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雙老搭檔離隊改打男單和男雙 明新碩四李振瑋想再讀新學位拚打到30歲
明新科大李振瑋在上屆全國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和合作5年的古家芸拿下年終賽混雙第2名,不過今年因為搭擋畢業另尋發展,已經碩四的他直說還要再讀另一個碩士,多打4年到30歲。 李振瑋在僑光科大站報名男單和男雙,光是分組賽就有5場的基本盤,讓26歲的他大喊有點吃不消,尤其是男單戰線,已經6年未曾挑戰。「現在要跟年輕人打有點痛苦,有些剛升大學、18歲而已,但因為沒有搭擋了,所以只好轉行。」 其實李振瑋在上一站長庚科大也有試圖與學妹搭擋,但由於對方並不熱衷,這次選擇跟第一站同樣報名單打和男雙,他表示重點還是擺在男雙,單打靠運氣,因為真的很久沒打:「上次大概6年前的團體賽。」最終日一天6戰的他,男單止步32強,男雙則挺進到第2天賽事。 雖然前搭擋古家芸現在已經是北市大研究所的學生,但還是到場幫忙加油,甚至坐在場邊教練席盯場,李振瑋笑說比賽時有她在後面「嘴砲」一下,還真的比較不會緊張。他已經盤算手中學位完成後,要再多讀一個碩士班,不諱言到北市大找古家芸也是選項之一:「但他們比較難考,11月我會報名然後認真讀書。」 古家芸原本今年也想以新學校的身份參加,可惜學校風氣不盛,而且新搭檔是馬來西亞籍,無法報名此項賽事,今天來到現場當啦啦隊,她自認手還不算癢,「看他們打就好」。 李振瑋從沒和體育班沾上邊,大學才開始接觸羽球,是靠自己認真練起來的。「升上大學因為是自己想要,所以不會想要偷懶,把時間壓縮,展現高效率學習。」儘管至今已打了8年,他對熱衷羽球的程度不減:「可能沒有經歷其他人在高中苦練的時候,我覺得打球很開心。」

高中同窗卻大學3年不敢合拍 僑光科大陳鴻達、吳嘉文因緣際會重啟合作
2024全國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最後一站來到僑光科大,地主男雙陳鴻達/吳嘉文想要尋求分站2連霸,分組首戰只花8分鐘就以25:14擊退陽明交大組合。高中就認識的他們,透露原本沒有要報名,因為每校名額多開放一組,才及時「合拍」,而且成績意外地不錯,以前2人合作悲劇居多。 陳鴻達和吳嘉文去年各自和學弟搭擋,都沒能帶回好成績,本來因為將升上大四,打算把今年的3組機會都給學弟,結果這次賽程擴編,每校最多能報4組,吳嘉文笑道:「想說我們兩個也沒有要幹嘛,就來打球。」他說兩人以前高中就配過,打起來不是很順,比賽都輸球,沒想到現在突然變好。 原來兩人從就讀彰化崇實高工開始就是同窗,升大學時陳鴻達臺體獨招未上榜,就在吳嘉文提議下,一起來到僑光,繼續當隊友。不過當隊友可以,當搭擋先不要,有鑒於高中搭不起來的經驗,他們大學前三年都沒再合作男雙,直到這次因緣際會重組,竟然在賽事首站中山大學就打到四強,陳鴻達直言:「如果第一站沒成績可能就會拆掉,改搭回其他學弟。」 陳鴻達/吳嘉文上一站在長庚科大更是一路晉級摘冠,但他們認為是因為首站封王的高雄科大葉其叡/梁竣庭缺席,才能幸運在冠軍賽和學弟內戰勝出,這站高科大搭擋回歸,且來勢洶洶踢館,分組賽就強碰,爭搶唯一一張晉級門票。結果陳鴻達/吳嘉文以19:25落敗,但前2站積分4250已經足夠確保年終賽資格,陳鴻達語氣堅定表示,今年有可能最後一年打,看能不能拚出成績。

全大運金牌再奪女雙冠軍 體育班的廖子菱讀一年書考上中興法律
