表隊挑戰隊史最佳
划船為世大運選辦運動,繼上屆代表隊首次出戰,男女雙人雙槳雙雙拿下最佳成績第九名後,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再次參賽,挑戰刷新隊史最佳成績。本屆划船賽事將於7月25日至7月27日在Regattabahn Duisburg舉行,該場地自1935年落成後,不斷舉辦各大國際賽事,最多可容納8000人同時觀賽,為少見的水上賽事場域。 本屆划船代表隊成員有李睿哲、王辰曜、李吉弘、喻沛棻、林暄芸、林語涵,其中李睿哲、李吉弘為已有成都世大運參賽經驗的學長,其餘四人則首次踏上世大運舞台。 李睿哲於2021成都世大運與楊家豪搭檔獲雙人雙槳獲第9名,本屆則單刀赴會,參賽男子單人雙槳項目。他也曾在2024亞洲錦標賽男子四人雙槳中划出第4名,前陣子114全大運更是包辦3面金牌,近年來在國際賽事舞台逐漸活躍,本屆世大運再次征戰,期待他能突破過去,為自己也為中華隊划出歷史新頁。 同樣參賽單人雙槳的還有林語涵,曾為2023世界U23划船錦標賽國手,並擁有其他國際賽事培訓隊經驗,在國內賽事也是頒獎台常客,本屆將首次於世大運舞台登場。 李吉弘在上屆男輕量級單人雙槳獲第11名,本屆改帶領三位隊友王辰曜、喻沛棻、林暄芸挑戰團體項目混合四人雙槳,盼能將上屆經驗傳承給學弟妹,以在這次賽事有更好發揮。而王辰曜為2023亞洲青年U19划船錦標賽男子四人雙槳金牌得主,並在高中即獲頒國光體育獎章,是位初次划向世大運的耀眼新星。 喻沛棻、林暄芸兩人曾一同在2023亞洲青年盃划船錦標賽女子組四人雙槳獲銅牌,本屆世大運將再次攜手合作。喻沛棻雖高一才開始接觸划船,但憑著過人毅力與努力,開始在全中運和全大運展露鋒芒,收穫多面獎牌,也多次當選國手。而林暄芸為本次划船代表隊年紀最小成員,卻擁有豐富國際賽事經驗,即將升上大一就獲得挑戰世大運的機會。 本屆划船代表隊有學長帶領、也有新秀崛起,混合四人雙槳項目為中華隊首次參賽,除經驗傳承外,也期待全新組合能擦出精彩火花,為划船代表隊在歷史上寫下嶄新紀錄。 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划船代表隊 男子組:李睿哲、王辰曜、李吉弘 女子組:喻沛棻、林暄芸、林語涵

韻律體操代表隊嶄新陣容 盼用音樂展氣勢奪獎牌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即將於7月16日揭開序幕,韻律體操比賽日期則為7月17日至7月19日在Messe Essen Halle 4舉行,韻律體操自2007曼谷世大運納入比賽種類,中華隊從2015光州世大運始有參賽紀錄,並曾於2017臺北世大運、2021成都世大運奪牌。本屆代表隊成員為嶄新陣容,將全力衝擊獎牌。 本屆韻律體操代表隊選手陳詠綺、呂珮綺、黃韻蓁、朱婕綺、潘玉觀、莊詒安皆來自臺灣體大,六名成員長期於臺中接受培訓,具堅強實力,本次初踏世大運舞台也備受期待。 此外,今年(2025)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她們就曾組合參賽,並獲得高分摘下成隊項目金牌。韻律體操代表隊總教練中田真美透露,本次5帶、3球2環曲目皆選用風格較強烈的音樂,希望藉此展現臺灣人的氣勢與精神。 朱婕綺、潘玉觀、呂珮綺、莊詒安、黃韻蓁也曾於112年全運會代表臺中市分別奪下成隊競賽、團隊全能之銀牌。而莊詒安來自宜蘭,自小苦練體操,國二時為接受更嚴謹、高強度訓練而獨自遠赴體操名校臺中東山高中就讀,即將升上大一即獲得代表隊資格,為本屆韻律體操代表隊中最小成員,其餘成員則皆有過全大運的洗禮,盼團隊能運用彼此經驗穩定發揮。 韻律體操號稱「最美的運動」,在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是一項僅限女性參與的比賽,並使用四種器材:環、球、棒、帶,表演時所播放的音樂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成隊項目中,每隊由五名選手組成,並須表演兩次。第一套表演,所有運動員必須使用相同的手具(本屆為5帶),第二套選手則必須使用混合手具(本屆為3球2環)。評分標準包括D分(動作難度/內容)、A分(藝術性)和E分(執行力),分數加總最高者獲勝。 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韻律體操代表隊 陳詠綺、呂珮綺、黃韻蓁、朱婕綺、潘玉觀、莊詒安

超越勝負的友誼 一般女400跨金銀銅賽後歡樂自拍
