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A

UBA看緯來!11月12日起電視轉播鎖定72台

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今年3月在臺北小巨蛋決賽的熱烈景象猶在,不但現場觀眾兩日累積突破2.7萬人次為史上新高,收視也再創紀錄。即將到來的110學年度預定11月12日由女一級率先開打,緯來體育台取得本季電視轉播權,預計為球迷帶來131場的Live直播。 緯來體育台文大培台長表示,過去曾轉播UBA 長達13季(90學年度至102學年度),經歷實力較懸殊的年代,也見證切割後UBA開始轉變的陣痛期,實為投入UBA轉播時間最久的電視頻道。距離上次轉播已經相隔7屆,能夠再次為學生籃球發揮專業相當期待,緯來體育台仍將全力以赴。 本屆富邦人壽UBA電視轉播總場數較上屆增加6場,由緯來體育台轉播之131場,同步於LINE TODAY(https://lin.ee/DLiWEGJ)進行網路直播,賽事結束後立即在SSUtv重播;非緯來體育台轉播之部分場次,大專體總以自行研發的5G手機直播,新增特寫鏡頭與主播播報,在SSUtv播出67場,詳細轉播時間表請待UBA官方網站、Instagram(uba.tw)以及緯來電視網網站公告。 110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各階段賽事日程如下: 女一級賽事 預賽第一階段:11/12-14@臺灣科大 預賽第二階段:12/16-19@世新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111/1/18-21@臺灣科大 複賽:111/2/19-23@臺北體育館 男一級賽事 預賽第一階段:11/22-29(11/25休兵)@輔仁大學 預賽第二階段:12/3-10(12/6休兵)@義守大學 預賽第三階段:111/1/6-9@臺灣大學/政治大學 預賽第四階段:111/1/24-27@臺灣藝大/世新大學 複賽:111/2/25-3/4(2/28休兵)@待公告 男女一級決賽:111/3/19-20@臺北小巨蛋