學生運動員,「學生」永遠是擺在前面。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4日於長庚科大進行決賽,中興大學廖子菱/邱郁喬以25:19擊敗高雄科大,拿下分站女雙冠軍,展現全大運一般組女團金牌氣勢。 5月初的113年全大運,邱郁喬、廖子菱與隊友攜手拿下女團金牌,是球隊繼107年後再奪團體賽金牌,目前中興大學碩二的邱郁喬在東海大學時還拿過2屆女單銀牌,身手不凡。 邱郁喬說:「積分賽我每屆都有打,大學時練得滿認真的,其實在這之前我沒有很認真練球,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盡量常摸球。」 上一站在中山大學遇到凱米颱風,賽事延宕2天,她們透露其實中途有跑回臺中:「不知道要拖多久,剛好有朋友要開車回去,我們就一起走,再趕當天高鐵回去比賽,比較省旅館錢。」 相對理組的「臺清交」,法律系也有「臺政東中」的名門,其實廖子菱國、高中都是體育班,高中二年級才改拿書本,苦讀一年後考上中興法律系,「我做事都是全心投入,無法分心。就像這次為了比賽也幾乎沒念書,既然學姐找我組隊,就認真把球打好。」 高三整年沒摸球拍,廖子菱坦承有點想念:「重回球場的感覺滿好的,書桌前坐太久也不行,不過我過陣子要考國家考試,積分賽結束我又要回去坐了。」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僑光橫掃男雙冠亞軍與混雙冠軍 姜美華有個明星夢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4日於長庚科大進行決賽,僑光科大這次擦亮招牌,一共帶走男雙冠亞軍、混雙冠軍與女雙季軍等分站獎項,當中混雙姜美華/翁志凱與對手苦戰至最後1分,完成甜蜜復仇。 姜美華/翁志凱決賽對手是高雄科大「梁家兄妹」梁竣庭/梁云瑄,兩組人馬上週首站在中山大學的冠軍賽對壘,當時是後者勝出。今天僑光組合率先取得聽牌優勢,卻被追到24:24平手,最終驚險拿下第25分。 「上次就是輸給他們,同一個對手怎麼可以輸兩次呢!」大五的姜美華為了全大運與積分賽延畢一年,終於為學校拿下分站混雙冠軍:「教練一直對我們有期望,我覺得留下來很值得。」 搭檔姜美華的是準大二生翁志凱,首度參賽的他賽後表示自己心態調整有問題,才會被對手追上。「緊張只有一點點,是自己的心態有點亂掉。」 翁志凱升學階段都是體育班,高中就讀強校西苑,不過他坦承上場機會不多,高三決定轉換跑道:「覺得自己的天花板已經到了,就想好好讀個大學。我現在有在教羽球課,只要沒有離開羽球,我都覺得很快樂。」 姜美華是中華藝術學校表演藝術科畢業,懷抱著明星夢的她曾參與不少舞台劇,並希望爭取電視劇演出機會。「讀這樣的學校,確實是有這樣的夢想。不過我很務實,因為我是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的,也在學習代理品牌,當然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試鏡也不錯。」 另外,姜美華/翁志凱比賽時,隔壁場次正好就是同學劉祐岑/林家旗的女雙季軍戰,最後雙雙獲勝,林家旗笑說:「我們都會互相偷看比數,休息的時候還會跟他們擊掌打氣,很高興最後都贏球了。」 僑光本站共拿下男雙冠軍吳嘉文/陳泓達及亞軍李昱勳/翁志凱、女雙季軍劉祐岑/林家旗、混雙冠軍姜美華/翁志凱,堪稱大豐收。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臺大碩二曾品珊女單封后 「羽球帶我認識很多好朋友」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4日於長庚科大進行決賽,臺灣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二的曾品珊以25:23險勝國北教大蔡馨瑩,拿下分站女單冠軍,賽後她直呼不可思議。 「不知道這樣講好不好,但真的出乎意料。」剛結束激戰的曾品珊滿身大汗,但喜悅藏不住。「這邊風比較大,球不太好控制,說真的是滿幸運的。」 曾品珊大學時就讀清華大學電機系,不僅替學校在全大運拿下1銀2銅,畢業時還取得該校畢業生最高榮譽的「梅貽琦獎章」,可謂文武雙全。 