114年全大運田徑一般女生組400公尺跨欄在歡笑下結束,前三分別為高雄大學鄭緯綸、成功大學張敏葒、中華醫大林芮慈,三人完賽後在終點自拍合照,並互相分享自身經驗,完美展現「場上對手、場下好友」之情誼。 高大鄭緯綸表示,今天雖不斷踢到欄架,但整體狀況還不錯,相較上屆成績,不只秒數進步,獎牌顏色也有一大躍升。「有進步就好!」她燦爛笑道,上屆1分12秒93鍍銅,本屆則以1分11秒16摘金。賽後教練跑到鄭緯綸身邊竊竊私語,原來是想推薦她下屆參戰七項全能,對此她則認為可以考慮,但不確定在兼顧課業的同時,是否有時間練習。 而奪下銀牌的成大張敏葒認為今日已盡力,拿到獎牌是意料之外。張敏葒現為大三,除了備戰國考外,同時還擔任成大田徑隊隊長,且在大二時不幸受傷,因此這整年都處在復健期,練習時間遽減。也因如此,張敏葒對獎牌並無太大執著,「我就抱著再拚一次的心態,看自己可以到哪裡,盡力而為,最後秒數也是滿意的,拿牌算是其次。」 張敏葒感謝這一路以來許多人的幫助,和隊友度過的酸甜苦辣、教練激勵人心的故事、防護員開的課表等等,這些都是支撐她走上頒獎台的力量。 銅牌則由「忙內」中華醫大林芮慈摘下,林瑞慈就讀五專,因此高一的年紀就必須與已是大學生的姊姊們同場拚搏。初次征戰全大運舞台,林芮慈略顯生澀、羞赧,但依舊以驚人氣勢奪下銅牌。「今天狀態都不太好,速度、節奏都亂掉了,剛升上專一練習時間也減少,最後可以拿牌還是很開心。」她也對教練、學長姐表達謝意,感恩他們總是會不斷鼓勵,並告訴她哪裡該調整。 三人來自不同學校、年紀也不同,卻因體育相聚、相識。她們一致認為這是良好的友情,一起競賽,也能夠一同分擔壓力,甚至一起分享喜悅,高大鄭緯綸說:「在賽前彼此聊聊天可以放鬆很多。」成大張敏葒則補充:「在很多項目彼此就都有對到,看到厲害的成績因此會關注對方,透過這次賽後互相攀談,可以認識大家很開心。」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女生組 400公尺跨欄 金牌:高雄大學 鄭緯綸 1分11秒16 銀牌:成功大學 張敏葒 1分12秒52 銅牌:中華醫大 林芮慈 1分16秒50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陽明交大郭傑誠摘全大運個人首金
114年全大運來到最終日,田徑一般男生組3000公尺障礙決賽在豔陽與水花下展開。陽明交大郭傑誠克服緊張,於10分15秒38衝線,距離個人最佳僅差1秒,在大四跑回全大運個人首面金牌,而上屆金牌得主清大陳貝漢則跌落至第六,無緣連霸。 郭傑誠笑說:「沒想到自己可以走到這裡,我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今天第一個目標就是要享受比賽、盡力完成,第二個目標則是想躋身前三,但很意外最後可以拿到金牌,非常開心自己做到了。」賽前過於緊張導致身體不適,也沒有特別制定策略,只藉由體感去享受比賽。 至於奪金關鍵,他也表示感謝臺大李逸帆:「前面都是逸帆在帶大家,到後面我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就自己衝出去了。」在最後約200公尺處,郭傑誠超越李逸帆躍居第一,並持續加速直至衝線,最終順利摘金。 奪下全大運個人首金後,郭傑誠並無太多感想,反倒是逐一感謝家人、隊友與教練的支持,他認為這面獎牌屬於團隊榮耀:「很開心為大家拿到獎牌,他們總是在場邊鼓勵我、支持我,還有隊友們的陪練也都很重要。」 今(2)日臺南永華田徑場高溫直逼31度,郭傑誠也說:「天氣很熱,但過水欄的時候水濺上來很涼,所以我反而就會一直想要跑到那邊。」他的專項原本是5000和10000公尺,但後來覺得反覆繞圈相對枯燥,後來教練推薦他去嘗試障礙賽,在跑過後發現可以跳上跳下,而且還有水欄,有趣許多。 「我就是喜歡跑步,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為了這件事去努力,可能不是做到最完美,但我會盡全力去完成我該做的事。不管怎樣我會繼續享受這項運動、繼續跑下去。」郭傑誠課業繁重加上準備考取研究所,造成中間一度停練三個月,但他認為沒關係,重要的是享受跑步、享受比賽。 此屆賽會較大遺憾唯有爸媽無法到場觀賽,但郭傑誠仍萬分感謝家人、教練、隊友無條件支持、鼓勵和陪練,才得以讓他在賽場上保持動力、無後顧之憂地跑下去。頒獎時教練也和研究所已上榜的郭傑誠提到,可以挑戰二連霸,他則笑答:「順其自然就好。」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 3000公尺障礙 金牌:陽明交大 郭傑誠 10分15秒38 銀牌:臺灣大學 李逸帆 10分16秒87 銅牌:中央警大 許紹為 10分24秒93