大專體總響應國際大學體育日,舉辦「世大運會客室」系列對談,邀集各運動好手線上參與。(圖/大專體總)
國際

奧運好手回顧世大運 線上交流同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Nice 2 meet you, Let’s 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舉辦「世大運會客室」對談活動,邀集13位中華隊好手與多國選手線上互動,分享世大運參與經驗及備戰心得,帶來不同運動的見聞,共同歡慶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系列影片連三週播出,吸引破萬觀看及討論。 今夏中華隊在東京奧運創造佳績,陣中不乏過去站上世大運頒獎台的佼佼者,如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射擊吳佳穎及楊昆弼、田徑楊俊瀚等,以及明年成都世大運有望代表出賽的好手,如柔道銀牌楊勇緯及初登最高殿堂的林真豪。「世大運會客室」盼延續影響力,藉由選手親身歷程分享,凝聚大眾對運動及選手的關注,以及大專體育發展、學生運動參與更多的認識。 體育署表示,自2018年與大專體總攜手響應IDUS,已連續四年舉辦多元活動推廣運動參與,期間包含大專媒體志工進修、運動傳播產業觀摩、大專師生研習、13國在臺外籍學生的運動體驗等,結合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亞洲大學運動總會(AUSF)、各國大專體總視訊連線研討分享,傳遞IDUS核心價值,並深化實質交流,不但參與學員熱烈迴響,也受到國際高度關注與肯定。 今年由選手角色帶動參與,透過線上對談方式激盪不同火花,除了世大運中華隊代表,還找來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世大運選手與會。此外,更邀請身兼FISU執行委員及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同時與FISU學生大使、大專媒體志工SSU特派員合作企劃後製,並於影音頻道SSUtv播出,密切串連相關角色與平台,進一步呈現IDUS內涵意義。 運動員出身、曾參與1993水牛城世大運的大專體總秘書長曾慶裕分享:「FISU和世大運都是希望藉由競技運動達到全世界大學生交流的平台,這個平台是屬於年輕人,具有青春活力、結合運動跟文化的!」近年推動的IDUS同樣致力於這精神,他鼓勵年輕學子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交流的機會和經驗,「每個人心中都有運動的精神價值,藉著運動大家有共識和凝聚,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而大專體總也會兼顧大學生的活動需求和教育目的,持續幫助學生運動員往目標前進。 「世大運帶給我運動生涯非常大的轉折跟成長,是轉捩點和前進的力量。」國際舉重場上戰功彪炳的郭婞淳,坐擁世大運兩金及三項大會紀錄,談到兩屆參賽,皆是經歷奧運不理想表現後能盡情發揮、再創高峰,加上深受主場歡呼力量的感動,她不忘鼓勵未來參賽的學弟妹勇於嘗試:「盡全力去享受比賽吧!」 柔道楊勇緯將世大運失利韜養為成長的養分,與同窗林真豪都在摔與被摔之間領略場上與人生的進退之道,他逐步調適心態:「我正在做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柔道這件事,走下頒獎台一切從零開始,我會保持初心繼續努力前進!」世大運參賽三屆拿下1金4銀的魏均珩,分別搭檔鄧宇成、湯智鈞續寫射箭男團銀牌紀錄,2019起固定配合的三人,也透過一起參與不同運動培養絕佳默契。射擊「證件妹」吳佳穎感謝世大運讓大家認識她,楊昆弼經過大賽洗禮更添膽識,兩人奪牌分別寫下空氣手槍、不定向飛靶參賽新頁,也珍惜場外與各國選手、賽會人員的互動。 回顧引發全臺熱潮的2017年臺北世大運,對許多「回家比賽」的中華隊選手意義非凡。該屆主場飆出百米金牌的「臺灣最速男」楊俊瀚有感而發:「經過世大運,有更多單項慢慢被大家看見,讓觀眾開始去關注田徑或其他運動。」當年以高三應屆畢業生身份參賽的快腿葉守博,也一直把難得的世界級經驗視為選手生涯的肯定和信心來源。女籃選手雖少在綜合型賽會亮相,不過已並肩征戰兩屆世大運的羅蘋、徐玉蓮,很慶幸能見證小巨蛋滿場奪銅,交手列強的挑戰也激勵著他們:「能夠站在國際場上,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與談選手也帶來各國大學體育活動的視角,如旅日好手商瑠羽細數日本柔道養成的階段;韓籍球員許筱彤、張芝恩談談不同籃球環境下轉換身份的學習;來自馬來西亞的射擊選手黃冠捷、短跑選手方垲竣,從世界級賽事的震撼萌生挑戰更高殿堂的勇氣;菲律賓選手Loren Chloe Balaoing因射箭接觸FISU大使課程培訓和國內運動推廣等,都讓人見識投入大專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多元樣貌。 除了在主持人王博麟帶領下進行豐富精彩的經驗分享、觀眾問答,最後大專體總致贈每位選手IDUS禮物盒,內含呼應FISU logo五色、具有臺灣特色的禮品,包括忠實反映在地文化的鳳梨酥和乖乖、印有大專聯賽吉祥物的紅包、因應各運動的巴隆隊長客製鑰匙圈、疫情必備的口罩等,均代表對選手的祝福和應援,也希望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增進彼此了解,搭建友誼的橋樑。 如同IDUS遍地響應的活動及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大專體總無畏疫情衝擊及隔閡,持續融入創新內容及形式,善用溝通管道及社群傳播力量,創造與區域與全球大學體壇更多的互動與連結。 到SSUtv觀看所有影片