從小跟在爸媽身邊撿球的曾品珊耳濡目染,對羽球越來越有興趣,爸爸見到女兒喜歡,還曾替她找教練教學。「我國中練球比較勤,有找教練帶,但高中回歸書本,大學才回來打球。」 曾品珊自認是單打手,但也喜歡雙打的氛圍:「單、雙打對我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不過有隊友比較安心,而且打球讓我認識很多朋友,生活變得有趣很多,如果贏球就更有趣了。」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凱米攪局放棄母校比賽 中山大學郭丞恩在長庚討回季軍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4日於長庚科大進行決賽,中山大學郭丞恩以25:22險勝僑光科大童振睿,帶走分站季軍,也彌補了上週因颱風棄賽的遺憾。 上週的凱米颱風讓高雄陷入嚴重災情,連續停班停課2天,連帶讓首站在中山大學的決賽日也延了2天,郭丞恩苦笑:「延一天可以,但再就卡到考試,只能忍痛棄賽,難得在自己學校比賽,真的很可惜。」 之所以難得,因為中山大學沒有補助學生參加本賽事的經費,已經大四的郭丞恩透露其實前三年都很想打,但他實在苦無預算。「想說要畢業了,不要留下遺憾,今年3站都會打,能夠拿下季軍滿開心的,本來以為頂多打到八強。」 從小跟著爸爸打球的郭丞恩,羽球只是他的興趣,積分賽是他個人參加過最大的賽事。「南部滿多羽球館,假日生意都很好,平常頂多只會在球館打打球,這比賽滿多前體育班的選手,強度不錯,很慶幸自己有報名。」 郭丞恩的偶像是剛完成奧運最後一舞的女單選手戴資穎:「雖然貴為球后,態度卻很好,而且打球很拚,不自覺會想替她加油。」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綠色神盾」的羽球校隊 羽球痴劉子瑜韌帶受傷終不悔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3日於長庚科大展開,輔仁大學劉子瑜單日連過4關,一口氣挺進男單八強,曾是高中籃球聯賽名校「綠色神盾」松山高中出身的他因傷勢改打一般組,不減他對羽球的熱情。 劉子瑜是體育班出身,高中時與籃球隊邱翊安以及當時的「最強高中生」林現惟同期,不過他因右膝韌帶受傷,又對發炎藥過敏,只能以休息代替治療。 「但我手實在太癢,而且初期沒有很痛不知道嚴重性,大學只好改讀休閒管理。」劉子瑜笑稱自己是「羽球痴」,學生時期不是補習就是打球,學校沒開就找成人對打,「大家說我沒休閒娛樂,但我的休閒娛樂就是羽球啊!」 因為羽球,劉子瑜認識不少好朋友,今天32強的對手高雄科大梁竣庭就是他教練的同學,兩人經常在比賽遇到,今天梁竣庭還開玩笑要打到25:24(本賽事無Deuce),沒想到一語成讖。 膝蓋仍不舒服的劉子瑜,人生就是離不開羽球,他目前兼任母校龍山國中助教,待滿足資格後報考教練證照。「我跟學弟年紀不會差太多,我希望先讓大家喜歡上羽球,因為我很知道被逼著練球的心情。」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最萌身高差女雙 高雄科大黃子涵幻想科班的多重宇宙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3日於長庚科大展開,擁有「最萌身高差」18公分的高雄科大女雙黃子涵/敖斯媛首次組合就開紅盤,單日2連勝,挺進4日分站淘汰賽。 黃子涵跟敖斯媛都是剛結束大一學期的菜鳥,且是今年全大運一般組女團銅牌成員,兩人首度攜手女雙就連過長庚大學黃楷婷/李奕萱、臺灣大學陳亭云/卓均而,比數都是25:13。 敖斯媛自爆國小注意力不集中,讓老師有些頭疼,後來被送去羽球隊練球「放電」,還真的讓她專心課業:「老師覺得我太『飄』,球隊晨操後回教室可以靜下心來,不過大多數時候都在放空。」 