七度征戰全大運 北市大蕭佑然攻讀博士:盡量幫自己鋪路
東京奧運選手、北市大學蕭佑然七度征戰全大運,本屆個人收穫2金1銀1銅。平時熱愛彈琴、唱歌,同時也用興趣做訓練,今年繼續攻讀博士班,「盡量幫自己鋪路,當我做得越多,代表未來的選項就會更多,當教練不是唯一出路」。 蕭佑然今(1)日在單槓項目以12.375分奪金,他謙遜表示,若不是學弟有失誤,學弟的表現應該更好,反而是自己的重點項目鞍馬沒有達到理想,以12.975分摘銀,金牌得主則為拿下13.125高分的輔仁大學莊佳龍。蕭佑然提到,今年剛好有很多國際賽事,因此本屆全大運幾乎沒有時間能夠準備,所以只要求自己要安全完賽。 而下周蕭佑然緊接著前往保加利亞參加體操世界盃挑戰賽,他認為自己狀態還未完全調適到位,今日的失誤等皆須加速調整,並加強強項鞍馬。 「我會在很多人面前彈琴或是唱歌,一來這是興趣,同時也能看自己唱功是否進步;二來是我覺得在大家面前表現,可以訓練面對觀眾、面對所有變化的應變能力與抗壓力,讓自己習慣這件事,就可以運用到賽場上。」蕭佑然小學學過鋼琴,因此音樂成為他抒發壓力的管道,透過演奏將心情放鬆,甚至有次在出國比賽前,蕭佑然在機場碰巧有鋼琴,還上前彈奏一番,藉此降低緊張感。 而從國北教大碩士班畢業後,蕭佑然轉戰北市大學攻讀博士,更和隊友合力摘隊史首面成隊金牌。除在體操界持續奮鬥外,他對教學也抱有熱忱與理想,才因此選擇繼續升學。多數運動員退役後多選擇成為教練,蕭佑然想讓自己有更多機會與選擇,在教練與老師建議下,他也認為這是好機會,於是前往北市大延續學生身分。 114年全大運競技體操 成績 公開男生組 成隊競賽 金牌:北市大學 江禹利/邱柏巽/蕭沛然/蕭佑然 202.092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蔡博宇/佘晉瑋/劉坤杰/劉各弘 170.294分 公開男生組 個人全能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77.425分 銀牌:國北教大 林冠儀 75.425分 銅牌:國立體大 宋孝恆 66.9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地板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575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1.925分 銅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1.87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鞍馬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3.125分 銀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2.975分 銅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2.350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吊環 金牌:臺灣師大 王奕翔 14.125分 銀牌:國北教大 林冠儀 13.850分 銅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37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跳馬 金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2.450分 銀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2.337分 銅牌:北市大學 江禹利 11.9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雙槓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950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2.175分 銅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1.7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單槓 金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2.375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1.800分 銅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1.550分