今年響應920國際大學體育日活動「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圖/大專體總)
國際

歡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世大運會客室」9月13日起上線

為慶祝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發起活動,今年聚焦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舉辦「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系列影片將在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七點於YouTube SSUtv播出。 「世大運會客室」邀請甫從東京奧運完賽歸國的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柔道銀牌楊勇緯與林真豪、商瑠羽,射擊各擅勝場的吳佳穎、楊昆弼,田徑「最速男」楊俊瀚與葉守博,世大運女籃銅牌徐玉蓮、羅蘋等共13位。對談由體育主播王博麟雙語主持,加上馬來西亞和韓國等世大運選手、菲律賓的FISU學生大使以及同時身為FISU執行委員與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陣容及激盪火花值得期待。 中華隊分享學生運動員生活、參賽經驗、備戰心得,也與國際選手一起進行線上交流,帶來大學體育活動不同的見聞與視角,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的精神、態度培養,以及投入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各種樣貌。 全系列預計推出6集,自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7點於SSUtv上首播。首集由射箭打頭陣,參賽三屆世大運下包攬1金4銀的魏均珩,與分別搭檔延續男團銀牌的學弟鄧宇成、湯智鈞,場上場下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現氣勢、培養默契。楊勇緯、林真豪與旅日好手商瑠羽於9月16日接力進行柔道甘苦談,分享備戰世大運和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學習與成長。 9月20日當天,曾於2013喀山、2017臺北兩屆世大運舉重摘金的三項紀錄保持人郭婞淳,將帶來參賽回顧。隨後9月23日為田徑,請到三戰世大運、曾於臺北田徑場主場飆出隊史男子100公尺首金的楊俊瀚,以及新生代快腿葉守博。第三週女籃徐玉蓮、羅蘋9月27日登場,兩人都曾拿下UBA大專籃球聯賽后冠,也並肩參與過去兩屆世大運。9月30日壓軸的射擊由吳佳穎、楊昆弼代表,兩人各拿下2015年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2019年不定向飛靶男單金牌及混雙銀牌,皆寫下世大運中華隊該項目參賽新猷。其中多位選手更有望於明年成都世大運再披代表隊戰袍。 我國自2018年開始加入響應行列,每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活動推廣多元運動參與,共同歡慶此一國際大學年度體育盛事。第一年以「SSU特派員扎根計畫」,帶領大專生前進攝影棚與轉播車觀摩,也吸收資深主播的經驗傳承 ;第二年同樣以媒體志工的進階進修為主,將志工們帶入FISU與各國大專體總研討會,開拓國際視野並深化交流面向。 第三年提前規劃辦理,去年8月起即透過5場活動向逾260人次之大專師生傳遞訊息,當中包含13國外籍生,以自行車、棒球、3對3籃球、滑水與SUP立槳等運動創造互動與連結。「在臺國際學生研習活動」採線上與線下同步方式,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與亞洲大學運動總會跨洋連線傳遞IDUS核心價值之外,更帶領國際學生親臨現場觀賞全世界第一個在疫情下做好準備、開放觀眾入場的「中華職棒」,在學習職業賽事防疫措施的同時,感受職業運動帶來的視覺衝擊與魅力,受到參與學員熱烈迴響。 有別於往年活動結合實體活動,今年雖因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錄製、播出,大專體總仍盼運用社群傳播力量,從選手分享帶動討論,凝聚大眾對大專體育發展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並在諸多國際賽事活動延期之際,延續與國際交流的腳步與影響力。   「世大運會客室」選手對談首播資訊 播出平台:大專體總YouTube影音頻道 SSUtv

FISU代理會長Leonz Eder。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5世大運主辦城市 夏季二度在德國 冬季第七次落腳義大利

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日前宣布,2025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主辦城市,夏季為德國的萊茵-魯爾都會區,冬季則落腳義大利杜林。 2025年的夏季世大運,將移師德國北部—萊茵-魯爾都會區(Rhine-Ruhr),這是德國繼1989年在杜伊斯堡主辦第15屆之後,睽違18屆二度辦理,「我們非常開心能獲得FISU的信任取得主辦權,這對德國大學體育以及德國體育史來說,都具有其歷史性的重大意義。」德國大專體育總會的主席Jörg Förster說道。 同時也提及,他們將把握這個機會,與合作夥伴結合運動與科學,將社會、生態和經濟的可延續性、創新等加入賽會概念,來舉行這盛大賽會,並預期2025年夏季世大運能為整個社會提供更長期的發展動力,尤其在學生深入參與方面。 而義大利擁有舉辦大型賽事的豐富經驗,前後共動用9座城市分別辦理5次夏季與6次冬季世大運,尤其2025年冬季世大運主辦城市—杜林,1959年首屆夏季世大運就在該地誕生,後續再辦過1970年第8屆夏季世大運、2006年第20屆冬季奧運與2007年第23屆冬季世大運。 義大利大專體育總會會長Riccardo D'Elicio 說:「我必須要感謝我們的團隊,經過兩年的努力,能夠有機會重溫2007年時(杜林首次舉辦冬季世大運)的感動!這個賽會對於義大利的大學體育來說,會是一次獨特的機會,來推廣我們的土地與擁有強大學術使命的城市—杜林。」 FISU 代理會長Leonz Eder 也總結:「能夠擁有兩個強大的夥伴來籌辦2025世大運感到很榮幸,大家也有機會到這兩地飽覽遊走。」