敖斯媛不僅姓氏特別,還有172公分的高䠷身材,原本國、高中都沒有打球的她,因「實力藏不住」在校內的比賽奪冠,才被學姐挖掘,「本來沒有想繼續打球了,幾乎是半推半就」。 不同於敖斯媛的德文系,黃子涵是理組的機械系。小時候跟哥哥一起打球,但兄妹年齡差距近10歲,從來沒有同校過,也很難湊在一起打球,她笑說:「不過現在他老了,我想我可以打贏他。」 國中曾短暫就讀體育班,現在羽球成為課餘興趣,黃子涵如今仍懷念當時的時光。「我覺得我高中才真的知道怎麼打球、怎麼思考,有點後悔國中後沒有延續科班,如果有現在的觀念跟足夠的體能,不曉得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已完成的中山大學與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

致理科大陳咨彤「最後一舞」 教學熱忱延續羽球魂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3日於長庚科大展開,致理科大陳咨彤迎接大專羽球的「最後一舞」,對自己人生很有規畫的她目前還在球館教球,希望延續自己對羽球的熱情。 陳咨彤就讀行銷與流通管理,也已完成實習,對本科職能很有興趣,也有意願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雖然從小就是讓父母很放心的孩子,一點也不嬌生慣養。 「我國小二年級轉學到福德國小,班上有3個羽球隊的同學,看他們早自習可以不用來,下課又能提早離開,基於好奇就加入球隊。」陳咨彤笑說,雖然要晨操,但比起讀書,小時候的自己比較喜愛運動。 不同於現今都市國小生多由家人接送,陳咨彤轉學後必須自己搭公車上學,父母也很樂意讓她學習獨立。「他們都很支持我打球,對我常在外面訓練、比賽都滿放心的。」 考上大學後,陳咨彤學貸打算自己背,大一就開始打工,正好結合自己的興趣,到球館當教練。「我很快就考了教練執照,目前只是C級,等資格到會繼續考上去。」 陳咨彤笑說,教小朋友很有成就感:「我第一個學生從4歲教到現在7歲,看著他們長大、進步很有意思。」 陳咨彤本站報名混雙與女單,無論今年能否晉級10月臺北體育館的年終賽,她表示自己對羽球的熱愛與教學的熱忱都會持續下去。

長庚男雙是AI+醫生組合 「反指標」簡明山用「看衰」替麟洋配加油
2024全國大專院校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3日於長庚科大展開,身為鄰居的長庚大學男雙簡明山/胡開雲單日第二戰順利開胡,當中簡明山還用另類方式替巴黎奧運的男雙「麟洋配」加油。 簡明山/胡開雲今天下午以25:15擊敗陽明交大張倍瑚/郭柏延,但上午的敗仗讓他們無緣晉級,只能專心男單。 胡開雲三年級開始打球,五年級時還在國小盃拿下雙打季軍並上過報紙。不過他透露自己是單親家庭,母親是工作繁重的工程師,放學後等媽媽下班才接觸羽球,就此解下不解之緣。 「羽球是我們課後班的課程,12點放學、寫完功課後就安排我們打球,越打越有興趣,之後也有加入校隊。不過因為媽媽比較要求課業,自己也不是很想去科班。」沒有一頭熱進體育班的胡開雲人生更寬闊,現在就讀人工智慧學系,搭上現在全球最熱門的AI風潮。 簡明山就讀長庚醫學系大六,目前在彰化的醫院實習,所以雖然本站比賽在母校隔壁,還是得南北奔波。而且他們平常都在長庚大學體育館練球,對長庚科大場地很陌生。「這邊地板比較軟,平常有比賽才會來,就當作給自己一個輸球的藉口。」 身為羽球迷,兩人最近當然有熬夜關心巴黎奧運,王齊麟與李洋闖進金牌戰一役也在螢幕前關心,不過簡明山自嘲是「反指標」,他笑說:「我平常看比賽看好誰,誰就會輸,所以這次我要『看衰』他們!」 今年積分賽共3站,除了日前的中山大學與目前的長庚科大兩站,8月15、16日還有僑光科大站,年終總決賽則在10月15、16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