「選手生涯有限想有所突破」輔大丁華恬享受全大運、備戰世大運
114年全大運進入尾聲,競技體操所有賽事於今(1)日上午在嘉南藥理大學體育館圓滿完成。公開男女生組個人單項決賽壓軸登場,輔仁大學「體操精靈」丁華恬達成平衡木、高低槓項目四連霸,日前也透過成隊競賽取得世大運參賽資格,因此她坦言,今天心情較放鬆。 「我現在已經不會在意觀眾席上的目光,但如果爸媽有來看,我會很投入其中,想把一套最好的表演呈現給他們,讓他們覺得不虛此行。」丁華恬在地板項目摘銀,但她表示,完全沒有緊張,反倒是很享受。而高低槓則將平時所練完整發揮,平衡木雖有些連接未做到最好,但她認為仍算滿意,最終在這兩項雙雙奪金。 她透露,備戰全大運前期其實有遇到一點狀況,導致陷入低潮期,但最後還是有順利克服。她在平衡木項目以13.600分奪金,銀牌則由國北教大賴品儒12.300分摘下,國立體大林宜蓁11.333分獲銅牌。 世大運選拔賽已結束,且單項決賽為每個項目逐一進行,因此丁華恬認為單項相較成隊競賽氛圍輕鬆許多。成功拿到世大運門票,她也分享「我練體操最一開始的夢想是可以出國比賽,於是在國一達成了,後來開始想站上奧運,最終也如期征戰五環賽場,再來想拿到國際賽的獎牌,在亞洲體操錦標賽也完成目標。」 經過一番思考她再補充:「運動生涯有限,我現在的目標是,想在我體操生涯這段時間、還保有選手這個身分時,動作上能有更高的突破。」 丁華恬對體育的熱愛不僅於此,未來她想持續深耕體操界,回到基層擔任教練培育選手,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下一代。而談到若是沒有接觸體操,她仍會追求做一些很酷的事,例如挑戰攀登世界高峰。 114年全大運競技體操 成績 公開女生組 成隊競賽 金牌:國立體大 孫婕寧/王之媞/張筠芸/王雅信/林宜蓁/陳芊恂 141.450 公開女生組 個人全能 金牌:輔仁大學 丁華恬 50.732 銀牌:國北教大 賴品儒 49.299 銅牌:國立體大 林宜蓁 47.865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地板 金牌:國北教大 賴品儒 12.433 銀牌:輔仁大學 丁華恬 12.366 銅牌:北市大學 吳幸芬 12.300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跳馬 金牌:北市大學 吳幸芬 12.916 銀牌:國立體大 林宜蓁 12.400 銅牌:高雄師大 黃子星 12.066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高低槓 金牌:輔仁大學 丁華恬 12.100 銀牌:國立體大 陳芊恂 11.933 銅牌:輔仁大學 張孖淩 11.733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平衡木 金牌:輔仁大學 丁華恬 13.600 銀牌:國北教大 賴品儒 12.300 銅牌:國立體大 林宜蓁 11.333

初踏全大運霸氣摘三金 長榮郭書卉捍衛主場
地主長榮大學郭書卉昨(29)日於114年全大運韻律體操個人全能摘金,今(30)日個人單項決賽再添2金1銀,項目分別為環、棒、帶。全大運初體驗即拔得頭籌,個人單項決賽四項全勤,賽後她開心說道:「很開心第一次參賽就有這麼好的成績,也把獎牌留在長榮大學。」 她表示,四項皆有發生微小失誤,但表現仍算穩定,唯有球失誤稍多,今日回去後會多休息,往後比賽將更注意小動作、小細節的拿捏,並加強體能。 郭書卉身為大一新鮮人,初踏全大運的舞台,她坦言很不習慣。「剛升上大學,課業比較繁重,所以練習時間減少,加上高中賽事時間較短,大學則拉很長,因此體能上還要加強,也因為這樣,在無法訓練時我會去跑操場。」 郭書卉分別在環獲得24.850金牌、球21.750第四名、棒25.050金牌、帶24.350銀牌,加上昨日個人全能,本屆個人獎牌庫多達3金1銀。