FISU為2022年後續賽事與各籌委會維持密切合作。圖/取自FISU官網
國際

走過大規模停辦 FISU單項賽事的下一步

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原訂於2020年要舉行的29項世界大學單項錦標賽(World University Championships)與大學世界杯(FISU University World Cup),最終因新冠疫情蔓延,該年僅於3月底辦理競速滑冰、10月底線上舉行智力運動兩項賽事,剩下的27項賽事,FISU幾經多重考量,決定不再延至2021年,忍痛選擇停辦。 線上研討會維持溝通 確保賽事舉辦品質 FISU單項錦標賽自1963年開辦以來從未大規模停辦,2020年是史上第一次,儘管歷經史無前例的「挑戰」,FISU仍積極準備2022與2024年的賽事。FISU於今(2021)年5月,透過舉辦線上研討會,維持與各單項賽事的籌辦委員會的密切合作,確保舉辦品質,FISU技術代表主席等也都出席,每項子題更超過100人參與。 然而,FISU也為未來賽事預留較高彈性,一但疫情有最新發展,不排除延期或停辦等選項,目前2022年的單項賽事預定有14項,包含現代五項、智力運動、鐵人三項、輕艇競速、沙灘排球、滑水、定向越野、高爾夫、五人制足球、攀登運動、壁球、越野、競速滑冰、滑雪定向;受成都世大運等大型賽事延至2022年等因素影響,進而確認取消的有帆船、射擊、舉重與自由車4項。 將首辦「搏擊運動」大學世界杯 2022年舉行的大學世界杯,除了原有的三對三籃球、足球與七人制橄欖球以外,將新增「搏擊運動」,有拳擊、空手道、泰拳、桑搏、角力與武術等6種,而2024與2026年預定也都將辦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2023年夏季世大運8月8日起開始招募志工。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3夏季世大運 8月展開志工招募

2023年將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第32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相關籌備正積極準備中,志工招募也將於8月登場,預計招募超過11000人。 主辦單位將於8月8日正式開放志工報名意願登記,官方網站上會釋出相關徵選規則、程序和期程等資訊,非常歡迎擁有外語能力、新聞基礎知識、技術、運動訓練與志工服務經驗者報名參加,號召志工們能發揮廣泛技能來協助活動的許多面向,而通過招募加入的志工,將會擁有服裝、飲食與交通的後勤支援外,也會獲得紀念品以及服務證書。 本次招募期望能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Sverdlovsk)的居民中吸引約6000名的志工候選人,約4000名志工將來自俄羅斯其他地區,另有200名來自國外。 2023年會是俄羅斯自1973年於莫斯科、2013年於喀山之後,第三度主辦夏季世大運。根據俄方表示,舉辦世大運所留下來的遺產,在舉辦後的8年,讓喀山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的運動熱點,且持續善用場地與設備於舉辦在地大型、甚至是國際活動,包括2015年世界游泳錦標賽。世大運無疑地成為城市最閃耀的活動之一,而且成為帶動地區發展的強大動力。 報導來源:https://www.fisu.net/news/summer-fisu-world-university-games/ekaterinburg-2023-begins-volunteer-recruitment-in-august

成都世大運距離舉辦進入倒數一年。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1世大運三度改期 延至2022年6月舉行

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原訂2021年8月18日至8月29日將在中國成都舉行,受全球疫情影響一延再延,經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與世大運執行委員進行視訊會議後,確認將賽事延期至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辦理。 成都世大運最初安排在今年8月8日開幕,由於賽期調整及時間離延期的東京奧運太近,經兩度延後訂於8月18日至29日登場,無奈疫情持續肆虐,雖然許多選手逐步訓練備戰,但由於許多學校未恢復正常運作、運動場館設施關閉,加上國際邊境管制措施等影響,延期勢在必行,FISU基於「保護所有與會人員及市民的安全健康」,四月發聲明宣布順延一年,五月進一步就日程達成共識。 「很高興在明年找到合適時間舉辦這場盛會!」FISU代理會長Leonz Eder表示,成都世大運組委會已做好今年賽事如期舉行的充分準備,但考量到全球疫情帶來的衝擊及限制,與FISU共同決定延辦,期盼在更理想的公共衛生和社會條件下,確保賽事在最好狀態舉辦。 本屆賽會是繼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後,中國城市第三度主辦夏季世大運,除了世大運固定舉辦的15個運動種類(射箭、田徑、籃球、羽球、擊劍、競技體操、韻律體操、柔道、游泳、跳水、水球、桌球、跆拳道、網球、排球)外,另選辦賽艇、射擊、武術,總計18個競賽運動種類。 隨著本屆順延、下屆2023年落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賽史將首度連續兩年登場。 報導來源:https://www.fisu.net/news/summer-fisu-world-university-games/chengdu-2021-fisu-world-university-games-hod-spring-meeting-to-be-held-in-february

大專體總發行之《大專體育》與《大專體育學刊》獲3獎項。攝/大專體總
綜合

《大專體育》與《大專體育學刊》獲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3獎項

國家圖書館4月26日於該館3樓國際會議廳舉行「110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發布會」頒獎儀式,大專體總發行之《大專體育》與《大專體育學刊》繼106、108、109年獲獎後,再抱回「期刊長期傳播獎-體育學」、「期刊即時傳播獎-體育學」等3獎項,曾慶裕秘書長出席典禮,並親自從館長曾淑賢手中接過肯定。 依據學術成果的貢獻面向,國家圖書館訂定出版滿6年以上且持續出版者,結合「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CI-HSS)」資料庫之統計,以近5年的引用次數、文章篇數等,計算出影響係數並以此為依據,將能在短時間之內發揮知識影響力之期刊頒贈「期刊即時傳播獎」;而歷年來能被主要文獻類型(期刊、學位論文、專書、專書論文)引用之總數為標準做排序,為能持續傳播擴散知識的頒贈「期刊長期傳播獎」。 《大專體育》在長期總被引用數排行中,以8440次登上體育學學門第一名,而奪下「期刊長期傳播獎-體育學」,《大專體育學刊》4320次位居體育學學門第四名,且因達5年影響係數達0.305,再獲得「期刊即時傳播獎-體育學」第二名。

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開賽記者會合影。圖/大專體總
UBA

轉播增加「安」心看 富邦人壽UBA 11月16日起女力領銜登場

疫情時代體育賽事大受挑戰,大專體總以「安」字作為109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的精神展現,在教育部體育署、冠名贊助商富邦人壽與眾家協力單位的溫暖支持下,達到205場全自製轉播,也在球隊、球迷兩端加強防疫措施,期盼所有參與者都能安心看球、安心打球。本屆預賽由女一級12隊在11月16日於臺灣科大體育館打頭陣,男一級16隊於11月20日在輔仁大學中美堂開打,目前開放觀賽,請入場者遵守配戴口罩、量測體溫與QRcode登記等約章,並隨時注意官方發布之變動,歡迎大家進場安心享受觀賽並釋放2020年以來的壓力。 為降低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衝擊,在教育部體育署與富邦人壽等挹注資源下,藉由多元轉播平台及推廣活動提升賽事關注度;本屆賽事237場中播出205場,轉播率達86%,點開手機可即時收看LINE TODAY直播,另Eleven Sports於男、女生預賽及複賽在有線電視、MOD 213台與Hami Video皆提供多平台播出,而MOMOTV也將在男子複賽與男、女生決賽提供4K高畫質直播,並結合YouTube SSUtv頻道於127場電視轉播場次提供賽後立即重播,以及自行研發5G手機直播技術加碼直播78場,為球迷帶來更多元的轉播享受。    冠名贊助商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表示,富邦人壽連續第五年冠名贊助UBA賽事,上屆賽事雖受到疫情影響,但在大專體總的努力下,仍然帶領著球員前進小巨蛋舉辦閉門賽,持續透過運動賽事傳遞正向力量,也期待今年球員除持續展現精湛球技外,也能強化自身競爭力,透過富邦人壽提供的「UBA英檢獎學金」,讓球員在接軌國際上培養更多優勢,並號召台灣的籃球迷一起力挺UBA,與大專體總共同提升賽事環境,建立屬於台灣的UBA文化,讓籃球成為全民的共同語言。 世新女籃首度挑戰連霸  文化徐玉蓮有望達陣UBA生涯千分 本屆女一級採預賽12隊、複賽6隊各打一次循環,最終取前4進軍臺北小巨蛋。世新大學女籃上季驚險於四強賽三度延長的史詩戰役中勝出,而後在決賽以4分差擊敗文化大學獲得第一座冠軍,本屆補進前菲律賓國家女籃當家中鋒潔丹妮兒與林蝶捍衛禁區,想達成隊史首次二連霸的決心滿點,可見UBA自100學年度與WSBL切割後,各隊競爭提高,也因此難有球員生涯得分累積破千分,但今年,文化大學的徐玉蓮卻有望在預賽突破此紀錄,已參賽5屆、出賽69場、總得分來到916分的她,極有機會成為切割後首位達成生涯1000分的女子球員。 男籃健行科大要搶五年內第四冠 各隊補強實力差距更小 男一級16隊預賽採單循環,共分四個階段舉行,前兩階段各有8隊上場。尋求五年內第四冠的健行科大,將在11月20日起於輔仁大學中美堂與地主球隊和連三年補進HBL MVP的政治大學等8隊過招;而改制後唯一拿過三連霸的臺灣師大、上屆寫隊史最佳第三名的中州科大以及107學年度亞軍義守大學等8隊於11月30日起在義守大學體育館開打。 球迷服務—人氣票選抽萬元大獎、會員續集點、首度聯名潮帽限量上架 男、女一級共28隊將於11月16日至12月7日在momo購物網進行人氣球隊票選,每帳號每日可投4票,FB或LINE 分享名片頁再加10票(僅限一次),投票者有機會抽萬元大獎,而人氣前三高的球隊依序可獲得3萬、1萬與5千的購物金添購訓練設備;UBA會員制續辦,球迷可利用UBA SCORE APP於現場、直播與重播掃描QRcode累積點數,累積越多越有機會獲得決賽門票與限定好禮;而大專體總與New Era聯名推出全台限量168頂的UBA球迷應援帽,暫定於11月23日在momo購物網獨家開賣,售完不補、值得珍藏,最新消息請隨時關注官方相關平台。