她提到,在這條路上可以堅持下去是因為韻律體操帶來的成就感:「我喜歡韻律體操可以跳出自己的故事,從選曲到編排、以及服裝設計,都是和教練討論後決定的,每一次比賽都能表現出不同風格,跳出感想和故事很有成就感。」 而她也曾面臨挫折,卻從沒想過放棄。郭書卉透露,當無法達成目標時會低潮一陣子,但一旦重新設定目標後,便能迅速爬起來、繼續前進。郭書卉自小都在臺南體系訓練,升上大學決定續留在臺南,她感謝臺南基層教練們的指導與付出,也謝謝家人總是在背後無條件的支持,讓她能全心訓練,接下來將備戰全運會,並放眼明年亞錦賽代表隊。 114年全大運體操 成績 公開女生組 個人全能 金牌:長榮大學 郭書卉 98.600 分 銀牌:國立體大 彭凡晞 97.000 分 銅牌:國立體大 張起畇 96.300 分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環 金牌:長榮大學 郭書卉 24.850 分 銀牌:國立體大 張起畇 24.700 分 銅牌:國立體大 彭凡晞 24.500分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球 金牌:國立體大 張起畇 23.650 分 銀牌:國立體大 李慈紋 22.800 分 銅牌:臺灣體大 王婕懿 22.150 分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棒 金牌:長榮大學 郭書卉 25.050 分 銀牌:國立體大 李慈紋 24.550 分 銅牌:臺灣體大 潘玉觀 23.700 分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帶 金牌:國立體大 張起畇 24.550 分 銀牌:長榮大學 郭書卉 24.350 分 銅牌:臺灣體大 潘玉觀 21.200 分

單項球國體包辦金銀牌 上屆金牌李慈紋遺憾無法衛冕
114年全大運韻律體操今(30)日進行公開女生組單項決賽,優美舞姿與磅礡音樂震撼全場。國立體大張起畇、李慈紋包辦個人球項目金銀牌,兩人和上屆成績恰好互換。李慈紋哽咽表示,本屆全大運可能是最後一次參賽,一些小失誤造成的瑕疵成為此次最大遺憾,張起畇則覺得自己表現有點美中不足。 「最後的滾球在練習時就一直失敗,所以上場時很擔心,結果真的失誤了,其他部份我覺得很滿意,只有這個失誤讓整套有點美中不足。」國體張起畇以23.650高分摘下球項目金牌。賽前兩周不慎扭傷用來支撐大部分動作的左腳,造成練習停滯不前,使張起畇非常不安,所幸透過積極治療,在一周後得以開始密集訓練。張起畇透露,在練習時會逼自己要有更高的成功率,讓比賽時能夠具備信心、提升穩定度。 此次決賽張起畇挑戰嘗試「古怪」風格,音樂選用與吸血鬼、鬼屋、陰森相關曲目,在服裝設計上也有血月、蝙蝠、幽靈城堡等小巧思。最後在難度分獲10.50、藝術分6.750、實施分6.400,總分23.650摘金。張起畇說:「在今天比完之後我學到,在沒把握的動作不要過於在意,越在意越會失誤,我想記住這場比賽的感覺,一直到接下來努力備戰全運會選拔賽。」 隊友李慈紋則獲銀牌,她表示,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參賽全大運,因此壓力很大,加上心態上一直沒有調整好,所以在剛開頭就發生失誤,稍嫌可惜。且因現除選手身分外,同時也在桃園龍潭韻律體操基層訓練站擔任教練,致力培育基層選手,所以自己的訓練時間就相對減少。不過她說:「在帶小朋友時對自己也有幫助,很多時候對小朋友說的話,其實也可以對自己說,換一種角度來鼓勵自己。」 雖遺憾無法完成球項目連霸,但李慈紋認為,在練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面對壓力、調適心態、危機處理、應變能力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韻律體操帶給我的」。她盼在這次賽會結束後能盡快調整好心態,目標放在全運會,之後也將褪下選手身分,投入基層,全力培育下一代。「我希望小朋友們在練習時是快樂的,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要真心喜歡、享受韻律體操。」 114年全大運體操 成績 公開女生組 單項決賽 球 金牌:國立體大 張起畇 23.65分 銀牌:國立體大 李慈紋 22.8分 銅牌:臺灣體大 王婕懿 22.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