林偉傑(右一)與楊孟樺(右二)出席運動傳播座談會。攝/戴見安
綜合

2020年運動傳播座談會 看選手坐上播報台的另一面

「2020年運動傳播座談會」7月3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館2樓展演廳登場,由教育部體育署指導、大專體總與FOX體育家族聯手策劃,邀請專業體育主播及各界球星現身,與參與的169位人次互動,並親自體驗賽事播報、轉播。 體育署今年盛大舉辦「臺灣運動產業博覽會」,舉辦多元活動讓民眾更了解運動產業,今天下午進行的「運動傳播座談會」,就透過講座、選手對談及實際體驗,拉近民眾與運動傳播的距離。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也親臨會場,他提到:「運動傳播也是屬於運動產業的一環,由主播來傳授他們深藏不露的播報、轉播技巧,讓我們了解原來電視轉播是這麼一回事。」 活動前半段由《世界體育中心》新聞主播林奕雯主講,透過實際經驗,傳授體育新聞播報及人物採訪技巧,並與臺電女排「自由女神」楊孟樺、UFA大專足球聯賽金靴獎林偉傑(臺北市大)進行訪談。 健談的楊孟樺有過豐富的受訪經驗,面對觀眾、鏡頭都能自在面對;林偉傑則是首度參與座談會,笑稱自己為此已好幾晚睡不著覺,深怕上台說錯話。 座談會上,兩人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經歷、出國訓練的甘苦談等,還化身主播與受訪者互相提問,聊得不亦樂乎。而當身份從轉換為新聞主播,各自與現場民眾搭配播報,兩人都藏不住生澀感,楊孟樺緊張到不停冒汗,林偉傑的溫暖聲線則被誇「很適合當主播。」 FOX資深賽事主播田鴻魁也不藏私指導播報技巧,點出坐姿、聲音情緒、面對鏡頭的肢體語言及抑揚頓挫等重點,讓台下有意從事媒體業的民眾大有收穫。 活動下半場由田鴻魁接棒,道出自己從外文系踏入運動傳播領域的背景和過程,也說明想成為體育賽事主播所需具備的條件,除了有熱忱、對各項運動涉略、靠外語能力加分,口齒清晰、邏輯清楚更是必備要件。 UBA輔仁大學籃球隊人氣王魏嘉豪去年在賽後收拾空瓶罐的舉動,大量「圈粉」,實力與人氣兼具,平時雖給人「省話」形象,但坐上轉播台嘗試擔任球評,卻意外展現出連田鴻魁都誇讚的好口條,看著自己過去的比賽畫面做評論,精闢的解說更逗得現場民眾笑聲不斷。 壓軸登場的則是去年U18世界盃青棒賽MVP余謙,以一身「潮流」打扮現身,整體造型也成為話題。在U18冠軍戰一夕爆紅後,余謙的一舉一動都受關注,如何面對這樣的壓力,他也坦言,這是自己還要學習之處。    即將跨入職棒殿堂,余謙逐漸熟悉受訪者的角色,但挑戰比賽講評,卻讓他在轉播台上語塞,不斷用表情和笑容帶過,田鴻魁也笑稱,「你現在的舞台還是在投手丘。」 透過一下午的座談會,選手獲得不同於球場上的難得體驗,參與的民眾嘗試上台實際播報,從專業體育媒體從業人員身上挖寶,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收穫滿滿。林奕雯、田鴻魁也以自身例子鼓勵所有想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才,出身環境、性別不會是阻礙,「展現出專業度,就有機會。」